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回复: 2 | 浏览: 377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早幼教机构]

浅谈幼小衔接的必要性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6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已经来临,大班的宝贝们也即将走入小学的课堂,看着孩子一天天的茁长成长,相信所有家长脸上都会洋溢出幸福、自豪的神情。
但是
随着,孩子即将进入新的环境,不少家长的担忧也随时而来,

孩子在新的环境能否很快适应?
对小学的学习内容是否会有压力?

不想让宝贝在小小的年龄,承受太多的学习压力,又怕孩子在学习上输在起跑线上,
优米老师很能理解家长们这种爱子心切与望子成龙的复杂心情,今天我们也与家长浅谈让孩子接触幼小衔接必要性。


         首先,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两个教育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环境设置、学习安排和生活制度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在我国,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学校教育则以正规的课业学习为主要形式,并以严格的作息制度来保证,这种差异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坡度,根据国情的教育发展,在幼儿园入小学之前做一些适当的准备,也是小学老师,幼儿园老师的共识。
       其次,我们来了解下幼儿园与小学存在的主要几个方面的差异:
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的比较美观,形象富有儿童**,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必然是幼儿感到枯燥。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无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的规定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园老师像父母般的照料孩子,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师生关系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老师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教学上,对学生胜过的关心会比较少,师生的个别接触时间就比较少,会使新入学的孩子感到生疏。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的是系统文化知识教育,读写,算数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孩子要投入一定精力,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几点说明,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过度当中需要经历一些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会有助于孩子升学后心理和生理更快适应新的环境。



那么如何做好大班孩子入学准备工作呢?

第一,培养孩子规则意识。
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孩子掌握规则执行能力,鼓励孩子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破会规则带来的后果,    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集体秩序。

第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老师要让孩子认识义务的含义,老师给你布置任务是对你的信任,培养孩子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帮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第三,培养孩子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课间和课余生活时间有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也就要求孩子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即将离开幼儿园环境的孩子学会自理,自立,逐渐脱离家长的直接照顾。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利索能级的事情。家庭中做些简单的家务,学习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争抢自理能力。

第四,培养孩子与大人交往能力。
培养交往能力从小事做起,例如教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有小伙伴友善相处,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交往能力。多带孩子出去接触不同年龄的小伙伴,培养孩子乐于与人交往的能力。

第五,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会面临更多的复杂环境,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孩子应该得到安远意识的教育,例如,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然而,在目前的学前教育环境下,大部分幼儿园是无法满足该年龄段孩子的教育需求,所以,家长们要对孩子的幼小衔接教育提高重视,让孩子在这个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得到充分的教育,为孩子健康,自信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Rank: 2Rank: 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华苑这边有什么幼小衔接机构么 想给孩子找一个 学学东西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26 
回复 西蒙小王子 的帖子

我们 校区是在华苑物华道这边,离华苑地铁站很近 交通也方便,你可以带孩子来看看环境 试听下 看看孩子的感觉
联系电话:18722173331

浅谈幼小衔接的必要性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