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0 | 浏览: 361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6-03-06 
帖子
325 
1
发表于 2012-9-4 10:5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是个“懒”妈,最希望的是孩子按部就班地成长——因此也是个“没出息”妈。
      所以,有关学前班之我见,仅属个人意见,绝无褒贬别人之意。
      现在小孩子辛苦大家都看得到,咱们当妈的不心疼孩子是假的,有时真是狠心咬牙地逼着孩子去学习。我这个懒妈也会逼孩子,但不是学习,而是做做家务啦、照顾小狗啦、自己洗漱啦(我们三岁起就自己晚上洗漱了,直接后果是经常把棉拖鞋也放在脸盆里勤快地洗一洗)。
      so,我没在她学会多少东西上较过劲,但在她写作业不认真时着过急。
      好多家长在孩子上大班的时候,就给孩子报学前班了,理由是提前体验学校生活,以免孩子到时掉队。我想问的是“结婚能提前体验吗”“生孩子能提前体验吗”,很多家长听这话得骂我脑子有病吧?谁听过十五岁结婚生孩子的!!!
      是呀,咱们国家也好,其他国家也好,规定孩子上学的时间,其实也是有道理的——我是这么认为的,不然,直接规定五岁上学好了,那是不是三岁就要上学前班了?
       首先,我承认孩子不同,启智的时间有也区别,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特别尽心,我见过,有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摆弄家长自己弄的数学教具,学得也有乐趣,也开心。但是,这个前提条件是以家庭教育为主的,以乐趣引导为主的,而非以体制化教育为原则,以学到几年级知识为标准——并且是采用把孩子送到“学校”进行集体教育的方式。那应该是一种个体化的教育,在任何国家,都属于个例,成功模式难以批量复制。
       话说今天一早,在校门口和一位家长谈话,她说她跟孩子说:“会了你就复习。”孩子说:“我都会了还复习什么呀。”这孩子就是上过学前班的小朋友,从这两句简单的对话中,可见孩子已有厌学情绪的苗头。
       小学一年级正是利用孩子浓厚的求知欲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时候,孩子突然面对早就熟悉的知识还要从头再学,而且一学再学,怎么会不味同嚼蜡呢。即使是采用个体化家庭教育模式的家长也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中,以谁为主?
        我的表姐,耀华、实验两所中学保送生,上的耀华。老师最后跟我舅舅说的问题是:您在家教得太好了,但是,孩子对学校学习的兴趣太低了。说白了,您在家把孩子喂得太饱了,我们再给孩子吃什么她都吃不下了。
       这个比喻我觉得挺贴切的。孩子求知,就像吃东西。好像咱们这一辈的家长在吃东西上也是同样问题——追着喂,哄着吃,而不是等到他饿的时候、馋的时候让他香香地吃。
       对此,我采取的方式是,静观其动,敏查其心。观察她的言行有没有偏失,对她的心理波动保持敏感度。在学习上,尽量不插手。其实,不管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学历,亦或这个社会上有多少不负责任的老师,我们都不可否认,教师在其专业性上胜过我们。至少我是先保持对老师的信任心,再想办法沟通,我想变态老师是少数吧。
       我们幼儿园老师,和我私交不错,有时会电话聊聊孩子情况。我没给人家送过一分钱的礼,全凭着互相的信任与尊重。她说过,有的家长就一心觉得幼儿园是骗钱的。有个小姑娘吃饭时明明都吃撑了,还吃,老师劝她不要吃了,她说“我妈说了幼儿园的饭不吃白不吃”。就是这个家长,后来因为与老师不愉快,把孩子调到别的班去了。他们之间发生什么、谁对谁错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如果有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大部分的问题都可以化解。
        这段有点儿跑题儿了。
       总而言之,我觉得,家长如果不是特别懂教育,最好首先选择相信学校、相信老师。这就好比看再多辅导书也抵不过把课本看透一样。不管当下教育体制有再多被诟病的地方,它毕竟是我们孩子唯一的求学正途,其他只是辅助。尤其是有些家长属于跟风心理,觉得多学点儿没什么不好,早学点儿就比别人强,只看到形式,而没有细究内里:孩子刚适应了一个环境,又要重新适应一个新环境,可能还有新的学习方式,而且两年学的东西还是一样的,这是多无趣的一件事呀!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值 妈豆 收起 理由
@旦旦妈妈@ + 5 + 10 真不错,顶给更多的宝妈们看。.

总评分: 经验值 + 5  妈豆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帅帅妈

二年级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06-05-10 
帖子
57 
亲说的很对,不过在教育这方面有好多家长总是很纠结。只有所有的家长都能像亲这样想,孩子们才能减松负担吧。我现在也尽量的不让孩子太累不报什么什么班的让他把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学好就OK啦 !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6-03-06 
帖子
325 
~~此时此刻~~ 发表于 2012-9-4 11:40
亲说的很对,不过在教育这方面有好多家长总是很纠结。只有所有的家长都能像亲这样想,孩子们才能减松负担吧 ...

我觉得应该把孩子的“忙”变成“充实”,而不是让她闲下来无所事事。
我真心不敢说自己做得都好什么的,在此仅仅是跟大家交流下育儿经验。
我女儿也有课外班。
我觉得最失败的就是暑假只上了两期游泳班,结果就是一直在家看电视。还好,玩轻黏土的技艺大长。
我们现在上的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创意美劳班,今天晚上就要上下班年的第一节课了。
还有每周两次的游泳班。
我考量兴趣班的标准,一个是孩子是否喜欢,一个是可持续性。像是乐器,其实我女儿也有喜欢的,但我觉得我没时间陪着,可能会半途而废,就没学。我觉得后一条挺重要的,孩子要是接触一个东西,能一直保持接触这种毅力的锻炼也挺重要的。
英语我暂时不考虑,还是怕和学校所学的冲突。想等她再大一些更有想法的时候,加强口语练习。

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070529 
帖子
10694 
我觉得说得很对.也很赞成.但是有的时候小学不是按咱们的想法走的.老师也会有很多要求.也会对一些适应差的孩子有偏见.要是咱的孩子适应强还行.要是不行的话.老师的言语就会触动孩子的自尊.也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
帅帅妈

二年级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06-05-10 
帖子
57 
我们放一个假期就整整玩了一个假期。孩子爸爸说孩子越大玩的时间越少了,叫我不要太剥削他。呵呵。现在上小学了。班里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学校报那个剑桥英语。我也在考虑之中。不报又的孩子跟不上。这也是我在教育这方面最纠结的地方呐。就感觉有的时候你不想的事情好像在现实中不得不去做的感觉。。要是所有的孩子都在同一个起跑线出发该多好。那样孩子也轻松家长也不必这么累心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6-03-06 
帖子
325 
~~此时此刻~~ 发表于 2012-9-4 12:03
我们放一个假期就整整玩了一个假期。孩子爸爸说孩子越大玩的时间越少了,叫我不要太剥削他。呵呵。现在上小 ...

要是学校里孩子们都做的事,我也支持跟风,比如都一起报个什么班。因为你不跟这个风,孩子会落单。
说到玩,我说后悔的原因就是没怎么玩出价值来。我们家算是比较爱玩的。像旅游,虽然不总有远途旅行,周末总想办法出去一下。还有带孩子看电影之类的,小时候,周末很少在家呆着。差不多别的小朋友用来学钢琴的时间,我们都在爬假山、坐小飞机了。
我觉得是学要学得有意义,玩要玩得有价值。不是傻玩,像是天天看电视的事儿,我以后一定要想办法杜绝,还不能说是让女儿觉得我在管她看电视,而是有真正她觉得比看电视还有意思的事儿才行。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6-03-06 
帖子
325 
~~此时此刻~~ 发表于 2012-9-4 12:03
我们放一个假期就整整玩了一个假期。孩子爸爸说孩子越大玩的时间越少了,叫我不要太剥削他。呵呵。现在上小 ...

家长心重孩子就累。昨天我女儿回家后,姥姥问了遍学的什么,我回家必然检查和复习嘛,等爸爸回来又问,她就烦了告诉他:“你问姥姥去吧。”呵呵。
不高兴和没头脑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7-01-12 
帖子
1480 

装修日志写手

我没在她学会多少东西上较过劲,但在她写作业不认真时着过急。

我欣赏这句话,这才是家庭辅导的方向。

点评

蚂蚁莱莱  谢谢亲。  发表于 2012-9-4 12:18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6-03-06 
帖子
325 
我没在她学会多少东西上较过劲,但在她写作业不认真时着过急。

我欣赏这句话,这才是家庭辅导的方向。 ...
谢谢亲。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6-03-06 
帖子
325 
本帖最后由 蚂蚁莱莱 于 2012-9-4 12:23 编辑

坛子里好多姐妹的娃儿们都开心地上着学前班。我所写此贴意不在打翻一船上学前班的。
我是觉得,相比于上大班,上学前班是家长对孩子的额外要求。上幼儿园与上学是一个道理,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上,是一定要上的,这是他必需面对的。但上学前班是附加要求,有些家长会觉得反正自己可以决定不需要孩子意见,我觉得是错的。
既然是你想要他附加学习的,就得问问他爱不爱吧。我在家虽然很严厉,但风格偏民主,大部分女儿的事都要她自己 作主,至少要说出想法来。
如果孩子很讨厌上学前班,或是表现出身体的不适应来——很多儿童的肠胃不和、爱感冒,表面看是免疫力不足,其实是心理问题的身体表现,非常非常容易被家长忽视——那么,就不应该强迫孩子接受“我是在为你好”。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也来胡乱说说有关“学前班”之我见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