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11580
- 昵称
-
- 经验值
- 11580
- 在线时间
- 392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2-5
- 积分
- 11580
- 精华
- 1
- UID
- 24225
       
- 宝宝生日
- 2006-01-01
- 帖子
- 1506
|
-
) A) H3 C- P+ R, j
1 c1 u# P& K9 M% O; d5 c$ y, T5 O有时候当孩子无理取闹时,不少宝爸宝妈都试过用反话来“吓唬”孩子,而这种反话教育往往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父母和孩子交流时,最好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因为很有可能反话教育影响孩子正常的是非观念,宝爸宝妈一定要慎用哦!$ r# {0 |8 V' c4 G/ k2 @
& `0 A+ U2 W) a
和孩子沟通 家长千万别用“歪招”$ p+ u! B5 l M# H2 @0 [
P$ M8 v4 b& S9 i- \# i说反话宝宝最听话?' x W! M0 \, h3 J: V
" J: j7 N" g& z( g
正话反着说,好话坏着说,这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常常被人们运用在生活当中。只是,当你也这样对你家的宝宝也这样说话时,会有什么结果出现呢?! H5 \1 q9 m# Z5 O6 x/ F& u7 M- E3 n+ T" K
1 y# w0 S$ a2 s& a
有时候当孩子无理取闹时,家长被逼得实在没办法可能就会说:“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这下,孩子就乖乖地就范了。其实,哪个父母会忍心不要自己的子女,这不过是吓唬孩子罢了。
. Z- n) x" w1 F0 n! a3 f
/ m3 z; V, Q* {# i! k" Y欢欢今年5岁,她性格开朗,天性好强,在同伴中,总是扮演着“大姐大”的角色。“欢欢很听话,也很懂事,有一次,欢欢小伙伴的玩具坏了,她主动把自己的玩具给小伙伴玩。”欢欢妈说,可是最近她发现欢欢变得很调皮、贪玩,叫她去写作业,她却拖拖**不肯去,手脏了让她去洗也不去洗,真拿她没办法。
7 R1 d: G: x1 h& i/ ]
, `+ _6 A: g( A- r* \有一次,欢欢又不愿意写作业,可把欢欢妈惹急了,欢欢妈吓唬说:“你再不去写作业,晚上就不让你上床睡觉”。没想到欢欢乖乖地写作业去了。看发脾气这招挺管用的,欢欢妈也越用越多,欢欢不吃饭时,她说,“欢欢不用吃饭了哦,这样妈妈就省粮食了”,欢欢贪玩不去学习时,她说,“欢欢下次语文考试肯定只拿50分,绝对不会上60分”。欢欢妈发现,每次这样刺激欢欢时,她总会乖乖地去吃饭或写作业。
5 @/ W9 a9 t- @# `* t" S6 g$ a: ^& Z2 k* F
专家提醒,在适当时候说反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是非观念,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交流时,最好是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
, n: ^7 R+ i/ H; R! @( P: ^9 {) T1 c- F- ?- K; O% Z
说多反话会失去孩子信任
/ v$ l% O, y* q* C ?% e
f7 N1 K/ z8 t5 ^ ^家长在一气之下,偶尔说些不适当的话来发泄一下是在所难免的,可是千万不要总是拿反话来刺激孩子,否则宝宝就会在同样的情况下用这些话来“安慰”别人,因为他的语言能力还不足以发现什么是“反话”、什么是“正话”,他只会学着套用家长的用法,这很可能会阻碍宝宝与他人之间的沟通,让别人产生错误的想法,认为宝宝不讲礼貌、没有同情心,会让他在不知不觉间失去朋友。; x) C1 }9 y9 i* _) O1 ~* G
1 h% R" w( ]* s& B7 F8 F家长适当正话反说,是用心思考教育方式的表现,但要把握好尺度。正话反说是一种压力,但是这种压力不应该把孩子压垮,应该把这种压力变成学习前进的动力。另外,家长经常正话反说,可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印象:父母经常欺骗自己,从而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影响孩子的自信心的树立和其正常的社交。
1 \' i* u2 ~6 }: U
( D" F3 o- j2 t7 @教育孩子就像骑单车一样,要随时查看路况。在用反话激励、“威胁”孩子的同时,要随时观察孩子,同时,一个孩子通过正话反说达到了较好的教育目的时,并不意味着另一个孩子也适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和孩子交流中说反话时,如果孩子没有反应或者反应过于激烈时,家长就应该停止。+ f" B u \6 [! M; D: i. _
6 @, t' ^; t( k5 `3 F) b7 r/ n% T
反话陷阱多——反话?真话?傻傻分不清楚
% z) v# _, W: }+ o! N5 M# Y0 g3岁的妞妞不小心把牛奶弄洒了,妈妈说:“看你干的好事。”妞妞再次喝奶的时候,故意把杯子打翻,然后兴奋地喊:“妈妈快来呀!我又干了一件好事!”
( E$ }6 G+ R* k3 p- ~; R7 M! E, z, ~5 C$ q0 P6 H! H B6 }
宝宝虽然已经会说很多话,但是对于语意的理解却仍处于发展中,所以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如果家长经常说反话,孩子就会很困惑,不利于孩子理解能力的发展,而且家长与话语完全不同的表情让孩子无法猜测到家长真实的意思,不利于亲子之间的沟通。( O" i# ]% K: x
' Z0 `) c' u/ h有的家长喜欢逗孩子,比如说“你吃饭吃得好快啊,一碗饭1个小时就吃完了”“我不喜欢你,不要你了”等。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行为规范,也不利于孩子形成正常的是与非、正和反的概念。孩子会认为话就得反着说。* Z2 B& B9 _2 m4 b+ N* t
6 k7 L3 D. _8 G& a0 Q0 g
从孩子行为规范的建立,是非观念的形成或是个性的培养上考虑,家长都要尽量正常话正常说,多与孩子进行正向引导、直面交流做到坦诚相待。
" N3 y1 j5 L p8 Z, ?! H: ]
; B! s* {! e" T" I& P. |当心宝宝模仿大人的反话
: z; J: a- L `1 d4 X! }7 h u0 J' A8 V5 ^; O$ [7 m0 |
丹丹很爱哭,一件小事也会惹得她哭上一阵子,妈妈劝说无效后很是心烦,终于在丹丹又一次大哭的时候,妈妈说:“你哭吧!使劲哭!”然后去了另一个房间。丹丹哭了一会儿,见没有人来安慰,就停止了,妈妈以为找到了一个对付丹丹哭闹的法宝,每次丹丹哭的时候,都会这么说。丹丹在幼儿园,看见其他小朋友哭了,也过去说“你哭吧!使劲儿哭!”
( x2 ~9 F: R4 Z' N
* Z& W' D9 i' J2 R; J5 z+ e; y' F6 f(以上部分文字来源:给孩子最好的), O G, ^( z2 W' L5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