本帖最后由 bianyanyan 于 2016-4-16 14:37 编辑
记得第一次在众人面前演奏大约是在三十年前,我的第一任钢琴老师的家里。老旧的两居室里挤的满处都是人,凳子不够坐就找旁边的邻居借,还是不够就挤挤的站着。随着老师的报幕,小朋友们一个个紧张的上台,行礼,演奏,行礼,下台。一套流程都是提前在老师家反复彩排好的,正式而庄重。演奏完的小朋友兴奋的小脸通红,候场的小朋友紧张中又透着一丝上场前的期待。这样的场景在我脑海里萦绕了三十年,哪怕后来在正式的演奏厅演奏,也找不到当年在老师家中开小音乐时那种兴奋紧张的心情。都说人会忘却儿时的记忆,但这一幕的画面却深深的种在了当年我幼小的心灵里,挥之不去! 如今,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多,但真正能展示和演出的地方却越来越少了。在二丁妈妈那个年代,虽然是电子琴和手风琴的天下,但每逢六一,国庆,元旦之类的节日,学校总会给孩子们提供个人才艺展示的舞台,吹拉弹唱的文艺骨干们在那个时刻往往风光无限,自信心爆棚。反观现在,幼儿园和学校的节目一个比一个炫,活动一个比一个精彩,灯光,舞台,道具,服饰都闪的家长眼花缭乱,但我们的孩子却只能在各种各样的团体节目中寻找到他们小小的身影。虽然集体节目,亲子活动我也认为非常有必要,但真的很怀念小时候在高高的舞台上独奏,独唱的感觉,我真心希望我的孩子,我的学生也能体会到那样的感受,不需要绚烂的布景,不需要丰富的道具,哪怕只是一块空地,一架琴,一支麦,有观众安静的聆听,我们的孩子用音乐来诠释属于他们的表达。 不知你家的琴童是否面临这样一个困惑,孩子找不到一个能完整演奏乐曲的场合。学校里能给个人展示才艺的机会太少,面对一个班就有很多学琴的琴童,就算有这样的机会也很难争取到。考级是孩子们最常接触的形式,二十年前的考场,一个房间几位评委,能安静的听完每一位孩子演奏完全套曲目。如今的很多考场,一个小小的琴房里坐着一位评委,孩子们一个个进去,每首曲子听到再现部分就被叫停换下一个孩子,别说考级了,现在的很多比赛也因为报名人数众多,评委只听一部分就叫停换人。孩子们无处可弹,他们不知道同年龄的孩子演奏水平如何,他们严重缺乏现场演奏的经验,他们不知道现在能到哪里给大家演奏一首完整的曲目,表达一段完整的音乐。当然,也有一些比赛是孩子可以从头弹到尾而不被打断的,如刚刚落下帷幕的2015蒲公英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比赛,很多孩子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关于这比赛我还是很有感触的,从十多年前我就开始带蒲公英的比赛,那时报名费50元,赛场设置在音乐学院附中演奏厅里,演奏用的是三角钢琴。今年,比赛报名费变成了500元,赛场设置在某商场的剧场里,演奏用琴是一架立式钢琴。家长问我,对于这样的商业化浓重的比赛,有必要参加吗?我也很想知道,现在的比赛有不含商业色彩的吗?虽然动辄几百元的报名费,但他确实能**一些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大家相互聆听观摩,评委能完整而不打断的让我们的孩子上台演奏一首曲目,锻炼了孩子,要是还能拿个奖就更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我们还想要求更多吗?值与不值只是我们成人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的孩子只是需要一个展示的舞台,仅此而已! 曾经有一位家长告诉我,说带孩子出门旅游,餐厅一角着一架三角钢琴,孩子在家长的鼓励下勇敢的在钢琴上弹奏了一首新学的练习曲,虽然有错音,节拍也没找准,但依然在演奏完毕获得了在餐厅用餐的很多叔叔阿姨们的掌声。孩子很羞涩,但很快乐,这样的愉悦心情伴随着他们全家整段的旅程。认可和赞扬的感觉是多么的美妙。在二丁妈妈举办的学生新年音乐会上,提前给每位家长都发了一封信,信中要求孩子全部着礼服上场,请求家长不要以攀比的心情去观看孩子演奏,请求孩子演奏完毕下场时,家长能给孩子一个赞扬的拥抱,请求家长给孩子悄悄地准备一份礼物作为演奏惊喜。效果不言而喻,那天是一场盛会,孩子们被鲜花,掌声,赞扬包围着,我和家长们一起收获着成就和感动。像这样的小型音乐会,相信很多培训机构都会举办,这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参与形式,所以我一直鼓励家长们让孩子走出去上课,在家里一对一的家教是无法体会到很多外出求学的乐趣和收获。当然,前提是要找一家靠谱的教学机构! 二丁妈妈只是一位普通的钢琴启蒙教师,但是我很想很想为琴童们做些什么,我没有什么伟大的想法,也改变不了太多的现状,但我知道,只要去做,就会有孩子因为我的努力而受益,哪怕只有很少很少的孩子,但是思想是可以传递的,我会努力把这样的思想传递给更多像我一样的老师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丁妈妈建立了音乐交流群,QQ:73189353 欢迎麻麻们扣扣交流宝贝学琴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