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2722
- 昵称
-
- 经验值
- 2080
- 在线时间
- 101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0-12
- 积分
- 2181
- 精华
- 14
- UID
- 6279363
   
- 宝宝生日
- 2010-07-16
- 帖子
- 233
|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而不好的教育方法主要就是没有正确的鼓励方法。也就是说,正确的鼓励方法能成就一个孩子。
正确的教育方法,有个小小的前提,那就是先学会界定问题,即哪些需要鼓励以及怎么鼓励,哪些需要制止以及如何制止。一般而言,除了涉及重大的人身安全因素以及道德因素,其他所有的行为,家长都不应该阻止。
正确的鼓励第一个方面:鼓励孩子自身的努力,而不是先天因素。如孩子做了某件事,要鼓励孩子勤劳、专心、爱思考或者懂礼貌、善良等,而不是赞扬他聪明或者漂亮。聪明漂亮是先天因素,鼓励这些没任何积极意义,反而会带来很多隐患。我侄子叫文宇,某次我到他家做客,他正在玩积木,我对他的赞扬是“文宇做事真认真,真有耐心,这些小的积木都能打这么高,这么漂亮。”这句话,能让孩子产生这样的归因“我积木搭的好,源自我的认真和耐心,我以后还要继续努力。”而有些人的鼓励则是“你真聪明,积木搭这么漂亮”,孩子就会把成功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聪明,以后做事也许凭借自己的小聪明而变得浮躁。
鼓励的第二个方面:鼓励孩子的态度和动机,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如孩子做成了某事,要鼓励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孝心、勇敢,而不是赞扬他“你真厉害,这次考了100分”。鼓励结果,会让孩子产生家长关心的是他的成绩的错觉,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而鼓励态度和动机,则可提供源源不竭的内驱力。我曾经指导过一个网友家教。有一次她孩子考试比上一次进步了好几个名次,她就对孩子说“××,你这次进步真大,妈妈真为你高兴,再接再厉,争取更上一层楼哦。”乍一看这确实是鼓励,只是这种鼓励是含有三聚氰胺的牛奶,她只记住了要正面关注孩子,却忽视了如何关注。正确的鼓励应该是关注孩子进步的原因,如“最近学习非常专心、努力,连外面开业庆典放鞭炮都没吵到你。有个学习这么专心的儿子,感觉就是不一样。”逐步强化孩子“专心”的学习品质,以后想学习不好都难。
鼓励的第三个方面:鼓励要具体化,而不是泛泛而谈。具体化,才会让孩子觉得家长是真诚的,而泛泛而谈只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在敷衍他,收不到鼓励的效果,如很多家长喜欢用“你真棒,你真厉害”,这些都不是具体的。具体的,要明确的说出孩子棒在何处,厉害在什么地方,以期把这些优点深化、固定化。一个朋友的孩子学画,以前她的鼓励方式也是“画的真好、真漂亮”,现在已经改成画的色调搭配如何好,布局如何有创意,线条如何优美等。夸奖一个女人漂亮,她可能不以为然,如果夸奖她眼睛如同××一样传神,笑容像××一样迷人,声音如同××一样甜美,很容易就能把她打动。
鼓励的第四个方面:发掘闪光点,以此为契机。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好坏兼具的,家长应学会从中汲取积极的力量。如孩子捡起一颗烟头送给父母。也许家长会认为这是垃圾,很脏,应该让孩子马上扔掉,事实则是,孩子认为这是好东西,他要与你分享。因此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孝心与感恩,这样才能把难能可贵的感恩精神激活并放大,而教育他讲卫生的机会多的是。
------------------------------------------------------------------------ | 我自己写的,很久没动笔了,有点生硬呢,大家凑合着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