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6 | 浏览: 305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鹤鹤妈

大 专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9-04-03 
帖子
1611 

装修日志写手

1
发表于 2013-10-23 11:0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喜羊羊@tj 于 2013-10-23 16:32 编辑

             话说上了中班以后,老师对孩子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最近儿子不仅行为做派处处模仿老师,就连语言语气也变了个味。当然,老师们对于孩子们好的影响自然是主要的,儿子很多好的习惯都是在幼儿园养成的,不过,也确实有些只言片语,让我有些哭笑不得。       比如,最近他嘴里常常冒出来的词儿:“神经病是啊?”“shun(二声)玩意儿!”“还是不是人哪?”诸如此类。
       我相信老师们并不是有意说的,有些可能只是口头禅,或者老师之间彼此聊天时开玩笑的话。但是小孩子没有分辨能力,学到了乱用,说爷爷奶奶也有,说爸爸妈妈也有,大人听了总是觉得很别扭,尤其对于我们这些非天津土著来说。你纠正他,他还理直气壮:“老师就这么说!”
       四五岁的孩子正处在模仿欲最强的时期,所以我们才特别在意周围的语言环境。想起一个同事跟我说,他儿子上大班,看《熊出没》看得一口一个“俺”,动不动就“臭狗熊”,让他们很不习惯。我就不明白了,现在国家明令要求普通话教学,怎么这种带有方言色彩的动画片还能通过审查呢?
        其实也不光是幼儿园、动画片,我们自己有时也很不注意。比如他爸爸开车时就总爱嘟嘟囔囔,比如我经常爱说“死”字,什么气死我了,烦死我了,让我死了吧,之类的,儿子不知不觉中也会带出我们的语言和语气。这些都该反思。
        并不是想指责幼教老师,而主要是想说,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在孩子面前都是教育者的形象,在他们乐于模仿、善于模仿的黄金期,如果我们能多给他们一点正面的引导,不是更好吗?

点评

周宇博88  亲说的太好了  发表于 2013-10-23 20:05
已有 1 人评分妈豆 收起 理由
花羊羊 + 50 上首页了哦~

总评分: 妈豆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0

宝宝生日
2008-12-20 
帖子
183 
有同样的苦恼,真没有办法
小雅妈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0-12-29 
帖子
2326 
同感

Rank: 2Rank: 2

宝宝生日
 
帖子
一样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帖子
2622 
本帖最后由 秀依 于 2013-10-23 13:41 编辑

要是这种话从老师嘴里说出来而不是和小朋友学的,那么还是换幼儿园吧我一直觉得当孩子面说这几句话的家长都是不负责任的家长,更不要提老师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帖子
4333 
一切会好的 在家家长尽量别说这些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8-02-06 
帖子
312 
只能让孩子学会辨别了,想要一个纯净的环境比较的难。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8-06-12 
帖子
819 
话说上了中班以后,老师对孩子们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最近儿子不仅行为做派处处模仿老师,就 ...
亲说的太好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1-05-22 
帖子
1642 
我家孩子说话也是一口一个俺 和电视上学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老师对中班宝宝影响大,行为做派处处模仿,不好听的口头禅也学到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