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6 | 浏览: 688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1-12-13 
帖子
116 
1
发表于 2016-7-6 09:3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lonleynight 于 2016-7-6 09:48 编辑

看看昨天刚出炉的和平私立录取结果,我简直惊呆了。几个重点小学几乎包揽了四所私立的生源,逸阳、中心和岳阳道都有100以上的孩子考进私立,普小一个学校才是个位数,太夸张了!!为什么采取了这么多措施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化,可成绩一出来,却是相差越来越悬殊了呢?
坐等各位高人发表意见啊,大家都来讨论讨论吧!

点评

浪迹天涯路  我们以后也先考虑私立  发表于 2016-7-9 17:39
浪迹天涯路  今年岳阳260多个毕业生,100多个考了私立,几十个上了枫叶小外等  发表于 2016-7-9 17:38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帖子
具体数据呢,不能光看人数,班多班少不一样。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1-12-13 
帖子
116 
丸子惹不起 发表于 2016-7-6 09:56
具体数据呢,不能光看人数,班多班少不一样。

具体数据学而思的网站有。就算考虑班级数的因素,班多的十个左右,班少也得有4、5个,但是个位数和上百的差距也还是太大了吧~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2-6-18 
帖子
240 
普小就是不行,房价就是最直接的体现。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只是安慰大家的,其实跨校交流只是象征性的,好老师不会被交流出去的。
结论是还得上重点小学,要么买学区房,要么找人上私立小学。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帖子
89 
录取具体情况,去家有小学生板块,我发了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0-03-30 
帖子
4160 

育才女神

说明 教育资源均等化进行的并不成功,需要加大力度,或采取新措施,幼升小就应该采取,就近几个小学摇号。
you can call me 乔治妈

青铜长老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0802 

败家女神

有啥惊讶,一直就这样,一直。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0-11-23 
帖子
2144 
因为政策不是刚执行吗?现在的成绩还是政策前的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1-12-13 
帖子
116 
georgema 发表于 2016-7-6 17:55
有啥惊讶,一直就这样,一直。

一直是一直多久了啊?我也是多年没详细关注和平小升初的结构了。自己小时候也在这片上的学,那时和平区最好的三所初中是一中二十二南开,班里的同学来自各个小学的都有,实验岳阳道的人数是多一些,一方面是学习好的学生略多,一方面也是因为班级多,但是真没有像现在这样差距这么这么大啊~

点评

georgema  近15年都是这样,二南开不行了  发表于 2016-7-9 17:21
yylltt01  不能吧,大耀华一直都比20和二南开好吧。  发表于 2016-7-8 14:46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大家来讨论一下刚出炉的和平小升初私立校录取结果吧~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