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2 | 浏览: 118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寳ル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 
帖子
121 
1
发表于 2011-11-1 12:2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关于宝宝打疫苗的各种疑问--关心宝宝的妈妈快来 求大家各抒己见

含辛茹苦把宝宝生下 我经历了惊吓和手术  这还不说 月子里因为催奶 又受了很疼的罪 好不容易出了月子 又该关心起来宝宝打疫苗的问题 做妈妈可真是时时刻刻为了宝宝揪心啊。

一类疫苗不说了 可是犹如鸡肋的二类疫苗 让我不知如何抉择  宝宝两个月了 昨天吃了第一次的糖丸 社区医生让我们考虑下次来的HIB疫苗 大家说说有必要吗 我都晕晕的  还有很多二类疫苗大家都讨论讨论 给我点帮助吧


寳ル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 
帖子
121 
HIB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Hib的意思是侵袭性b型流感嗜血杆菌。使用Hib疫苗是控制Hib侵袭性疾病的有效措施。Hib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后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可诱发机体产生有效的保护性杀菌抗体。有研究证实,超过95%的婴儿在基础免疫的第2或第3针后就达到保护性抗体水平,临床效果估计达95%~100%。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在83%完成了疫苗接种的人群中,疫苗对Hib侵袭性疾病和Hib肺炎的有效保护率分别为94.7%和100%。Takala调查未接种儿童的Hib携带率为3.5%,在接种儿童中为0(P<0.001)。

寳ル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 
帖子
121 
接种Hib疫苗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接种Hib疫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Hib侵袭性疾病的危害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ib已成为我国儿童呼吸道的首位致病菌,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以肺炎为主,2岁以下幼儿感染率较高。   2. Hib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   我国是严重滥用抗生素的国家之一,Hib对许多抗生素产生耐药。有人对105株流感嗜血杆菌在8种药物中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有5种药物对Hib产生耐药,其中对红霉素产生耐药的占85.71%、氨苄青霉素为79.09%、头孢他啶为79.03%、链霉素为78.09%、青霉素为70.48%,因耐药性的不断增加,抗生素对Hib感染治疗的有效性不断下降。   3. 我国人群抗Hib PRP抗体水平很低   目前,一般认为人体血清抗-PRP(磷酸多聚核糖基核糖醇)抗体浓度达到0.15 μg/ml可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根据对我国部分地区的调查显示,我国健康人群中Hib PRP<0.15 μg/ml占77.4%,其中2岁以下儿童Hib PRP<0.15 μg/ml为85.6%,表明我国2岁以下儿童多数对Hib感染没有抵抗力,是Hib疾病的易感者。   4. 在我国使用Hib疫苗安全、有效   河北省对48名6~12月龄健康婴儿接种PRP-T,初免2针,间隔1个月,免疫后1个月抗体水平明显升高100%,接种者抗体含量>0.15 μg/ml,几何平均滴度(GMT)由免疫前0.078 μg/ml升高到18.56 μg/ml。第2针免疫后1个月,80.9%的接种者抗体水平≥l0 μg/ml,GMT为2.52 μg/ml。不到5%的疫苗接种婴儿体温超过38.3℃并出现局部红肿、充血及疼痛,但在12~24小时内均可消退,与安慰剂的症状发生率相似。
编辑本段正确使用Hib疫苗
  根据结合载体蛋白的不同,Hib结合疫苗有与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的PRP-T、与B群奈瑟脑膜球菌外膜蛋白结合的PRP-OMP、与白喉类毒素结合的PRP-D、白喉杆菌变异株产生的无毒变体CRM197蛋白结合的PRP-CRM197(HBOC)。目前广泛使用的是Hib PRP-T。
初免月龄
  新生儿可通过胎盘获得血清杀菌抗体,母传抗体主要存在于<6个月的婴儿,2~5岁的小儿可逐步产生天然抗体,因此6个月~2岁是Hib感染的高峰期。最近的资料显示,如果在出生后6周内接种Hib结合疫苗,会使其对Hib疫苗其余剂次产生免疫耐受,不产生免疫应答。因此,Hib疫苗,包括含有Hib结合疫苗的联合疫苗,均不能用于不足6周的婴儿。所有婴儿,包括早产婴儿,均应按基础免疫程序的要求,在2个月时开始接种Hib结合疫苗(单苗或联合疫苗)。
接种时间间隔
  第2剂及以后剂次的接种诱生主要是IgG1抗体,2剂次间最佳间隔时间是2个月,最短间隔时间是4周;加强剂次和以前接种(第2或第3剂次)时间间隔至少8周。
免疫程序
  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CIP)和儿科学会(AAP)建议,应从婴儿2月龄开始接种 Hib结合疫苗,全程免疫程序有3~4剂。PRP-T疫苗初免3剂,间隔2个月,第二年加强1剂。   目前我国尚无接种Hib疫苗统一的免疫程序,根据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在细菌性肺炎和细菌性脑炎发病率高的地区,应将Hib疫苗接种纳入儿童常规免疫计划。为迅速控制Hib感染性疾病可先对2月龄~5岁儿童进行普种,具体接种方案是:①2~12月龄:于2月龄开始初免,连续注射3剂,间隔1~2个月,12~15月龄加强1剂;②13~18月龄:接种1剂,间隔2个月加强1剂;③19~59月龄:接种1剂。在完成普种的基础上,可将Hib疫苗纳入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时按照普种时2~12月龄儿童的免疫程序。
编辑本段Hib疫苗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Hib疫苗应作肌肉注射,可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肺炎球菌或脑膜炎球菌疫苗同时使用,但不应在同一部位注射。   (2)初免和加强接种需用同一制品,可产生更好的抗体应答。   (3)患Hib侵袭性疾病的2周岁以下儿童仍应接种菌苗,因为在这些儿童自然感染后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
寳ル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 
帖子
121 
本帖最后由 xinxinaipk 于 2011-11-1 12:34 编辑

具体基础免疫程序

  出生24小时内,需接种乙型肝炎疫苗(1)、卡介苗,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和结核病;
1月龄,
  需接种乙型肝炎疫苗(2),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2月龄,
  需接种脊髓灰质炎糖丸(1),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3月龄,
  需接种脊髓灰质炎糖丸(2)、百白破疫苗(1),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4月龄,
  需接种脊髓灰质炎糖丸(3)、百白破疫苗(2),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5月龄,
  需接种百白破疫苗(3) ,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6月龄,
  需接种乙型肝炎疫苗(3) ,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
6月龄--18月龄
  需接种乙脑疫苗2针
8月龄,
  需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
10龄--22月龄,
  需接种流脑疫苗2针;
1.5-2岁,
  需接种百白破疫苗(加强1)、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乙脑疫苗(加强);
4岁,
  需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5岁,
  流脑疫苗(加强);
6岁,
  乙脑疫苗(加强2);
7岁,
  需接种麻疹疫苗(加强)、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预防麻疹和白喉、破伤风;
12岁,
  需接种卡介苗(加强,农村),预防结核病。
  注:括号中的数字是表示接种针(剂)次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23959 

每月论坛之星

xinxinaipk 发表于 2011-11-1 12:25
关于宝宝打疫苗的各种疑问--关心宝宝的妈妈快来 求大家各抒己见

含辛茹苦把宝宝生下 我经历了惊吓和手术  ...

我们二类的只打了水痘,其余一概不打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1-02-21 
帖子
1143 
我周围同事没有打付费的疫苗的,我也不想给孩子打了。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0-12-24 
帖子
116 
我们只打的一类疫苗,周围好多宝宝打了二类苗后发烧。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1-06-12 
帖子
106 
我也正在纠结这个问题,每次去打一类疫苗医生总让考虑打二类的,HIB到底打还是不打啊?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帖子
47 
我想知道赵沽里打预防针的防疫保健站在哪里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2011-02-24 
帖子
2947 
我觉得还是打的好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关于宝宝打疫苗的各种疑问--关心宝宝的妈妈快来 求大家各抒己见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