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儿子幼儿园要求家长写一些自己关于孩子自理能力的经验,我也写了些,现在分享给大家!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做为70,80后的父母都会要面临着很多的困惑,但是归根结底就是营养和教养两个方面。而其中教养是父母最关心的问题,教养中孩子的自理能力又是目前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个人认为孩子自理能力在很小时就已经形成了,比如在宝宝几个月时,有了抓握能力,这个时候的宝宝自己可以抓东西了,有的宝宝就自己尝试着去抱着奶瓶喝奶了,这个应该算是自理能力的开始,一岁左右的宝宝,自己可以玩玩具,配合父母洗澡,两岁左右自己可以吃饭,用杯子喝水,自己脱鞋和一些简单的衣服,自己上下楼,其实这些都是自理能力的表现! 下面是我家儿子从出生到现在我能记得的一些例子。 在乐乐10个月时,自己可以爬着去拿想要的玩具,一开始我只是用玩具引诱孩子锻炼爬行,慢慢的我发现,当孩子想要一样玩具时,不在想从前那样指指点点,只要玩具放在他能爬到的地方他都会自己去拿,每次我们也不会因为怕孩子把衣服弄脏了或者怕孩子磕着阻止孩子,相反都会鼓励孩子,有时还会给孩子增加一点小难度,然后会给孩子一些小奖励; 一岁时自己能拿着吸管杯喝水;一岁一个月时就可以把废纸扔到垃圾桶里,我们经常会对孩子说帮我把这个扔了吧,看我多棒儿子能帮妈妈干活了,并且会亲亲他,家长的鼓励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亲吻都会让孩子兴奋;一岁2个月时儿子第一次自己吃西红柿,吃的满身满地都是,有很多家长都不会在孩子这么小时让孩子自己吃东西,一是怕孩子卡着,再有是怕孩子弄得哪都是,但是我没有阻止孩子,只是在一旁观察,并让他自己独立把这个大西红柿吃完,然后会表扬孩子,你真棒,吃都能自己东西了,他自己也很高兴,然后我再去收拾。 一岁4月时自己可以很好的用杯子喝水;同月第一次独立吃小橘子,从自己剥皮,吐核,我都没有插手;在一岁半时就能自己吃饭,虽然弄的满地都是,但是我们也不会责备孩子; 2岁时每次吃饭都会主动帮我拿碗筷,并且这是时候的刘思充已经可以独立的去卫生间小便,虽然他的身高还不能往马桶里小便,只能尿到地漏里,但是每次小便后,都会学着家长用淋浴喷头冲一下地漏,很有意思。到了现在已经能往马桶里小便了,并且每次小便后都会冲水; 3岁时我扫地开始帮我拿簸箕,慢慢的开始学着我用扫把扫地,为了这个还特意给他准备了一个小扫把,当然要指着他把地扫干净是不太可能的,但是这种自理能力是要表扬的。从3岁半开始热衷自己洗衣服,经常是洗澡时把小件衣服放到水里,并且还用小手揉揉,然后从水里拿出来拧一下,虽然每次我还要再洗一遍,但是必须要表扬孩子。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除了家长要多鼓励,多赞许和适当的给予孩子小小的奖励(哪怕只是家长的亲吻)。还有主要有两个很重要的环节: 第一就是全家统一:也就是父母,姥姥,姥爷,爷爷,奶奶都要统一对待孩子,这点很重要,现在的父母大多是80前后出生,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大多父母也能用新鲜事物来教育孩子,但是相比我们做父母的而言,孩子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在这方面就差的很多,一方面是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差,另一方面就是过分的溺爱孩子,其实很多事情孩子本来就会做,但是由于过分的溺爱,都被代劳了,这就束缚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拿我儿子来说,在家可以自己吃饭,可以自己上卫生间。有一段时间到了奶奶家就变成要奶奶喂饭,要爷爷用尿盆接小便,那这是为什么呢?刚开始时,奶奶是闲孩子贪玩,吃饭太慢,吃的太少,总想让他多吃,奶奶就会去喂他,让他一边吃一边玩;小便时爷爷总觉得孩子玩着玩具自己还要去卫生间,太耽误时间,就用尿盆接。这样时间长了就成了奶奶追着喂饭。爷爷要跑过来给他接尿。但是只要一回到家一切又恢复正常,这就是现代父母和老一辈的矛盾之处。这就需要我们来慢慢的和老人,孩子沟通了。每次回到家,我都会跟孩子说,你长大了,应该让爷爷奶奶看到你是最棒的,应该跟爸爸妈妈一样自己吃饭,自己会去卫生间小便,这样才是妈妈最爱的孩子。其实就是要多鼓励孩子,慢慢的孩子到老人家里,每次小便都会主动去卫生间,爷爷要用尿盆时,他都会一本正经的跟爷爷说,别给我拿,我长大了要和大人一样自己去卫生间小便,爷爷不放心还总会去偷看,被他发现了,他还会赶爷爷出去。然后我会跟老人说,您看孩子长大了,现在他可喜欢自己做事了,时间长了老人也慢慢适应了。 第二,就是家长自己别犯懒,比如孩子自己吃东西,上卫生间小便,家长还要用花时间去做卫生,洗衣服,总觉得得不偿失,其实这么想就错了,家长现在的麻烦换来的是孩子今后的自立这样不好吗?如果孩子从小培养的自理能力很差,您觉得长大后能自立吗?总有一天,孩子要上大学,要工作,要结婚,也会为人父母,到那时我们还能为孩子做什么?总不能天天跟着孩子吧!家长要知道孩子的今后的自立是用金钱和任何东西换不来的; 当今社会竞争很激烈,如果一个都不能自立的孩子,要怎么在这样的社会生存,虽然现在说这些有点远,有的人也会反驳,孩子长大就会干了,有句古话:“3岁看大,7岁看老。”还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孩子的各种生活习惯和学习能力都是从小养成的,如果家长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创造这样的环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被人宠的生活,就会习以为常,长大后再改变就难了。 所以说“没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父母。”当孩子长大了,自立能力很差时,我们做家长的除了说孩子“笨死了,你怎么什么都不会呀”是不是要深思,在孩子最需要家长帮他们培养自理能力的时候,我们都做了什么?让我们重视孩子的自理能力,当这种自理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潜移默化的变成孩子的自立时,家长会惊喜的发现,现在的麻烦换来的是孩子成人后的独立,是家长在人生课堂上给孩子准备的最好的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