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49749
- 昵称
-
- 经验值
- 55603
- 在线时间
- 3036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6-18
- 积分
- 55603
- 精华
- 45
- UID
- 5018378
  
- 宝宝生日
- null
- 帖子
- 9513
|
本帖最后由 喜羊羊@tj 于 2011-10-11 17:35 编辑
上周台湾儿童文学界著名的郝广才先生来到天津,妈网小编有幸访问到了郝先生,并且就各位妈妈关于孩子阅读方面的问题,向郝先生请教,在采访过程中,小编受益匪浅,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一本好书是要引起孩子的好奇和疑问
郝先生认为:鉴定一本书是不是好书,要看能否让孩子产生越多问题。 一本书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和疑问,这样才能对孩子起到一个启发的作用,在孩子阅读后,才会给他留下点什么,而这个疑问会促使他再去寻找其他的书阅读,这就像一个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阅读习惯也就建立起来了。
多用“问号”而不是“句号”
一些家长害怕孩子提问他答不出来,感觉在孩子面前很没有面子,其实完全不需要这样,在这里,郝先生建议,如果遇到问题家长回答不出了,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探讨一起解决, 我们只有时常带着疑问,生活才更有意思,所以,郝先生建议大家,多用问号而不是句号。
孩子的阅读习惯要靠日积月累
孩子3岁的时候,是一个重要的年龄段,是开始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既想吸收也想表达,如果家长能每天抽出15-20分钟时间给孩子讲讲故事,让孩子爱读书,这样日积月累,孩子的阅读是在亲情和爱的交流中进行的,孩子的阅读习惯自然就培养起来了。
选择好书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
对于苦于不知选择什么书给孩子读的家长,郝先生认为,选择好书也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
书看的多了就会有感觉和品位,就能感觉出好坏,形成一套自己的挑书的方法。
绘本带给孩子理解世界的能力
郝先生认为,孩子小的时候识字不多,所以最开始接触的是图像,而图像是可以帮助孩子思考的,同样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所以鼓励孩子讲绘本,演绘本的同时,也是一个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的过程,对孩子日后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很有帮助,所以孩子图像记忆是一个早期教育里十分重要的阶段,是不可跳跃的。
最后,小编感谢郝先生接受妈网的采访,希望今天的采访可以解决妈妈们的一些疑惑,尤其在孩子的阅读教育方面,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郝广才先生是被誉为台湾儿童文学界公认的奇才,能编,能写,还有杰出的企划整合能力。他那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创意,再加上一颗不变的童心,创造出一本又一本的童书杰作,结合最有品质的画作,让中国的孩子也能看见国际视野,被《美国出版人周刊》誉为台湾与国际绘本界接轨的推手。
郝广才非常了解孩子的心灵世界,更擅长捕捉孩子的语言。“韵文”是他写作的一大特色,这使得他所写的故事,爸爸妈妈念起来轻松流畅,孩子也能朗朗上口。郝广才代表作品有:《一片披萨一块钱》、《小石佛》、《大熊米多力》、《新世纪童话绘本》系列等,他希望人人都能因为阅读好故事、好绘本,而拥有更美好的人生。所以不用怀疑,他写的书绝对是万中之选,给孩子最好的童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