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193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9-08-09 
帖子
644 
1
发表于 2014-9-29 11:51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rsy77 于 2014-9-29 11:55 编辑




最新新闻报道:
昆明市盘龙区通报明通小学踩踏事故情况 6人死亡26人受伤 从宿舍前往教室过程中发生踩踏
[热议:校园踩踏中孩子们该如何自救?
近日,踩踏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在这些踩踏事件中,伤亡者以女性和孩子居多。在遇到踩踏情况时,我们该如何保护自身安全?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如何在混乱拥挤的人群中保护自己,最大可能地减少人身伤害呢?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孩子安全大课堂,一起来学习避免踩踏事故的相关常识和方法,保护自己和他人!
防踩踏第一课:学会观察可能导致踩踏事故的现象
▲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
▲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
▲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应该向孩子说明这些可能导致踩踏事件发生的原因,形象地描述一些事故的表现以及事件发生的征兆与现象,让孩子学会判断危险可能发生的时间和状况。
★妈咪叮咛:在日常生活中,妈咪可以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跟孩子讲解踩踏事件可能发生的因素,让孩子从小形成居安思危的意识。自觉远离人多拥挤的地方,减少踩踏发生的几率。


防踩踏第二课:一但发生踩踏教孩子要保持冷静
▲要时刻保持冷静,提高警惕,尽量不要受周围环境影响。
▲要事前熟悉所管辖范围内所有的安全出口,同时要保障安全出口处的畅通无阻。 ▲当身不由己混入混乱人群中时,一定要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
★妈咪叮咛:对于踩踏发生时的自救方法,妈咪们一定要在平日加强灌输,让孩子在事故发生之前,就已经掌握必备的自救技巧,如快速找寻安全出口、双脚站稳紧抓固定物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模拟演练,手把手地教导孩子学些这些自救方法。
防踩踏第三课:教孩子在踩踏中自救(向孩子示意图解动作)




★妈咪叮咛:妈咪可以先自学上述的自救四招,然后亲身演示给孩子看,让孩子模仿学习,继而掌握要领。孩子掌握一些必备的自救技巧,可以给妈妈减少很多担忧。

防踩踏第四课:教会孩子预防踩踏10大方法
1、不在楼梯或狭窄通道嬉戏打闹,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的方向走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
倒。


4、顺着**走,切不可逆着**前进,否则,很容易被**推倒。
]


5、假如陷入拥挤的**,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9、在人群骚动时,脚下要注意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10、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及时分流拥挤**,组织有序疏散。


远离危险的环境,保护自己的安全,愿孩子们都可以健康的长大!祈福平安!



天天

初 二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5-10-21 
帖子
366 
哎  还都是刚上学的孩子  真可怜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03-01 
帖子
1387 
感谢您。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教孩子在踩踏事件中自救的方法!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