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2 | 浏览: 358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8-06-12 
帖子
8427 
1
发表于 2012-4-20 09:4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读书心得6:悲悯心洞悉真相
     ——不一样的读书和感悟
             时寒冰
   

    中国人常说,旁观者清。
    我读书的经验是,旁观者未必清。有悲悯心,才能真正做到清,才能真正洞悉真相,才能真正领略到知识之美。

    2012,如期赋闲。我开始自己教育孩子,主要是纠正学校教育给孩子造成的偏差和误导,让孩子能够突破种种迷雾,看到深层的内容,把孩子的眼界和思维打开。我试着自己选择文章,以我的方法引导孩子。仅以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为例,深度剖析,感受带着悲悯心读书的境界之美。
   
《项链》的大意是:生长在小职员家庭里的玛蒂尔德,总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享受豪华生活而生的,但命运安排她嫁给了一个小科员罗瓦赛尔,不住地感到痛苦。有一次,她和丈夫获邀参加部长举办的晚会。玛蒂尔德向自己的朋友,身为贵妇人的佛来思节夫人借了一条项链。舞会上,玛蒂尔德成为光彩夺目的明星,但不慎在舞会后丢失了项链。玛蒂尔德赔偿给朋友一条昂贵的项链,但为此,她不得不借高利贷,葬送了十年的青春。当她还清欠款后,佛来思节夫人却告诉她那条项链“是假的,顶多值五百法郎!”
   
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说,《项链》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的作品,写资本主义社会,人们为了出风头,结果弄巧成拙,最后自食其果,揭露了他们可怜兮兮的虚荣心和灵魂极度空虚的精神世界。
    因为这种教育,我们看人、看事的时候,特别容易偏激,既缺乏对基本事实的鉴别,也缺乏起码的悲悯之心,进而走向偏颇、偏激。
  
  最起码,我们忽略了文中可贵的诚信:玛蒂尔德在弄丢项链之后,没有赖账——她借项链的时候没有打借条,甚至没有第三人在场,但她以十年艰辛偿还了“负债”,这是非常可贵的诚信。而佛来思节夫人知道自己得到的是一条价值昂贵的真项链之后,坦率地说她那条项链“是假的,顶多值五百法郎!”佛来思节夫人没有因为自己得了这么大一个便宜就沾沾自喜,昧着良心装糊涂,而是马上告诉了玛蒂尔德真相。

原文是这样写的:
    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马蒂尔德!可是我那一串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
    当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出来的悲悯之心,与中国式教育总结的结论“揭露了他们可怜兮兮的虚荣心和灵魂极度空虚的精神世界”放在一起,不是反差太大了吗?
是的,因为残忍,因为缺乏同情和悲悯之心,中国式的教育让我们遗忘了这一切,遗忘了温情和人性的东西,让我们只记住了嘲弄和挖苦,这导致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该汲取的营养没有汲取,反而把糟粕——中国式教育制造出来的糟粕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这种错误的教育带给了我们错误的思维方式,以至于很多人到老,都保持着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模式。
  
  现在,细讲这篇小说,通过这篇小说,我们学会应该怎样读书——原谅我的啰嗦,因为,我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给我的女儿看的,或者说,是我教育孩子的教案,是非常用心写的。(下面楼层继续)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8-06-12 
帖子
8427 
原文(一)
  世上有这样一些女子,面庞儿好,丰韵也好,但被造化安排错了,生长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她便是其中的一个。她没有陪嫁财产,没有可以指望得到的遗产,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使一个有钱有地位的男子来结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她只好任人把她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
   
她没钱打扮,因此很朴素;但是心里非常痛苦,犹如贵族下嫁的情形;这是因为女子原就没有什么一定的阶层或种族,她们的美丽、她们的娇艳、她们的丰韵就可以作为她们的出身和门第。她们中间所以有等级之分,仅仅是靠了她们天生的聪明、审美的本能和脑筋的灵活,这些东西就可以使百姓家的姑娘和最高贵的命妇并驾齐驱。
   
她总觉得自己生来是为享受各种讲究豪华生活的,因而无休止地感到痛苦。住室是那样简陋,壁上毫无装饰,椅凳是那么破旧,衣衫是那么丑陋,她看了都非常痛苦。这些情形,如果不是她而是她那个阶层的另一个妇人的话,可能连理会都没有理会到,但给她的痛苦却很大并且使她气愤填胸。她看了那个替她料理琐碎家务的布列塔尼省的小女人,心中便会产生许多忧伤的感慨和想入非非的幻想。她会想到四壁蒙着东方丝绸、青铜高脚灯照着、静悄悄的接待室;她会想到接待室里两个穿短裤长袜的高大男仆如何被暖气管闷人的热度催起了睡意,在宽大的靠背椅里昏然睡去。她会想到四壁蒙着古老丝绸的大客厅,上面陈设着珍贵古玩的精致家具和那些精致小巧、香气扑鼻的内客厅,那是专为午后五点钟跟最亲密的男友娓娓清谈的地方,那些朋友当然都是所有的妇人垂涎不已、渴盼青睐、多方拉拢的知名之士。
   
每逢她坐到那张三天未洗桌布的圆桌旁去吃饭,对面坐着的丈夫揭开盆盖,心满意足地表示:“啊!多么好吃的炖肉!世上哪有比这更好的东西……”的时候,她便想到那些精美的筵席、发亮的银餐具和挂在四壁的壁毯,上面织着古代人物和仙境森林中的异鸟珍禽;她也想到那些盛在名贵盘碟里的佳肴;她也想到一边吃着粉红色的妒鱼肉或松鸡的翅膀,一边带着莫测高深的微笑听着男友低诉绵绵情话的情境。
   
她没有漂亮的衣衫,没有珠宝首饰,总之什么也没有。而她呢,爱的却偏偏就是这些;她觉得自己生来就是为享受这些东西的。她最希望的是能够讨男子们的喜欢,惹女人们的欣羡,风流动人,到处受欢迎。
   
她有一个有钱的女友,那是学校读书时的同学,现在呢,她再也不愿去看望她了,因为每次回来她总感到非常痛苦。她会伤心、懊悔、绝望、痛苦得哭好几天。
    阅读分析及人生启示:
    向往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并不是一种错,也不可耻,而是人的本能,尤其对于一个年轻女人而言。漂亮的珠宝、衣服,所有的女人都喜欢。她的错误在于:
   
一、过度沉溺在这种向往当中,而不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实现。马蒂尔德为偿还项链所做的努力说明,她是能够吃苦、打拼的人。如果一个人有向往和追求,却不去努力,而是在空想中耗费自己,沦为不良情绪控制的奴隶,她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只会被生活抛弃。
   
二、把物质作为唯一追求目标,是很可怜的,因此带来的痛苦是她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其实,大部分人所能感受到的痛苦,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假如她正视这一切——她毕竟还有替她做琐碎家事的小女仆,她依然能够在简朴的生活中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因为,她拥有很多女人梦想的东西——深爱她的丈夫(下面会做分析)。
   
三、自己的同学过得好不应该感到难过,而应该高兴,因为,这样的同学更能帮助她——假如她想做事或者实现某个理想的时候。很多人习惯于嫉妒自己身边的人,当自己身边的人过得更差时,她会无形中生出某种幸福感或者满足感。这是非常错误和糟糕的情绪。自己身边的人,成功的越多,过得越好,他们带给自己的帮助也就越大,自己的机会也就越多。事实上,当马蒂尔德向同学佛来思节夫人借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立刻走到她的带镜子的大立柜跟前,取出一个大首饰箱,拿过来打开之后,便对罗瓦赛尔太太说:“挑吧!亲爱的。”这是何等的慷慨!所以,对于同学,对于身边的人,要多给予帮助,祝福他们的成功,而不是用嫉妒等不良情绪,压缩自己未来的成长空间。要把这当做一种习惯。
   
四、平常不要总与别人比较。比较会影响自己。退一步说,即使比较,也应该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比较,而不是与自己身边的人比较!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8-06-12 
帖子
8427 
原文(二)
    可是,有一天晚上,她的丈夫回家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满脸得意之色。“拿去吧!”他说,“这是专为你预备的东西。”
   
她赶忙拆开了信封,从里面抽出一张请帖,上边印着:“教育部部长乔治·郎伯诺及夫人,恭请罗瓦赛尔先生与夫人于一月十八日(星期一)光临教育部礼堂,参加晚会。”
她并没有像她丈夫所希望的那样欢天喜地,反而赌气把请帖往桌上一丢,咕哝着说:“我要这个干什么?你替我想想。”
   
“可是,我的亲爱的,我原以为你会很高兴的。你从来也不出门做客,这可是一个机会,并且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好不容易才弄到这张请帖。大家都想要,很难得到,一般是不大肯给小职员的。在那儿你可以看见所有那些官方人士。”
   
她眼中冒着怒火瞪着他,最后不耐烦地说:“你可叫我穿什么到那儿去呢?”
    这个,他却从未想到;他于是吞吞吐吐地说:“你上戏园穿的那件衣服呢?照我看,那件好像就很不错……”
    他说不下去了,他看见妻子已经在哭了,他又是惊奇又是慌张。两大滴眼泪从他妻子的眼角慢慢地向嘴角流下来;他结结巴巴地问:“你怎么啦?你怎么啦?”
   
她使了一个狠劲儿把苦痛压了下去,然后一面擦着眼泪沾湿的两颊,一面用一种平静的语调说:“什么事也没有。不过我既没有衣饰,当然不能去赴会。有哪位同事的太太能比我有更好的衣衫,你就把请帖送给他吧。”
   
他感到很窘,于是说道:“玛蒂尔德,咱们来商量一下。一套过得去的衣服,一套在别的机会还可以穿的、十分简单的衣服得用多少钱?”
   
她想了几秒钟,心里盘算了一下钱数,同时也考虑到提出怎样一个数目才不致当场遭到这个俭朴的科员的拒绝,也不致把他吓得叫出来。
   
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了:“我也说不上到底要多少钱;不过有四百法郎,大概也就可以办下来了。”他脸色有点发白,因为他正巧积攒下这样一笔款子打算买一支枪,夏天好和几个朋友一道打猎作乐,星期日到南泰尔平原去打云雀。
   
不过他还是这样说了:“好吧。我就给你四百法郎。可是你得好好想法子做件漂漂亮亮的衣服。”

    阅读分析及人生启示: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身为小科员的罗瓦赛尔对自己妻子的爱。他从妻子的角度去考虑,为她争取到了一份参加部长晚会的请柬。但妻子并不满意,而是持续不断地发牢骚,提要求,但罗瓦赛尔不仅没有像妻子一样发脾气,反而百般安慰。文中的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看见妻子已经在哭了,他又是惊奇又是慌张。两大滴眼泪从他妻子的眼角慢慢地向嘴角流下来;他结结巴巴地问:“你怎么啦?你怎么啦?”当妻子提出来需要好的衣服时,尽管“他脸色有点发白”,但很快放弃了自己买枪打猎的计划,把积攒的钱全部交给妻子去做漂亮的衣服。这种爱是非常真挚的。如果玛蒂尔德能够细心想一下,就会明白,这种爱的价值是远远超过她所幻想的那些东西的。人们常常容易忽略亲人的爱,觉得亲人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其实,这种被忽略的爱,才是最有价值、最值得珍惜的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8-06-12 
帖子
8427 
原文(三)
     晚会的日子快到了,罗瓦赛尔太太却好像很伤心,很不安,很忧虑。她的衣服可是已经齐备了。有一天晚上她的丈夫问她:“你怎么啦?三天以来你的脾气一直是这么古怪。”
“我心烦,我既没有首饰,也没有珠宝,身上任什么也戴不出来,实在是太寒伧了。我简直不想参加这次晚会了。”
   
他说:“你可以戴几朵鲜花呀。在这个季节里,这是很漂亮的。花上十个法郎,你就可以有两三朵十分好看的玫瑰花。”
   
这个办法一点也没有把她说服。
    “不行……在那些阔太太中间,显出一副穷酸相,再没有比这更丢脸的了。”她的丈夫突然喊了起来:“你可真算是糊涂!为什么不去找你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跟她借几样首饰呢?拿你跟她的交情来说,是可以开口的。”
    她高兴地叫了起来:
    “这倒是真的。我竟一点儿也没想到。”
   
第二天她就到她朋友家里,把自己的苦恼讲给她听。
    佛来思节夫人立刻走到她的带镜子的大立柜跟前,取出一个大首饰箱,拿过来打开之后,便对罗瓦赛尔太太说:“挑吧!亲爱的。”
   
她首先看见的是几只手镯,再便是一串珍珠项链,一个威尼斯制的镶嵌珠宝的金十字架,做工极其精细。她戴了这些首饰对着镜子左试右试,犹豫不定,舍不得摘下来还给主人。她嘴里还老是问:
    “你再没有别的了?”
    “有啊。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你都喜欢什么?”
   
她突然在一个黑缎子的盒里发现一串非常美丽的钻石项链;一种过分强烈的欲望使她的心都跳了。她拿起它的时候手也直哆嗦。她把它戴在颈子上,衣服在外面,对着镜中的自己看得出了神。
   
然后她心里十分焦急,犹豫不决地问道:
    “你可以把这个借给我吗?我只借这一样。”
    “当然可以啊。”她一把搂住了她朋友的脖子,亲亲热热地吻了她一下,带着宝贝很快就跑了。
   阅读分析及人生启示:
    有了漂亮的衣服,玛蒂尔德还不满足,她仍然沉浸在苦恼之中。这是大忌。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让苦恼占领自己,而应该主动想办法。由于沦为苦恼的奴隶,玛蒂尔德完全丧失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她的丈夫提出一个常识性的建议时,她竟然她高兴地叫了起来:“这倒是真的。我竟一点儿也没想到。”可见,不良情绪对她的负面影响已经到了何种地步。人在心烦的时候,一定要设法抛却烦恼,让自己重归于平静,这样,才能保持智慧不丧失。
   
借项链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虚荣是与生俱来的,但不应该通过借别人的东西来满足这种虚荣,因为,借来的东西只能装点很短暂的虚荣,却充满了不确定性风险。比如,本文中项链丢失的风险。由于对这种风险缺乏预估——当然,更谈不上控制,最终导致项链丢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值得重视:佛来思节夫人没有推荐那条假项链!玛蒂尔德“首先看见的是几只手镯,再便是一串珍珠项链,一个威尼斯制的镶嵌珠宝的金十字架,做工极其精细”。显然,佛来思节夫人是把自己最好的首饰推荐给自己这位同学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佛来思节夫人的真诚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8-06-12 
帖子
8427 
文(五)
    他们你看我,我看你,十分狼狈地看着。最后罗瓦赛尔重新穿好了衣服,他说:“我先把我们刚才步行的那一段路再去走一遍,看看是不是能够找着。”
   
说完他就走了。她呢,连上床去睡的气力都没有了,就这么穿着赴晚会的新装倒在一张椅子上,既不生火也不想什么。
   
七点钟丈夫回来了。他什么也没找到。他随即又到警察厅和各报馆,请他们代为悬赏寻找,他又到出租小马车的各车行,总之凡是有一点希望的地方他都去了。
   
她呢,整天地等候着;面对这个可怕的灾难她一直处在又惊又怕的状态罗瓦赛尔傍晚才回来,脸也瘦削了,发青了;什么结果也没有。他说:“只好给你那朋友写封信,告诉她你把链子的搭扣弄断了,现在正找人修理。这样我们就可以有应付的时间。”
   
他说她写,把信写了出来。
    过了一星期,他们已是任何希望都没有了。
    罗瓦赛尔一下子老了五岁,他说:“只好想法买一串赔她了。”
  
  第二天,他们拿了装项链的盒子,按照盒里面印着的字号,到了那家珠宝店。珠宝商查了查帐说:“太太,这串项链不是在我这儿买的,只有盒子是在我这儿配的。”
他们于是一家一家地跑起珠宝店来,凭着记忆要找一串和那串一式无二的项链;两个人连愁带急眼看要病倒了。
   
在王宫附近一家店里他们找到了一串钻石的项链,看来跟他们寻找的完全一样。这件首饰原值四万法郎,但如果他们要的话,店里可以减价,三万六就可成交。
    他们要求店主三天之内先不要卖它。他们并且谈妥条件,如果在二月底以前找着了那个原物,这一串项链便以三万四千法郎作价由店主收回。
    罗瓦赛尔手边有他父亲遗留给他的一万八千法郎。其余的便须借了。
   
他于是借起钱来,跟这个人借一千法郎,跟那个人借五百,这儿借五个路易,那儿借三个。他签了不少惜约,应承了不少足以败家的条件,而且和高利贷者以及种种放债图利的人打交道。他葬送了他整个下半辈子的生活,不管能否偿还,他就冒险乱签借据。他既害怕未来的忧患,又怕即将压在身上的极端贫困,也怕各种物质缺乏和各种精神痛苦的远景;他就这样满怀着恐惧,把三万六千法郎放到那个商人的柜台上,取来了那串新的项链。

    阅读分析及人生启示:
  
  一、遇到任何意外,都不要被恐惧等不良情绪控制,而是冷静解决。从文中可以看出,玛蒂尔德连找项链的努力也几乎放弃,在她丈夫外出找项链的时候,“她呢,连上床去睡的气力都没有了,就这么穿着赴晚会的新装倒在一张椅子上,既不生火也不想什么”。如果走不出这种不良的情绪,永远都不可能解决好问题。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引发夫妻之间的矛盾,导致两个人的分手——这无疑在延续伤害。
   
二、当项链找不到的时候,她丈夫想到了写信告诉朋友,这是正确选择,但隐瞒真相,却是他们共同犯下的大错。设想一下,如果他们直接告诉朋友把项链弄丢了,很快知道项链的真实价值,也就不用付出十年的代价了。所以,人生中,经常因为一些小的事情而给自己带来伤害——很多伤害都是由于错误的选择给自己造成的。
   
三、由于被不良情绪控制,夫妻两个已经丧失了判断和分析能力。如果项链是名贵的,佛来思节夫人买项链与盒子应该是在一个店里!珠宝商查了查帐说:“太太,这串项链不是在我这儿买的,只有盒子是在我这儿配的。”这里面包含着的一层意思是:佛来思节夫人买项链时不带盒子,是后来“配的”,这本身就在暗示项链不会太值钱——至少有这种可能性。

四、罗瓦赛尔不仅是一个深爱妻子,与妻子始终不离不弃,敢于承担和负责的男人,也是一个相对冷静而且能够控制自己欲望的人,他“手边有他父亲遗留给他的一万八千法郎”,但那钱是父亲挣的,他坚持留到最关键的时刻才用,而不是在个人或家庭的享受中早早花掉。如果没有这份遗产,他们付出的将不止10年的时间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8-06-12 
帖子
8427 
文(六)
    等罗瓦赛尔太太把首饰给佛来思节夫人送回去时,这位太太神气很不痛快地对她说:
    “你应该早点儿还我呀,因为我也许要戴呢。”
    她并没有打开盒子来看,她的朋友担心害怕的就是她当面打开。因为如果她发现了掉包,她会怎么想呢?会怎么说呢?难道不会把她当作窃盗吗?
   
罗瓦赛尔大太尝到了穷人的那种可怕生活。好在她早已一下子英勇地拿定了主意。这笔骇人听闻的债务是必须清偿的。因此,她一定要把它还清。
    他们辞退了女仆,搬了家,租了一间紧挨屋顶的顶楼。
   
家庭里的笨重活,厨房里的腻人的工作,她都尝到了个中的滋味。碗碟锅盆都得自己洗刷,在油腻的盆上和锅子底儿上她磨坏了她那玫瑰色的手指甲。脏衣服、衬衫、抹布也都得自己洗了晾在一根绳上。每天早上她必须把垃圾搬到街上,并且把水提到楼上,每上一层楼都要停一停喘喘气。她穿得和平常老百姓的女人一样,手里挎着篮子上水果店,上杂货店,上猪肉店,对价钱是百般争论,一个铜于一个铜子地保护她那一点可怜的钱,这就难免挨骂。
    每月都要还几笔债,有一些则要续期,延长偿还的期限。
   
丈夫傍晚的时候替一个商人去誊写帐召;夜里常常替别人抄写,抄一页挣五个铜子。
这样的生活过了十年。
   
十年之后,他们把债务全部还清,确是全部还清了,不但高利贷的利息,就是利滚利的利息也还清了。
    罗瓦赛尔太太现在看上去是老了。她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敢做敢当的妇人,又坚强,又粗暴。头发从不梳光,裙子歪系着,两手通红,高嗓门说话,大盆水洗地板。不过有几次当她丈夫还在办公室办公的时候,她一坐到窗前,总还不免想起当年那一次晚会,在那次舞会上她曾经是那么美丽,那么受人欢迎。如果她没有丢失那串项链,今天又该是什么样子?谁知道?谁知道?生活够多么古怪!多么变化莫测!只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就能把你断送或者把你拯救出来!
   
有一个星期天,她上大街去散步,劳累了一星期,她要消遣一下。
    正在此时,她忽然看见一个妇人带着孩子在散步。这个妇人原来就是佛来思节夫人,还是那么年轻,那么美丽,那么动人。
    罗瓦赛尔太太感到非常激动。去跟她说话吗?当然要去。既然债务都已经还清了,她可以把一切都告诉她。为什么不可以呢?
  
  阅读分析及人生启示:
   
一、虚荣心是人人都有的。文中有一个细节:等罗瓦赛尔太太把首饰给佛来思节夫人送回去时,佛来思节夫人神气很不痛快地对她说:“你应该早点儿还我呀,因为我也许要戴呢。”她并没有打开盒子来看……不仅当时没有打开盒子,甚至10年内都没有再打开那个盒子。佛来思节夫人为什么神气很不痛快地对她说“你应该早点儿还我”呢?她并非真的责怪玛蒂尔德还晚了!真相是:玛蒂尔德写信告诉她把项链的搭扣弄断了,正找人修理。对于佛来思节夫人而言,这意味着项链不值钱的情况被人知道了,她感觉自己的虚荣心受到了伤害!而且,项链还的越晚,被人知道项链是假的几率越高。她从此不会再戴这条已经被人知道是赝品的项链了!所以,她从此再也没有打开过那个盒子。而且,一条本来就不值钱的项链,再经过修理之后,就更不值钱了。
   
二、岁月改变人。玛蒂尔德承受巨大的艰辛和磨难,最终偿还了全部债务,她完成了人生中一个重大的目标。如果她一开始就这样规划自己的人生,将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人主动做事,与被动去做什么事,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8-06-12 
帖子
8427 
文(七)
    她于是走了过去。
    “您好,让娜。”
    对方一点也认不出她来了,被这个民间女人这样亲密地一叫觉得很诧异,便吞吞吐吐他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您大概认错人了吧。”
    “没有。我是玛蒂尔德·罗瓦赛尔。”
    她的朋友喊了起来:“哎哟!……是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吗?你可变了样儿啦!?”
    “是的,自从那一次跟你见面之后,我过的日子可艰难啦,不知遇见多少危急穷困……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你!……”
    “因为我……那是怎么回事啊?”
    “你还记得你借给我赴部里晚会去的那串钻石项链吧。”
    “是啊。那又怎样呢?”
    “那又怎样!我把它丢了。”
    “那怎么会呢!你不是给我送回来了吗?”
    “我给你送回的是跟原物一式无二的另外一串。这笔钱我们整整还了十年。你知道,对我们说来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我们是任什么也没有的……现在总算还完了,我太高兴了。”
    佛来思节夫人站住不走了。
    “你刚才说,你曾买了一串钻石项链赔我那一串吗?”
    “是的。你没有发觉这一点吧,是不是?两串原是完全一样的。”
    说完她脸上显出了微笑,因为她感到一种足以自豪的、天真的快乐。
    佛来思节夫人非常激动,抓住了她的两只手。
    “哎哟!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上五百法郎!
    阅读分析及人生启示:
    经历了十年磨难的玛蒂尔德已经成为一个坚强的女人。面对“还是那么年轻,那么美丽,那么动人”的佛来思节夫人的诧异——这种诧异本身对玛蒂尔德而言就是一种深深的伤害,但她没有自卑,没有痛苦,没有嫉妒,而是平静地说“没有。我是玛蒂尔德·罗瓦赛尔。”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女主人公说出自己完整的名字,在这一刻,她本人也完整了,可谓凤凰涅槃。面对佛来思节夫人,玛蒂尔德流露出来的是“高兴”;“微笑”;“足以自豪的、天真的快乐”,这不再是那个沉浸在幻想、虚荣中的女人,而是一个坚强、勇敢、成熟、自信的女人。与其说玛蒂尔德成熟了,不如说她找回了自我——人本来就应该如此:自信、勇敢、坚强,因为内在的自己而快乐!
   
佛来思节夫人并没有因为玛蒂尔德的变化,就装作不认识,依然把她当作朋友。文中写道,佛来思节夫人非常激动,抓住了她的两只手。“哎哟!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上五百法郎!”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结局。佛来思节夫人被玛蒂尔德这十年来的付出和牺牲深深感动,被这种诚信所感动,也对自己好朋友所承受的苦难感到难过,她毫不犹豫地讲出了项链原本不值钱的真相,没有昧着良心侵吞一个女人十年的血泪!这样的友谊是真诚的,这样的人格是高尚的。做人永远要真诚,诚信!这是基本的底线和原则。读莫泊桑的《项链》,我们不应该是嘲讽和讥笑,而应该是深深的感动和悲悯!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8-06-12 
帖子
8427 
课文讲完了,最后,我还要对孩子说:
   
一.玛蒂尔德并非一个天生命苦的女人。她的丈夫疼爱她,她的朋友佛来思节夫人真心对她……玛蒂尔德有更多的渴求,但她沉浸在空想、虚荣等不良情绪中,并不通过积极的行动去改变,甚至连婚姻这样的大事,都“任人把她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直到后来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去改变命运。
命运在自己手中,要努力改变,而不是完全放弃,在等待中空耗生命、空耗光阴。一句话,自己要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等待命运的安排——一个空等的人,你自己都会讨厌,命运怎么可能会给她安排一个好的生活呢?所以,记着,永远不要被不良情绪控制,永远脚踏实地,通过努力实现理想。
   
二.就像这篇小说中的人一样,人都是多面性的,有优点、有缺点。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坏人身上有优点,好人身上也有缺点。他们的区别仅仅是缺点更多还是优点更多而已。即便像玛蒂尔德这样爱慕虚荣的人,原本也是一个美丽而充满活力的人,一旦她用自信把美丽激发出来,显得同样非常迷人。永远不要苛求别人,也不要苛求自己。要带着悲悯之心去看每一个人,在悲悯之下,你会更懂得宽容、包容,更能与人很好地相处。
    三.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他们克服了自己身上的缺点,而让自己的优点充分展现了出来。所以,现在很多人模仿成功者,学习他们的成功之路,这是错误的方式。每个人身上都有成功的潜质,关键是能不能克服不良的缺点和情绪。只要能够克服一些缺点,摆脱一些不良情绪,人人都能成功。
   
四.更重要的是,成功的定义。不要以为有了知名度,有了地位、金钱、影响力就算成功了,真正的成功是基于自己内心的平静和快乐。哪怕做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只要能够保持心灵的平静,只要能够享受源于内心的快乐,就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幸福的人!
   
这些分析,我不会直接塞给孩子,而会通过与她平等交流、对话,慢慢引导她,让她自己学会思考,并在思考中培养思辨能力,学会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当然,更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和、宁静,在这一过程中感悟、成长。在做趋势研究之余,我会抽出时间,用这种方式给女儿编写教材,陪伴她一路成长。(由于写作匆忙,文中难免有错字,请大家指正,谢谢!)
         于2012年4月18日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9-03-12 
帖子
862 
学会微笑,以后在很多场合都用得上它。如何让微笑好看,首先你得拥有健康的牙齿。如何保证牙齿健康,一,早晚,饭后刷牙;二,每年去探望一次牙科医生;三,少管闲事。


点评

温莎姐姐  什么意思?木有看懂。亲发错地方了吧  发表于 2012-4-20 10:03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温莎推荐}请耐心读这篇文章,会给大家很大启发的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