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7 | 浏览: 153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肉肉妈

学 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2008-06-21 
帖子
3194 
1
发表于 2011-11-25 08:4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早晨腾讯的新闻目前包括上海、深圳、南京、苏州、杭州、长沙、长春等10余个大中城市的20余楼盘已经将“降价补差价”或“原价回购”承诺与低价销售绑定,给购房者吃“定心丸”。让大家放心买房,这样的承诺并不代表不降价呀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528 
回复 猴猴桔妈 的帖子

补差价也好,回购也罢,其实都是证明了一点,目前成交低迷开发商坐不住了。所以做出让你保值的承诺,其实到时真的回购了,开发商也会收取手续费等诸多费用,投资客也会有损失,暂时解决了开发商年底的资金匮乏的问题。也等于告诉购房者目前能保本就不错,所以不会吸引投资客,估计这招没用!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151 
回复 猴猴桔妈 的帖子

我个人认为,楼盘降价与否都不重要,关键是,购房者花费了重金,买的房子到底是否是质量合格????如果进行2次或3次结构实体检测,你们就会发现,所买的房子原来是一堆钢筋和混凝土、砖头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1-06-13 
帖子
337 
回复 猴猴桔妈 的帖子

房价下降,老业主聚集闹事,专家同声责骂老业主。在完全市场经济下,消费者当然要对自己的购买行为负责,但现在的降价是多年行政干预造成的供求关系逆转和居民财富缩水。老百姓说“降价毁掉半生积蓄”,为什么就没有人同情这些人呢?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036 
回复 猴猴桔妈 的帖子

一个个楼盘降价,一次次老业主砸盘,都在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号——楼市降价潮已难以阻挡。降价,是为了争抢“能买房的人”——有资格、能力、意愿买房的人。谁抢到了为数并不多的这群人,谁就有了更厚的御寒棉衣。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367 
回复 猴猴桔妈 的帖子

商品房销售价格是由房产企业和购房人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协商约定,如双方发生矛盾纠纷,应根据约定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通过司法解决。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635 
回复 猴猴桔妈 的帖子

补差价会是成交相对活跃点,可不会改变跌势。所谓的原价的回购,大概到时业主真要退房的话,就算兑现承诺难免也会损失不少的。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345 
回复 猴猴桔妈 的帖子

北京、上海、南京、芜湖、宁波等城市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就有8个楼盘售楼处发生过维权业主因楼盘降价和开发商发生严重纠纷和冲突,随着更多城市房价持续下滑,这些一线城市的退房潮会进一步蔓延。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9-11-01 
帖子
660 
回复 猴猴桔妈 的帖子

目前中国,只有两种人才能买得起房子:政府官员和经商者,而对于真正能给社会创造直接财富的工薪阶层是绝对买不起房子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已经有其他城市开发商承诺降价补差价还可以原价回购了 天津有这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