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157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8-04 
帖子
1075 
1
发表于 2015-12-10 19:5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如题,哪位亲知道。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you can call me 乔治妈

青铜长老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0802 

败家女神

只有从来没贷过款的才有可能2.5折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8-04 
帖子
1075 
回复 georgema 的帖子

新闻说有这样的银行,还不给写清楚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8-04 
帖子
1075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8-04 
帖子
1075 
津多数银行落实首套房首付25% 无房无贷可享新政


2015/10/30 08:41来源: 天津网 0评论

用手机看








央行在国庆假期前发布的“首次购房最低首付25%”的新政策,目前已在本市大多数银行“落地”。不过,要想享受新政策,市民需要满足“无房无贷”的条件,如果以前办理过房贷,即使已经还清,再贷款也还是要最少首付三成。

按照央行和银监会发布的新政策,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记者近日咨询的本市银行网点大多表示已经开始按照新政策执行,只有个别银行网点表示仍在“等通知”。

面对高昂的房价,最低首付款比例降低,对于许多购房者来说都是个好消息。但银行人士也表示,政策方面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这里说的‘首次’不同于以往‘首套’的概念。”多位银行房贷部门人士表示,“只有从来没有买过房、从来没有办理过房贷的市民,首次买房申请贷款,才能算‘首次’,享受最低首付25%的优惠政策。否则,最低首付比例仍然是30%。”

也有的银行表示,对“首次”的界定可以“放宽”一点儿。比如一家银行房贷部门人士就表示,如果市民原先买房时没有办理过贷款,而现在又已将原先名下的房产全部卖出,也可以算作“无房无贷”,再申请房贷时可以最低首付25%。另一家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则表示,市民以前申请过房贷,但现在已经全部还清,如果再申请房贷时不动用公积金,只办理纯商业贷款,该行也可以给出最低首付25%的优惠政策。

不过,银行人士都表示,此次政策调整,只涉及房贷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不涉及房贷利率,因而无论是“首次”还是“首套”,在房贷利率方面的优惠力度都是一样的。历经多次降息,现在八五折和九折贷款利率分别只有4.165%和4.41%,如果市民能拿到这样的优惠利率,多贷点儿款还是很划算的,省下的钱拿去投资,收益超过贷款利息并不很难。

Rank: 2Rank: 2

宝宝生日
 
帖子
我在工行贷的,2.5成首付,利率8.5折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8-04 
帖子
1075 
回复 小贝萌mm 的帖子

那家工商银行都可以吗?亲

Rank: 2Rank: 2

宝宝生日
 
帖子
回复 瑶雪1979 的帖子
回复 小贝萌mm 的帖子

那家工商银行都可以吗?亲

应该是吧?我是中介给找的,图书大厦对面那个工行贷的款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8-04 
帖子
1075 
那亲之前贷过款吗?是首次贷款才2.5成?我问的是只有首贷才享受,即使我之前的贷款还清,也不行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现在那家银行首套可以首付2.5成?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