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三思而后言,正面肯定——关于表扬
当我读到书中有关内容的时候,感觉真是太难了。自以为做的不错的鼓励语言,不批评,总在鼓励,没想到,鼓励里还有这么大的学问,真是,失之毫厘,谬之千里啊!
比如,小辛乖吃饭没有祸祸,我就表扬“真棒!今天吃饭没祸祸!”这样的表扬时错误的,我在暗示他吃饭总在祸祸,而今天没有祸祸。还不如,“小辛乖真听话,今天没有剩下奶。”其实,我再提醒他,你喝奶总是剩奶。
多可怕,原来这样的表扬,是在不停地帮他提示他的坏毛病,这些坏毛病也许会因为我的不当表扬而稳定下来,让他认为,他就是该祸祸的,就是该剩奶的。
其实我不如说,“真棒!今天吃饭又干净又整齐!”“真棒!今天喝奶一口气全都喝完了!”这样的正面的赞扬才能把他的这些行为稳定为好的习惯。
而不是在我们没想到的提示中稳定了他的坏毛病,是不是很难,我觉得很难啊,三思而后言啊!要正面,很正面的引导啊!
五、
责任、担当、取舍、独立——关于男孩子
男孩子怎样养,穷养,具体怎样我不知道。
但我总在对他会说,你妈我一没钱,二没人,只能靠你自己,你看妈妈每天上班才能挣回来钱给你买好吃的,你也要靠自己。
去广场,如果钓鱼那就不能吃嗡嗡儿,如果吃嗡嗡儿那就不能玩摇摇。总之,你要懂得取舍,只能选一样,不能信着来。不过,小咪一直没有因此让咱们烦恼过,不给买也不要,甚至自己说,家里有,不要,颇有我的品格啊!
如果小咪把水弄洒了,那么请你自己擦干净;把东西祸祸乱了,请你自己收拾了,因为是你做的,请你来负责。
关于独立,似乎我做的很不好呢!总是离不开他,学着放手,小咪能做的,一切由他自己来做,不要太黏着他了,呵呵。
六、不要像朝鲜火箭——关于发脾气
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你心情好。和孩子就玩的像什么似的。有时心情不好,脾气就上来了,像朝鲜火箭似的一飞冲天。请你不要这样,请你一定控制自己的脾气。
赞扬与赏识能造就快乐、自信的孩子。而发脾气斥责则造就一个自卑、懦弱的孩子。你这一喊一发射,对孩子所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弥补的,是他一生的伤痛。无论以后怎样安抚都不能至于那道伤痕了。所以请你不要吓着孩子。
你可知道,孩子会在吼声中胆战心惊,变得敏感,这是多么可怕,对不对亲爱的。
至于夫妻之间的矛盾,怎能没有矛盾呢,但我们要避开孩子,去解决问题。如果避不开,也要克制自己。我要避免和你发生冲突,我要主动先投降。在没有孩子的时候发动全面的反攻。
两口子相互拆台的家庭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一个不正常的家庭又怎能养育出人格健全的孩子,就如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相互拆台,学生们对这两个人都看不起。
你和我,加上我们的宝贝。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那就是人间天堂。家庭的气氛如果搞坏了,成了一座冷冰冰,没有温暖的房子。孩子本该拥有的幸福流失了,无论以后赞扬弥补都难以愈合他心中的伤痛了。他的幸福感一旦损失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彼此尊重,其乐融融温暖的家。这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幸福的家让孩子的心理、生理都健康的生长。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育的人,这是我们给他最丰厚的财富。
七、他在探索——请你不要说不
亲爱的,你对孩子说的“不”太多了,你不让小咪干的事太多太多里“站起来,别摸”“看吗手脏的”“撇了,脏”你总是对他说不,你总在要求他“听话”,可是他为什么要听你的话呢?
你可知道,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着自己的想法,他有他自己的主意,他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他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世界,他用自己的感受去感悟世界。你为什么总要阻止他呢?为什么总要干扰他呢?他是一个完美独立存在的世界,他幼小的身体里深藏着无限的活力。他想研究地上躺着的不起眼的石头,他想探索从树上飘落的树叶,他想蹲那看蚂蚁,他想摸摸沙子和泥土。你为什么总要喝止他,总怕不干净不让他去摸。长此以往,他再也不会伸出手,他将会失去自己探索世界的能力,他只会等待别人给他下命令。
你为什么总要将你的观点强加给他,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去干他觉得有意思的事。在你眼里则成了不听话,瞎祸祸,你为什么总要求他按你的想法生活呢!为什么你不能在旁边静静等待他。
何为脏,手脏了,鞋脏了,衣服脏了又怎样。洗一洗不就行了吗?小时撒尿和泥,放屁崩坑儿的事谁没有过?!
真的,不要对孩子说“不”了,“不听话”,你不要觉得你是大人了就要去征服他,你不也是从这么小过来的吗?
他是独立的个体,请尊重他,请你在一旁耐心等待他,不要征服他,让他一切按你的意思来。
比如,吃饭时,他拿任何食物当鱼宰,你可知道他每次观察宰鱼有多仔细,往那一站,仔细的看。回家来,他吃饭时学,他的想象力有多丰富。你都不知道他脑子里想些什么。
他总是把他看到的付诸到他的实践中去。他眼里一切皆为鱼。他还记得要带上手套,你可以提醒他,食物不能玩,但是你不能阻止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啊,干嘛要破坏他这可爱又理所当然的想象,模仿也是他的学习。
八、你的目的地不是他的目的地
我带小咪去万达奇山儿玩,下了车,走过天桥就到了,每次在路上我都恨不得他快一点,再快一点。这样到那就可以多玩一会儿。我总在催他在去往目的地的路上赶时间,而忘了我的目的地不是他的目的地。
小咪喜欢自己上天桥,喜欢走边上的坡,他觉得走天桥充满了乐趣。这种新奇的体验也许比奇山儿更吸引他。这种浪费时间也许成了我浪费他的。也许我眼里的目的地奇山儿,根本就没有他慢慢的上天桥有趣。
再去其他地方的时候,在路上,小咪蹲了下来,看树旁大蚂蚁搬家,这一次我没有催他,而是陪他一起看,去那个地方是目的地吗?也许这蚂蚁才是小咪真正的乐趣。
真的,孩子有他自己的世界,请你记住你的想法是你的,不是他的,不要强加给他,让他自己的世界自由成长,让他用自己的一切去认识这个世界。
(多好的媳妇写出这样的好东西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