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60 | 浏览: 1576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宝宝生日
2009-03-22 
帖子
1
发表于 2012-4-30 11:4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gao20040610 于 2012-4-30 21:43 编辑

我的宝宝3岁多了,想着该让宝宝识字了,现在多如牛毛的识字机构不知道选哪一个。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同事去了真棒识字,同事的孩子就在那学,效果很不错,那的老师建议让我带孩子试听一下。转天我带孩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一次试听,还真别说,孩子出教室后特别高兴的告诉我下次还要来,老师给我们展示了识字效果,孩子在短短的40分钟认识了7、8个字,我毫不犹豫的给孩子报了名,现在孩子学了多半年了,能自己读书看报了,推荐给各位妈妈们,可以去试一下。

Rank: 2Rank: 2

宝宝生日
2010-02-02 
帖子
一上来就碰到个发广告的,烦死了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2007-10-18 
帖子
20 
本帖最后由 我有一个乖乖女 于 2012-4-30 12:54 编辑

现在我们 家孩子4岁半了 认字比较快,一般是10分钟能认八个字,我每天都给宝宝认8个字 转天早上再复习,晚上再看一遍,然后学新字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18962 

月度达人

广告!!!!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9-07-31 
帖子
3969 
幼儿太早学习识字是弊大于利
张俐/文

  

很多时候,当我们认为某样东西好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给与我们的孩子,却忘记了“万物都有时”这句老话。孩童的天性是什么?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他们在七岁之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这些问题往往都在社会的惯性,商业的驱使,大人们的焦虑之下被误解了。“保护童年”已经成了当今时代的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们刻不容缓的责任了。

  

我们都知道,如果饮食不当,孩子就会不消化,影响身体的发展,甚至带来情绪的不安。同样的,和饮食一样,如果我们给与的环境、生活和工作不当的话,也会引起孩子内在的不消化,进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识字和阅读只是孩子需要做的众多事情的一个而已,如果在幼儿阶段进行过早的识字学习,并且让识字阅读占据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得不说也是给与了孩子一个不消化的工作,其带来的危害远远超出了识字带来的好处,一个孩子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父母们和老师们还得回到儿童发展的规律之上来决策。

  

从出生到七岁之前,身体的发育和内脏器官的成熟是一生中最具有本质变化和最重要的发展期。这个时间段的孩子需要大量的生命力去滋养他们身体的和谐发展,这种生命力不仅仅是来自于健康营养的食物,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与自然为伍的环境,还来自很多的身体参与的游戏和工作中。如果在这个时间段的孩子长期处于思考状态,有限的生命力被过早地用在大脑工作,生命力就不能完全去滋养孩子的身体建设。过早过多的识字阅读,也会带来过度用脑思考,正如中医所说:多思伤脾胃,孩子身体多多少少会受到一定的伤害,脸色也会苍白一些,进而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

  

七岁之前是孩子运动感、平衡感、视觉,听觉等感觉系统发展的关键期,通过肢体的运动去学习和感受这是七岁以前儿童的天性,他们需要大量的身体能参与的游戏和工作,心灵手巧,只有身体参与的体验才能深层次地进入孩子的内在,并激发大脑的发育。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话,势必会影响到他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交的能力,如在阅读时跳行,写字漏笔画,或数字写反等等,有时并不是孩子马虎,而是他的感觉协调性有缺失。在幼儿时期,如果孩子过多的进行用脑参与的识字和阅读,势必他就缺乏去运动,去用手,用肢体工作的时间和机会,必然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感觉协调性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孩子缺少身体参与的活动,身体上的意识也会缺失,一个方面可能形成多动不安,专注力差,另一个方面,也有可能形成缺乏活力和做事的主动性。

  

七岁之前也是孩子心理和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孩子需要真实的生活去体验,真实的环境去感受,真实的成人去模仿。成人主导的活动和放松自主的玩耍都是孩子成长的需求,在这样的玩耍中,孩子自己去感受,去思考,去动手实践,在主动呼出和被动吸入之间形成和谐的内在状态是心理健康的关键。在幼儿时期,孩子是一个巨大的感觉体,随时随地都吸收着大量的周遭存在,所以,这个时期的幼儿需要非常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玩耍。

  

而过早的识字学习和阅读,会让孩子过多地处于被动吸入的状态,不仅仅会让孩子紧张,有压力。而且往往是吸入过多的信息,孩子本身的体验还不能去消化它,也没有足够的机会去形成和发挥自己的体验和感受,久而久之,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了,只是一个储存信息的容器了。甚至爆发出来,成为厌学和疲惫状态。

  

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更是人类思考的结晶,即便汉字是来源于象形文字,但也是经过了很多的锤炼和变化,是很多人思考之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幼儿还不具备逻辑思考的能力,如果通过反复的训练,孩子会熟悉汉字的外形,并记得其代表着某种事务,但不一定真正体验到汉字的内涵,这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汉字是不一样的,真正的学习是去感受和体味每个汉字独特的魅力和含义,甚至了解它演化的过程,欣赏它,感受它,再由此去组词造句,写话写文章等。但这样的学习一般来说至少要六七岁以后的孩子才能自如地发挥自身的思考力去完成,并得到一种享受。如果孩子在幼儿园过早的进行了读写的训练,上了小学后,当老师在进行这些汉字的教学时,很多孩子就缺乏兴趣和专注了,反而失去了真正学习汉字的最佳机会。

  

虽然儿童时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记忆力特别强的时期。但是对于文化和常识的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口传心授,能聆听他人的讲述,是当今孩子的挑战,而聆听能力又是学习工作和社交的基础。所以,与其花很多的时间去帮助孩子识字,不如多和孩子交流,多讲述故事给孩子听。

  

如果五六岁的孩子真的对识字感兴趣,大人也最好是用图像似的方式教授,从孩子生活中能直接感受到的汉字入手,从象形文字逐渐演化成今天的简体字,甚至让孩子画“文字”。最重要的是保持和鼓励孩子对识字的兴趣,而不是数量。

  

阅读可以是对文字的阅读,也可以是对图景的阅读,孩子可以拥有很多有趣的绘本,但是不一定只是阅读其中的文字才是阅读,孩子在看到图景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本新的绘本,也许孩子还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够,但如果让孩子先自己阅读(图画)一段时间,再由大人阅读给孩子听,孩子也许会发现自己的想法和本书的文字有不同或相同的地方,让孩子感受到看待同一个事物可以由不同的角度有利于孩子发展出开拓性的思维和包容的人生态度。另外,绘本一定精美的,柔和的,具有艺术美感的才好,要尽量避免卡通和电脑绘制的书籍。

  

童年只有屈指可数不到十年的时光,但却是人生的奠基石,幼儿时期的孩子需要拥有什么特质才能为他们的人生旅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许很多人都会想到:健康的身体、和谐的心理、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幼儿时期的识字学习是起到什么作用呢?

芃芃妈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08-08-18 
帖子
27767 
不赞同孩子早学字

点评

shanfeng  有些道理  发表于 2012-5-23 20:59
sunny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03-13 
帖子
6979 
管用吗?
我觉得还是和孩子的发育有关,我们哪儿也没学,我儿子四岁,我一点点教他,主要还是他自己有兴趣,我们一样自己能看书了。。。

Rank: 1

宝宝生日
2008-04-26 
帖子
我自己教孩子识字一段时间,一点成效都没有,前天我去了楼主说的这个真棒,在河东那边,还不错,孩子兴趣挺好的!

点评

shanfeng  又是一个初生婴儿,拜托  发表于 2012-5-23 21:00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09-04-15 
帖子
448 
没必要吧,孩子愿意学自然就学会了,这么早有必要刻意认字吗。
我家宝宝经常会自己问我这个字是什么,这是我才会告诉她呢,而且之后只要见到这个字她就会指出来,我觉得这样学学就行了,没必要这么着急学认字。

Rank: 1

宝宝生日
2009-08-02 
帖子
回复 真真妈妈2012 的帖子

楼主说的真棒识字我知道,确实不错,我们家孩子正在那学,顶!

点评

shanfeng  评论好的,都是出生婴儿,巧合?  发表于 2012-5-23 21:00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分享宝宝识字经验
快速回复
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