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本来安排小孩背诵三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古诗两首的或者英语三年级上的点读机的,没等我说,小孩给我讲述了昨天的做梦经历,我凝视她眼睛,边微笑边倾听,我认为这是一个和小孩交流的机会,听着听着,没顾上吃早饭,我改变了原来的安排,鼓励她把梦境用日记写下来。 小孩的腿昨天让蚊子咬了,她提出我给她花露水她就写日记,我认为这样的交换值,就同意了。小孩在讲述 她说,写日记就算是昨天的了,我说只要是12点做的梦就算是今天的。8点多,小孩写日记的同时我也开始写此篇文章,小孩说,这个故事啊讲着短,写着可长了,是啊,语言表达和文字表达的差异正在于此:语言表达快,信息量大,文字表达慢,可是能够保存。 小孩提出,她回忆梦的过程很不连贯,我说这正是梦的特点,充满跳跃性,而跳跃性正是发明创造不可少的。德国某化学家在发明时,正是做梦时发现蛇咬自己的尾,才发明了苯的分子结构。牛坐在苹果树下,苹果砸到头上,小孩这时说,就是地心引力,因为苹果不往天上飞,我说对,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有引力,这叫万有引力,我边说边示范跳,我说跳后回到地面正是因为地球质量足够大,引力也足够大。 我进一步把话师延伸到神九,我说正因为没有引力,人才漂浮起来了,喝饮料时也用的吸管。小孩说:喜洋洋经常把灰太朗打到太空里。 在对话的同时我也开始写这篇文章。这时小孩提出不想写了,我说坚持住,让她看到她写的同时我也在写,鼓励她坚持。她想给我讲,我提出让她用文字表达,提出用文字不能表达的,我让她用画画在日记本上。 快9点了,我吃完早点上市场买菜,她在日记本上画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