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4 | 浏览: 232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0-03-02 
帖子
154 
1
发表于 2016-1-28 17:4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想问问:市内六区普小现在是不是基本没什么生源,我是外地考到天津来的,交际圈不大,身边同事,同学细想了一下,真的零普小。还有其他的朋友邻居能想出来的有3个,我们家自住的小区学片普小。小区小院里孩子大都认识,现在只有两个上的普小,含在上面3个里面。那是不是意味着普小基本人数都极少,还大部分是外来人员。
来自[移动wap版]
you can call me 乔治妈

青铜长老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0802 

败家女神

对,普小基本一个年级2-3个班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0-03-02 
帖子
154 
那就市内六区来讲是不是超50%的孩子在重点校?有数据的妈妈们来点信息呗,小学生在校人数?重小,普小人数分布;重点初中人数;重点高中人数?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0-03-02 
帖子
154 
以南开区为例:我数了一下小升初划片的小学数32所,被我不视为普小的有四所,这四所2015年应该加起来40多个班,每个班是超30人的;如果所有普小都是2个班,那么人数比真的要接近1:1了,如果每个年级都是如此,那么不管政策如何变化,普小会有春天吗?我的数据全部是想像,错了不要拍砖呀
来自[移动wap版]
豆子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1-01 
帖子
1432 
楼主可以去jiazhangbang看看,每年有入学班级人数统计,但普小的可能不全,关注这些论坛的妈妈们基本上都给孩子办了重点或者稍好一点的小学。
另外,去年由于摇号,可能有官方的每个小学毕业人数以及每个初中招生人数,至于每个小学有多少孩子上了何类中学的比例,估计只有校方有,教育局都未必统计这类信息
豆子妈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1-01 
帖子
1432 
我家学片是河东普小,但貌似算还可以的普小,小区里好多孩子在上,不见得所有人都奔着和平等重点小学,各家情况不一样。不过我老公同事们,与我家娃同龄的孩子,要不就是和平重点,要不就是为了方便直接上空港
you can call me 乔治妈

青铜长老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0802 

败家女神

你到底想问什么呢?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帖子
足球是欧洲无弱旅,和平教育的趋势就是无弱校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0-03-02 
帖子
154 
我就是觉得如果大部分人超50%以上的人群现在上了重小,讨论有一天普小房价大涨意义不大,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0-03-02 
帖子
154 
下周我找资料统计一下。
来自[移动wap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普小生源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