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叫醒熟睡的珺宝贝,问她想好吃什么早点了吗,她摇了摇头,也许是刚被我叫醒,头脑还不是很清醒吧。过了一会儿说,今天想从外面买着吃。我想了一下,答应了,毕竟很久没在外面买早点吃了。在她穿衣服的间隙,我脑子里突然有了个想法,就是让她自己拿着钱到小区门口去买早点吃,等我收拾完毕会去早点摊找她。把这个想法跟珺宝贝说完,她很是赞同。 我的这个想法并不是心血来潮,一是想让她自己炼得再独立些;二是再过些日子,她们的数学课就该学认识钱币了。珺虽然也有过自己买东西的经历,但基本都是我告诉她具体需要多少钱,会找回多少钱,大多数情况都是给她正好的,不需要找钱。在她的潜意识里对钱还没有形成具体的认识,所以,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先让她对钱有了初步的认识。问过珺宝贝想买什么早点,她说想买2根油条和一碗豆腐脑儿。我告诉她,一根油条是7毛钱,一碗豆腐脑儿是1块6毛钱。“给你5块钱,你觉得够嘛?”我问。她想了想说,不够。听了她的回答,我没有多少什么,转换了一种方式。 我先让她算算,两根油条是多少钱。开始,她告诉我8毛,问她怎么算出来的,她告诉我7+1=8,问她为什么7+1,7是什么,1又是什么,不同单位的两个数能加在一起吗?她听了,连声说,错了错了,应该是7+7=14,两根油条是14毛钱。我继续问,那14毛又合多少呢?(1元=10角,以前告诉过她,她也记住了。)“14毛=1块4。”她回答。 我又让她比较5块钱和1块4毛钱谁多,她告诉我1块4多。我问她,是元大还是角大,她回答,元大。我说,那好,就看单位大的,哪个数大,哪个就钱多,不管它后面带着多少毛多少分。听我说完,她又重新比较了5块钱和1块4毛钱谁多谁少,结果是5块钱多。 我继续问,那你拿着5块钱去买两根油条,需不需要找钱呢?她回答,需要。我又问,那需要找回多少钱呢?这个对她来说又犯难了,我继续做着引导,你先假设两根油条只需要1块钱,那你付5块钱的时候得找你多少钱?“5-1=4,需要找我4块钱。”“嗯,实际上,你还需要再付给人家4毛钱才可以,对不对?”她点点头,“你应该怎么给?你手里只有4块钱。”她想了想,说:“我拿出一个1块钱给她,也就是相当于我付了10毛钱,她需要再找给我6毛。”对于她说的,我及时给予了表扬。 买完油条,你就该去买豆腐脑儿了,豆腐脑儿是1块6一碗。你买完油条,手里还剩多少钱?她又算了一下说,“还剩3块6,我可以从里面正好拿出1块6买一碗豆腐脑儿。”我再一次表扬了珺宝贝。又问她,买完早点后,你手里的5块钱还剩多少?她说,还剩2块钱。 算过账之后,珺宝贝也收拾完毕了,自己先穿好衣服去楼下买早点吃了。本来说好是,她买完就在那儿吃的,等我收拾利索了就去找她。当我收拾得差不多准备下楼时,珺宝贝拿着早点回来了。既然回来了就赶紧吃吧,时间上确实是有的紧吧。有了这次的经历,相信珺宝对钱也算有了个真正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