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4861
- 昵称
-
- 经验值
- 4403
- 在线时间
- 176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9-20
- 积分
- 4403
- 精华
- 0
- UID
- 6372726
     
- 宝宝生日
- 2004-02-09
- 帖子
- 797
|
本帖最后由 海河晨笛 于 2012-11-8 18:18 编辑
70后的人,对于一无所有这首歌曲,应该不会陌生,我也不例外,今天重听这首歌曲,对这首歌的内涵,又有了新的认识。
80年代,在物质上人们还不富裕,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人们才会以在精神上的热烈追求来弥补。尤其是青年们陶醉于文学写作与阅读,钟情于萨特与尼采,物质上的极度匮乏与心灵上的极度强大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冲突。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无所有这首歌应运而生。
在歌曲的开头,郁闷的歌手一声高亢激昂高声问天:我曾经问个不休 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 一无所有,一语道破矛盾冲突。“我要给你我的追求 还有我的自由”。此句表明歌手把对女青年的追求聚焦在她身上,把她当成自己的唯一,愿牺牲自由,做她情感的囚徒,对如此重礼,女青年还是莞尔一笑,“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脚下下的路在走,身边的水在流。”一切都要在变化,眼前充满理想的歌手却没有任何变化,随着歌曲的推进,歌手还在不停的发问:“你何时跟我走”?女青年还在嫌他一无所有。全歌歌词简单,内涵却深刻,歌手富有特色的粗犷沙哑嗓音,炫丽的吉它,极富弹性的鼓点,都有力的烘托的歌曲主题。
转眼,时间已来到2012,传说中的世界之末日,我们该重执理想的大旗,还是该纵情物欲?是个问题。正如纱市比亚的那句台词:“生存或者毁灭?是个问题。”当今,贫富差距更大,人们不患穷患不均的心理更为激烈,你何时跟我走的疑问和一无所有的冲突更加白热。“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那些就业无门的大学生的无奈感叹,“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那些难已实现梦想的小人物的自我安慰,赵传唱的“每一个晚上,在梦的旷野我是骄傲的巨人,每一个早上在浴室镜之前,却发现自己活在剃刀边缘”正是每一个房奴的生动写照。不知又有多少因买不起房像那英所唱“站在属于自己角落里,假装自己只是个过客”却内心尚渴望爱的温暖的男青年唱起了这首歌。
“人因梦想而伟大,人因行动而成功,”欣赏这样的态度,“羡吃鱼不如临渊结网”应当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正如童安格在《耶利亚女》这首歌曲里唱的:为了这个神奇的传说,我要努力去寻找,因为深谷里寂寞的野百合也有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