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36314
- 昵称
-
- 经验值
- 52203
- 在线时间
- 959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6-3
- 积分
- 52203
- 精华
- 21
- UID
- 2957635
  
- 宝宝生日
- 2007-07-19
- 帖子
- 9018
|
这里面有我自己的总结,也有一些资料,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吧!不知道对不对?
1.发育特征
体格发育方面
新生儿刚出生时的平均体重是3千克,出生后头6个月体重增长要快些,平均每月长600克;6个月至1岁每月平均长500克;一般周岁时的体重为出生时的3倍,身长增长至1.5倍。
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长是50厘米,第一年大约可以长25厘米,所以到1周岁的孩子身长大约是75厘米左右,以后大约每年平均长5厘米。
囟门闭合一般多指大(前)囟门闭合时间,正常是在1岁~1岁半。囟门闭合过早或过晚都不好。
孩子的牙齿代表着消化系统和骨骼的发育情况,一般孩子在6~7个月时出乳牙,先出下中切牙,随后出上中切牙,再出上侧切牙,约1岁末出下侧切牙,这时一般共有8颗乳牙。孩子的食量增大。
2.语言方面
婴儿一般2~3个月会笑;4个月会笑出声音;5~6个月开始能无意识地喃喃发出单音如“爸”、“妈”;7~8个月时能发出复音,如“爸爸”、“妈妈”等;10个月以上能懂得比较复杂的词义。
快到1岁的孩子逐渐能懂得周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分辨父母与外人了;逐渐懂得语言是人与人联系的工具,呼唤他的名字,会循声转头;对他说再见时,会摆手或是点头示意。
虽然有的孩子能听懂大人说的话,但到1岁时,什么也不会说的婴儿也不少见。说话少的孩子,智力不一定不高,满周岁的孩子不会说话也不用着急。
3.动作方面
新生儿的动作是无规律、不协调的。
出生30天后,婴儿的眼睛仍看不清东西,但表情却很丰富。醒着的时间变长,发笑的次数与日俱增,手脚活动频繁;两个月时,婴儿眼睛能看清东西了,能把拳头放到嘴里吮吸,并能“呀、呀”自语,脚蹬被子的力气也越来越大;3个月时,婴儿身体的活动更加频繁,眼睛和耳朵的功能与手脚的运动能够逐渐开始协调了;到5个月,俯卧时开始抬起头来;6个月,会独坐,会翻身;9个月,会爬,会扶着栏杆站立;1岁时,能独自站立。
4.婴儿哺乳
哺乳和饮食是孩子保育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古人反复地告诫人们“小儿脾胃脆薄”,必须有规律地哺乳,有节制地喂食。
历代医家都十分强调喂乳不要过量,如“宁饥勿饱”、“殊不知忍一分饥,胜服调脾之剂”、“若要小儿安,须受三分饥与寒”。
3个月以内的婴儿,每3小时喂一次,夜间停一次;3~5个月,每3个半小时喂一次;5个月以后,每4小时喂一次。每次喂奶15~20分钟, 但应根据婴儿个体体质的不同以及发育的需要灵活掌握。不能令孩子过饱或是过饥,过饱则吐溢,严重时则损伤脾胃而成疾病;过饥则啼哭不宁,时间久了则影响营养的摄取吸收,妨碍健康和发育。
5.母亲如何判断孩子吃得饱不饱
首先,看乳房胀满的情况和听婴儿下咽的声音。吃奶的婴儿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听到咽下一大口,如果连续吃15分钟就可以说孩子吃饱了。如果光吸不咽或咽少,说明奶量不足。
其次,观察孩子吃奶后是否有满足感。如喂饱后孩子对你笑,或者不哭了,或马上安静入睡,说明孩子吃饱了。如果孩子吃奶后还哭,或者咬着奶头不放,或者睡不到两小时就醒,都说明奶量不足。
另外,还可以注意孩子大小便次数。每天尿8~9次,大便3~4次,呈金**稠便,说明奶量足;孩子尿不多,大便少,呈绿色稀便,说明奶量不足。
最后,看孩子体重的增减。体重的增减最能说明问题。足月新生儿头一个月平均每天增加体重25克,第一个月体重增加750克,第二个月增加600克。如果孩子体重增加过少,要么有病,要么喂养不当。喂奶不足或奶水太稀导致营养不足也是体重不增的原因之一。
如果掌握了以上几点,就能把孩子喂好了。当然,哺乳期乳母应多食蛋类、豆类、蔬菜、水果,以保持乳汁的营养成分,同时应注意生活起居和精神等方面的调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