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0 | 浏览: 659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2-01-01 
帖子
311 
1
发表于 2012-9-13 11:1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家装电路施工图解一、家庭装修中,要涉及强电(照明、电器用电)和弱电(电视、电话、音响、网络等)电路线埋暗线,线材很重要;

0813142524692.jpg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9-09-02 
帖子
6719 
没啦?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2-01-01 
帖子
311 
曦月妈 发表于 2012-9-13 11:28
没啦?

有 刚才传不上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2-01-01 
帖子
311 
二、电线规格的选用:家庭装修中,按国家的规定,照明、开关、插座要用2.5平方的电线,空调要用4平方的电线,热水器要用6平方的电线。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2-01-01 
帖子
311 
三、目前电的安装方法很多,有的是A元/平方,有的是B元/平方,做法不同,做工费用也不同。
1、功能性的做法:主是不用分很多组,只要能达到用电的目的就可以了,一个三房两厅的房子也就是分4组线。
2、分组做法:分组就是第个空间的都要单独分组,每个空间的空调还要单独分组,一个三房两厅就需要房间3组,客厅1组,餐厅1组,两个卫生间2组,厨房1组,三个房间空调要3组,客厅空调1组,总共要12组线,每组都要需要单独的空开控制。如果用普通的PVC管穿线,就是A元/平方的人工费。用冷弯管穿线的人工费就是B元/平方,因为 每个弯管都需要用弯管器作弯头,很费工时的,所以贵一点。强弱电分槽布线的,要加3元,就是C元/平方,说白了就是加多开槽的钱。
3、国标的做法就要D元了,完全不开横槽,只开竖槽。

081314294036.jpg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2-01-01 
帖子
311 
四、水电施工的基本原则:
水电的施工原则就是,走顶不走地,顶不能走,考虑走墙,墙也不能走,才考虑走地,走顶的线在吊顶或者石膏线里面,即使出了故障,检修也方便,损失不大,如果全部走地了,检修就要指导地板掀起来,地面是混凝土结构,要埋线管,必然会伤害到混凝土层,甚至钢筋。
1、定位:首先要根据 你对电的用途进行电路定位,比如,哪里要开关、哪里要插座、哪里要灯等电工会根据你的要求进行定位。

0813143055504.jpg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2-01-01 
帖子
311 
2、开槽:定位完成后,电工根据定位和电路走向,开布线槽,线路槽很有讲究,要横平竖直,不过,规范的做法,不允许开横槽,因为会影响墙的承受力。

0813143156129.jpg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2-01-01 
帖子
311 
本帖最后由 花羊羊 于 2012-9-13 14:50 编辑

3、布线:布线一般采用线管暗埋的方式。线管有冷弯管和PVC管两种,冷弯管可以弯曲而不断裂,是布线的最好选择,因为它的转角是有弧度的,线可以随时更换,而不用开墙。

untitled.bmp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2-01-01 
帖子
311 
本帖最后由 花羊羊 于 2012-9-13 14:51 编辑

4、弯管:冷弯管要用弯管工具,弧度应该是线管直径的10倍,这样穿线或拆线,才能顺利。

untitled1.bmp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2-01-01 
帖子
311 
5、布线要遵循的原则
布线原则(1)如下图:强弱电的间距要在30-50公分,因为强电会干扰你的电视和电话;

QQ截图20120913145211.jpg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家装电路施工图解,每个步骤都非常浅显易懂,防忽悠必学哦 ...
快速回复

X

你选择的金额范畴属于普通装修,将会为你分派装修队,只提供平面设计图噢!

发布装修招标

装修零成本/免费提供服务;帮你找到最优秀的装修公司,让装修更健康,更放心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