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ysh807 于 2013-6-24 11:12 编辑
时隔1个月,我们又来到了位于华苑的国际儿童之家,参加六月主题读书活动——致童年,23日的主题是:科学小实验——神奇万花镜。 万花镜最初是由苏格兰物理学家大卫·布鲁斯特朗爵士发明,后经西方使者传入我国,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创新。但由于制作工艺与材料上的限制,万花镜一直为皇家所专用,以至成了清王朝达官贵人们的私室珍藏。后来万花镜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玩具之一,由于都是圆筒型,有人更贴切地把它叫做万花筒,久而久之,万花筒就成了万花镜的代名词,而万花镜一词则渐渐为人们所淡忘。 万花镜可是我们儿时充满神奇而又美丽的幻品,勾画出了多少孩子朴素而快乐的童年。在我们的眼中,万花筒里的“花”,就是翩翩而来的百花仙子,不过现在很少触及了,可谓一“花”离去,从此十几年难再重现。别小看这万花镜,它可是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呢,要利用光线的折射与反射原理制成,还要设计出精妙的镜体结构,填充奇特的材料才能幻化出流动的图案。就像万花筒的英语名称KALEIDOSCOPE一样,集合了希腊语的KALOS(美丽),EIDOS(形状)和SCOPE(观看)等美丽的词汇,将它最主要的特点都概括出来。 由于我的失误,把时间看错了,所以去晚了一些,我们去的时候,估计老师关于万花镜的背景知识已经介绍完了,都开始做手工了。 好吧,那就直接上手吧。 首先,先将三片塑料镜用胶带把他们缠成三棱镜型,也就是利用3片镜子组成正三角形,塑料镜不宜碎而且柔软,所以适合初学者或者儿童使用,可以得到和表面镜类似的映象,谢谢老师想得如此周到。 其次,用一张透光性好的油性纸(做蛋糕或披萨用的那种纸就行)把其中的一端封闭好,再去将彩色纸条剪成不同的颜色、性状,越丰富越好哦。
-
再次,将剪好的彩色纸屑放到万花镜中。
-
第四,用一张通明的玻璃纸把另一段封好后,再用留出观看孔的彩纸敷在其上,万花筒就大功告成了。
-
最后,在三角体的外层粘上好看的彩色纸,用双面胶固定住就可以了。
万花镜的旋转让我们深刻直观体验镜子中的奇妙景象,看到的景象,不光有圆的甜美、多边形的嬗变,更有烟花般的魅力四射,都能让我们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构图。 岁月变迁,制作万花筒的材料变了,但唯一不变的,是孩子们对万花筒中的神奇世界所倾注的热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