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119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帖子
758 
1
发表于 2012-9-25 16:2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瑞思英语复康路 于 2012-9-25 16:32 编辑


瑞思CEO夏雨峰
   
    瑞思,一个分支遍布全国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主要招收4-12岁孩子,定位中高端家庭,从业内默默无闻到成为少儿英语的培训巨头,从百万创业跃为亿元年收的明星企业,时间却仅用了三年。面对瑞思的“非典型成长”,瑞思学科英语CEO夏雨峰对记者说:“一切得益于学科英语。我从学科英语的习得过程中掌握了语言和能力,从学科英语的传播过程中收获了事业。”看来,记者眼前的这位豪爽的CEO之所以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布道者,源于夏雨峰本人也是学科英语的受益者。
英语学习不应故事化,学科思维才能展鸿途
    多年前的夏雨峰与中国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对照包含故事情境的英文教材苦读多年,满腹鸿鹄之志来到北京上学。然而,一个小小的招聘面试却让夏雨峰的受挫。“公司问我英语好吗?我说还不错。对方就要求我说几句英文。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内心有很多思想要表达,听和写都不错,但根本说不出来。”
    夏雨峰当时的经历与如今很多求职的年轻人一样。除了听与说的能力欠缺之外,故事化教材的传授结果就是生活英语的掌握水平不代表工作中英语能力的应用程度。“通俗点讲”,夏雨峰对记者说,“故事化场景的英语只是传授了记叙文的应用,而真正工作中需要的更多的是说明文或应用文的文体。就如同中文,在撰写调研报告、发表演讲演说时是不能用讲故事的话去描述的,从词汇群到文体的应用思路都不一样。”
    那么学科英语究竟是什么?夏雨峰简而言之地解释到,所谓学科英语就是用英语这门语言去学习语文、数学和科学三门课程,而瑞思学科英语就如同美国小学课堂一样。“我们打造的是原汁原味的美国小学,从课程体系到教学思路都与美国同步同质,瑞思现在的这套课程在美国50%以上的学校都在用。”由于学科英语课堂上其拓展和应用的范围更广,结合跨学科的不同知识可以转化为工作中时常运用到的职场技能。
    在谈及如何与学科英语结缘时,夏雨峰继续讲述了他自己学英语的经历。当时正在人民大学读MBA的夏雨峰,每天花费16个小时“浸泡”在英语里。除了刻苦之外,夏雨峰更将MBA的英文原版书找来学习,所有科目的行文都仔细琢磨。正是对MBA英文原版书籍的研究,最终,他才抓住了成为布道者的机遇。
学科英语走进中国,布道打造国际人才
    机缘巧合,夏雨峰遇到了霍顿·米夫林哈考特集团来中国考察的人员,在双方意见交流之后,基于对学科英语的了解,以及熟练的英文工作能力让他抓住了这次机会。“沟通我认为很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人与人之间要面对面的沟通,翻译传达的只是简单的语言,可是情绪没有加进去,思想内涵也很难表现出来。所以我认为我与海外投资方面对面直接商谈合作可以让对方很信任。第二是语言表达的精确性。语言是可以反映人的水平和文化的,就如同美国司机和华尔街的白领都会英文,但比较可以看出,二者语言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是有区别的。学科英语教给了我正宗的美国商业管理用语,所以在合作方案的规划和起草过程中让海外投资方相信了我的实力。”正是具备着与国际接轨时语言和思维方式,夏雨峰顺利成为了学科英语在中国的布道者,与海外投资方一起引入了美国小学课程,创办了瑞思学科英语。
    “通过我的经验,我更认清了学科英语的重要性。于是我的愿景就是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这些人才具备全球视野、拥有创新思维,并且能够将英文准确运用于项目管理等工作中。”他说。
    当记者提到有的学者认为300年后英语会消失,中国优秀人才会流失,并询问其看法时,夏雨峰的态度显然更加务实,他说:“相比较300年后汉字是否会消失这个话题,我更关注300年后中国是不是会更加强大。为了让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更显优势,我希望能培养出很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华人CEO,希望他们能用英语去工作,能用英文做项目管理、演讲演示,在职场更具有竞争力。因为说英语的华人数量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说英语的这些华人是不是在国际上有话语权。我们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有话语权的人站在世界舞台上。”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瑞思CEO夏雨峰:做中国首个学科英语教育的布道者!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