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597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宝宝生日
2020-02-01 
帖子
45 
1
发表于 2020-2-16 13:5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周末是欢乐的家庭亲子时光,家长们通常会带孩子们出门游玩,但往往还未出门就会出现分歧。比如给孩子准备饮品的时候,究竟要不要带上孩子喜欢的可乐型汽水?很多谈可乐色变的家长总会追问喝可乐对儿童有害处吗?为了家庭出游更和谐,今天就将大家对可乐的疑虑和有害论逐个击破! 4 ]4 A( S; V" E
$ p8 w$ M0 B& S6 z
    疑虑一:体重管理 
; h8 |7 I- R( v1 k- |
% D7 ?* @+ x+ z1 {0 L    家长对可乐的第一大疑虑就是可乐所含的糖会不会影响儿童的体重。想要解开这个疑虑就要理清糖和体重管理之间的关系。糖是一种人体新陈代谢所需,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营养素。但它是一种需要被限制的营养素,因为凡事过犹不及,如果摄入太多糖会导致热量摄入过高,有可能影响体重管理。 + n) B" D  u' `2 w/ W7 ~0 h
' I- J5 D" q8 t
    因此儿童的体重管理并不意味着完全拒糖,而是学会科学控糖,我们家长要以科学的膳食知识为指导,引导儿童理性选择和控制糖的摄入,适度饮用可乐,毕竟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才是科学管理体重的关键。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孩子做到科学控糖: 
3 w1 W# A7 l1 X8 |& Y1 p! Z
6 ^( V$ q5 W; [- s3 V: L9 p* @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了解权威推荐的每日糖摄入量,知道每日糖摄入的标准和限制:成年人和儿童每天游离糖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0克,最好不超过25克。此处所说的游离糖是指添加糖,或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不包括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牛奶中天然糖份。 " S4 U$ z* v8 U7 _1 Z3 \
2 Q$ B; b5 Y$ Y6 q1 h3 h' K
    通过食品包装标签获取含糖和热量信息,从而更加理性和负责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或食用量,例如选择小包装产品,或是分食 ( z: {! T9 V( G1 C& @- n

7 `3 c, {' u- ^0 S. \. J6 ^    可以选择低糖低热量、无糖无热量产品。 3 u2 v2 g( E# y7 [# Y1 d
. m6 f* @' F8 g; l% S/ @/ |
    疑虑二:牙齿健康 " i" d/ `. r7 \; {! B" L
6 Y% p  @2 |' Q9 ^4 V! O' i
    对于那些追问喝可乐对儿童有害处吗的家长们来说,另一个典型的疑虑就是可乐会不会影响儿童的牙齿健康,比如蛀牙。口腔医学专家徐宝华指出只有以下四个条件同时满足才会引发蛀牙:薄弱的牙齿、致病的细菌、容易产酸的食物以及足够长的作用时间。此外,预防儿童龋齿蛀牙,窝沟封闭是目前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窝沟封闭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儿童推荐的一种预防龋齿,保护新生恒牙的方法,国家大部分地区已经普及。 # a7 k, c- z6 h
* q0 K! K3 {( a8 q* \
蛀牙的发生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家长们别忽略了“时间”这个关键点。一般情况下,当汽水进入儿童口腔时,停留时间很短,而且健康的牙齿表面有一层坚硬的“珐琅质”,具有较强的抗酸碱腐蚀能力,会像盔甲一样保持儿童的牙齿。同时,唾液还有稀释作用。因此在家长们的监督下,儿童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适量饮用可乐不会直接导致蛀牙。 8 W! ?7 }. o, d  v
( T6 W. B' }- X
所以各位家长们,是时候打消对可乐的疑虑了!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了解科学的膳食知识,并以此为指导帮助孩子理性选择和控制食物摄入,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其实在适度的原则下,各种食物都能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一部分,美味与健康可以兼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喝可乐对儿童有害处吗?是时候消除对可乐的疑虑啦!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