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自杨淼老师的博客。
谨以此文献给忙碌中的新爸爸,新妈妈~~~
中国的家庭中大部分的0-3岁宝宝都是由老人带养的,至少是白天,甚至有的24小时。通过10多年的早教发展,所有的年轻家长已经接受了0-3岁的孩子不能只是养,还要育,然而如何科学养育,自己都迷茫,何况50-60岁的老人?即便是年轻的爸妈懂得了教育理念和方法,老人能否接受?
在给家长的咨询当中,我最困惑的不是让家长接受科学的理念,而是家长接受了,却因为老人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阻力而实施不了,家长由于不得不依赖于老人,最终导致“孝顺”战胜了孩子的发展,严重牺牲孩子了发展利益。 曾经有一位外企妈妈,听完讲座后,哭得一塌糊涂,她说孩子1岁半了,才只有18斤,所有我在讲座中讲的错误教养方式,她家的奶奶都有,所有由于错误教养方式可能产生的发展障碍她的孩子都有,妈妈边痛哭一边说,奶奶是极端强势的人,如果你提出异议,她就会翻脸狂吼:你们嫌我带的不好,你们别让我带,我立刻就走,咱们断绝一切关系。她和老公曾无奈的做出过一个决定,放弃跟老人的争执(当然同时放弃了孩子的利益),但她听过我的讲座后,她之所以痛哭,是因为她觉得她是个极其不负责任的母亲。 另一个宝宝才2个月的妈妈已经一脸都是焦虑了,她说,她喂奶的时候,奶奶就会在旁边看着,一喂完就立刻抱走,无论孩子的任何事情都不让她插手,美其名曰是让她休息,其实是完全剥夺了她对自己孩子的养育和亲情的权利。更严重的是,由于她想拿回这个权利,却不愿引起战争,结果已经造成了夫妻关系紧张。 这两位家长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而更多数的家庭是没到这么激烈,但却有很多人是以屈服来解决矛盾的。 父母是什么:生育、养育孩子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养育者、保护者、教育者。 请问现在的父母们,在其中负起了多大的责任。 生孩子怕辛苦用剖腹产来解决,养孩子怕辛苦让保姆来受累,“保护”孩子过度斩断了孩子的坚强与独立,教育孩子有“孝顺”老人为借口牺牲了孩子的发展空间。请问父母们,你们对于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是以后孩子大了出现学习障碍、交往障碍、情绪障碍时打骂孩子的所谓的监护人吗? 真正的教育始于0岁,从出生开始,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是有意义的,给孩子正确的喂养方式,给孩子适合的发展空间,给予孩子理性的情绪控制,这一切是一天天积累的,如果6岁前没有给,6岁后却要求孩子拥有所有的智慧与品质,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所以,所有的没有自己亲自养育孩子的父母们,请你们清醒一下。管生不管养,不配做父母。下面我们来说说管生也想管养,但要求助于人,家里有一定阻力的。比如,老人出现以下行为时:给婴儿绑腿戴手套、穿得过多、搂孩子睡觉、哄睡又摇又晃、不能听孩子哭、追着喂饭、嚼饭喂孩子、过早让孩子走路、屈服与孩子的无理哭闹、对孩子的坏行为视而不见等等,你们要有所作为了。 不要让孝顺与孩子教育变成对立面,并不等于对孩子实施教育就不能与老人相处好。 一、 沟通很重要,经常把无论是看书得到或者是从早教机构获得的理念说给老人听。 二、 借助专业人士及专业机构,有时候子女说话老人不听,但是外来的和尚念经他们可能会听。 三、 带老人到早教中心,耳濡目染的理念和眼见为实的效果最具说服力。 四、选对时机很重要,给老人留足面子,不在冲突发生时说,选其他合适的时机跟老人沟通。 树立自己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的权威,孩子的事情必须父母说了算。 一、一直在自己父母羽翼下被保护、被照顾、被宠爱、被监管的80后爸妈们,从自己生育宝宝之后就要精神断奶,从被老人管教的阴影中脱离出来,坚信自己能够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要通过实际的行动、态度,让老人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已经成人,不再是孩童。 二、在育儿过程中,一旦出现与老人有意见不统一时,先进行沟通,沟通不畅时,要用温柔而坚定的态度让老人明白:我们是父母,孩子的养育方式由我们决定。 三、白天孩子托老人要完全的信任,晚上下班回家请老人“下班”休息,完全是亲子时间,同时还可以对白天老人教育不当的一些习惯予以纠正。 当老人过于强势,完全不尊重不在意甚至剥夺父母权利的老人,放弃沟通 我请年轻的爸妈们慎重权衡利弊,不得已要放弃一些必须放弃的,当老人不仅不能够给予孩子良好的教育方式还横加阻拦,甚至严重影响夫妻和睦的时候,应该痛下决心,或者妈妈全职至孩子上幼儿园,或者换另一家易沟通的老人来(请方式尽可能的柔和,甚至找些借口,不要伤害老人)。也许老人一时无法接受(有些传统的老人认为奶奶带孙子是天职,甚至孙子都是人家的),但是孩子的成长不可逆转,我们不能轻易就放弃这珍贵的三年。而没有父母不会原谅自己的孩子的,随着孩子的健康长大,一切都会化解的。距离——反而让关系变得更美、更亲。 之所以说这么多得罪人的话,一切都是因为可爱、可怜的小婴儿们,他们需要爱,但是他们需要的是科学、理性、适合他们的爱,所以作为给予他们生命的爸妈们,一定要勇敢、坚强的去承担起着巨大的责任。 育人啊,不可以偷懒、不可以对付、不可以忍让、不可以回避、不可以不重视。否则,可怕的后果——父母和子女共同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