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4 | 浏览: 621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06-01-01 
帖子
104 
1
发表于 2015-10-15 15:3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主张“散养”,就是在他可贵的童年做他想做的事情,当然了不是无限度的富养,我觉得只要他健康开心快乐的成长就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上了学之后才发现“散养”是错误的,当然这个错误方面是指他不能跟上学习的步伐,因为从小我只培养了他的兴趣爱好,没有从学习角度刻意培养他,他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也不勉强。上学后才发现很多知识老师都是不讲的,甚至一带而过,因为老师觉得孩子都会,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没有不在外面上课外辅导的。因此我慢慢的改变观念,也开始“圈养”,和别的孩子一样,适当的失去一些“童年”,也开始选择各种辅导班,周转其中。哎,没办法,我也觉得挺无奈的!

已有 1 人评分妈豆 收起 理由
暖洋洋@TJ + 50 首页推荐

总评分: 妈豆 + 50   查看全部评分

渐行渐远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9-10-09 
帖子
768 
所谓的散养和圈养,都是有个度的。这个度也是跟社会现实还有你所呆的环境有关系,在孩子的环境里,他们也会比较,如果大家都一样的学习压力,他们不会觉得多苦,多累多不快乐,如果学习压力超出了他们环境的大多数人,他们才会觉得累觉得不快乐。所以千万别以咱自己以前的学习程度来要求现在的孩子。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9-11-05 
帖子
1664 
培养自主学习,自学能力很重要,老师照顾大多数程度,有些学习能力强的需要自己跟自己进度的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7-5 
帖子
421 
同意亲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3-17 
帖子
238 
demure 发表于 2015-10-15 19:49
培养自主学习,自学能力很重要,老师照顾大多数程度,有些学习能力强的需要自己跟自己进度的..
深刻同意!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6-08-03 
帖子
4138 
现在的学习真的很无奈呀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0-03-26 
帖子
576 
同楼主一样的经历,一样的想法。无奈中国圈养式的教育禁锢了孩子思维的发展,特别是男孩子,要想孩子有足够的自由只能出国了。本来六岁的孩子就应该是坐不住的,但是学校老师都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就一味的压制孩子,直到把你管服帖了为止,孩子的悲哀、家庭的悲哀、社会的悲哀!

点评

thanksgiving09  严重同意!CHN教育的失败,影响是深远的!  发表于 2015-10-19 08:3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2-09-04 
帖子
435 
"圈养散养"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喜欢,能不能既乐在其中,又进步神速。
注意:一定是孩子先 乐 自然而然有大进步。

ps:孩子进步了,大人才乐纯粹是满足大人的小心情。结果往往不美妙。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2-09-04 
帖子
435 
你的观念是对的,我也有这种想法,只是觉得学校得做法不应该,别管孩子在不在外学知识,学校都应该把知识讲 ...
老师讲东西讲透讲到位,这是基本的专业素养和师德。这应该是正常的不是么,怎么到了这里,看大家谈论的,老师课上不讲课下补拿费用成了正常?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散养”还是“圈养”?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