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282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1998-01-31 
帖子
952 
1
发表于 2017-9-26 08:5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一直建议家长们,要在上小学前,设计好孩子的未来发展方向:参加高考还是直接国外留学(读高中或本科)。两条路是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绝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高考,今天就说说这条路。
    家长们的最大不足是不清楚“应试教育”的残酷性,给孩子的教育安排存在问题。 我们城市的家长一般都会从素质教育开始入手,从学前时期开始,给孩子安排钢琴、绘画、乐高、跳舞、旅游等等。各种机构推出五花八门的项目,鼓吹能提高智力、素质等,但考试成绩不会说谎:天津市的成绩不如河北、山东... 道理其实很简单,人家的孩子没那么多“闲白”,从一开始就一门心思学将来应试的东西。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1998-01-31 
帖子
952 
本帖最后由 cathysun98 于 2017-9-26 08:53 编辑

        做事情要成功,就要统筹规划,既然选择高考了,从一开始就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做规划。我是反对在低幼年龄阶段用应试方法教育的,不同时期应采取不同教学策略,但归根结底目标还是为了考试。而且,学习的项目应该是以应试科目为主,“旁门左道”不是重点。我赞同孩子练钢琴、学绘画、从事一项体育锻炼... 不过,这些都是副科,主科是语数外,原则上副科占用的时间是不能超过主科的,从学前班开始就应该如此。想让孩子高考的家长想一想自己孩子的课外时间(包括假期):是用于主科多还是副科多(副科包括旅游)?如果非主科时间超过主科,那就该做调整。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1998-01-31 
帖子
952 
本帖最后由 cathysun98 于 2017-9-26 09:00 编辑

    以英语教育为例:小学从3年级才开始认真教学,1、2年级非常放松。许多家长会误认为到3年级再学来得及,完全错了。进入4年级后作业压得抬不起头,上课外班效果很差,没时间练课外班的内容。学校又只是应试教法,造成哑巴英语,水平高不了。
    我对自己的学生一直在催促快速挺进,3年级前达到小学毕业水平,4年级前完成基础学习,进入提高阶段。英语在基础阶段会占用大量时间,这时期的重点是语音练习,需要反复听录音、模仿发音等。基础完成后,孩子的发音已经成型,能按照音标自己查字典并准确发音,基本的语法全都接触过,会简单的会话,词汇量达到2000以上,听说的能力强于读写的能力。此时便进入提高阶段,同时开始进入应试教育的紧张期。写字、答题是学校的事,学校老师会帮孩子进行应试方面的准备,写的练习足够的多。课外老师应侧重听、说、读(学校欠缺的教育),不留太占用时间的作业。上课时,以全英语授课来让孩子通过交流提高英语水平,课上的主要内容是读文章,提高阅读能力。因为有基础了,孩子已经不需要拿着单词卡片来记单词了(记单词本上看看即可),也不需要练句型对话了,通过阅读文章和交谈就可以学新东西、提高水平。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1998-01-31 
帖子
952 
本帖最后由 cathysun98 于 2017-9-26 08:59 编辑


    总之,家长一定要提早规划孩子的学习,不要等到大量作业来袭、压得抬不起头时,才意识到该裁减钢琴课、绘画课... 该去学语数外了。到那时再行动为时已晚,没办法,谁让你们选择高考呢! 走这条路就得上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就得始终名列前茅,绝不能掉队。不要幻想应试不通再转留学,现在留学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孩子从小学1年级就做准备了。在应试教育上耽误6年,留学很难进入好大学或好专业。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少儿家长要及早认清“应试教育”的残酷性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