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4 | 浏览: 477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多多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12-09 
帖子
1598 
1
发表于 2009-11-17 17:0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刚刚有准妈妈咨询关于产假期间工资发放的规定,因为他们公司只发放60%的基本工资,根据天津市劳动局【2003】440号文件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以及女职工生育(产)假、计划生育手术假等假期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约定不明确的,按本人休假前12个月平均实得工资支付劳动者工资。 据此,产假期间的工资是不能减少的。准妈妈们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单位据理力争啊!呵呵 另外,生育津贴大家都应该知道吧,按照规定生育津贴是发给单位的补偿,因为劳动者在产假期间没有为单位服务,单位还要发放工资,一般是由单位去领生育津贴的,但如果生育津贴高出单位发给劳动者的产假工资,应将高出的部分支付给劳动者。 亲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跟帖或站短给我,免费咨询啊,哈哈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值 妈豆 收起 理由
天津妈网客服 + 10 + 10 谢谢亲分享!很实用!

总评分: 经验值 + 10  妈豆 + 10   查看全部评分

有点逸思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12-08 
帖子
2931 
我们公司是产假给上保险,生育津贴报销后给个人
多多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12-09 
帖子
1598 
原帖由 天天@tj 于 2009-11-17 17:30 发表 我们公司是产假给上保险,生育津贴报销后给个人
这种情况按说也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该先足额发放工资的,如果生育津贴没有你平时工资多,岂不是又吃亏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05-14 
帖子
1062 
我们单位是工资奖金产假期间都发了,好像生育津贴也全额给(从今年开始改革的),我已经报上去了,等待中11rabbit11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2-19 
帖子
1216 
我们单位好像是产假期间全工资,就是年底分红米有了11rabbit02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0-04-06 
帖子
1110 
呵呵,我还不清楚有这些事呢,学习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8-03-19 
帖子
84 
这就得看单位了,都不一样啊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12-26 
帖子
1173 
谢谢楼主亲了 不过估计私企执行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多多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12-09 
帖子
1598 
为了保住工作很多劳动者都放弃了自己的权益,如果有想换工作的一年之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要保留相关证据。 另外,有的亲们单位全额发放工资奖金和生育津贴的当然好了,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都是允许的
乐乐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0-03-24 
帖子
6500 
谢谢LZ分享,顺便问一下LZ,亲知道生完孩子回来多久才能给报销生育险吗?我打算生完孩子就辞职了,但是有的JMS说,如果生完利马辞职,这样不能申报保险,要至少再等1.2个月才行,是这样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产假期间如何发放工资的法律规定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