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158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2-10-05 
帖子
326 
1
发表于 2015-3-18 15:3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天津新世纪妇儿 于 2015-3-18 15:52 编辑

春天到了,让宝宝们畅快呼吸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特别是在北方,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若平时不注意锻炼,再加上室内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发生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流行。

天津新世纪妇儿医院呼吸科主任们给您支招,让您的宝宝在这个春天远离疾病,呼吸健康!
NO.1支气管炎

赵津生.jpg



支气管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多发病,是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发生的炎症,大都继发于宝宝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最初发病时,宝宝先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然后逐渐出现断续的干咳。临床多见为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VS 急性支气管炎

l病史有无
若宝宝患的是急性支气管炎,那么,一般在发病前,宝宝是没有支气管炎病史的,即无慢性咳嗽、咳痰及喘息等病史。

l病程及症状
急性支气管炎,顾名思义,特点就是起病较快。患有急性支气管炎的宝宝,发病初期呼吸道内分泌物增多,咳嗽多为干咳,之后转为粘痰,很快便变成脓痰。常伴胸骨后闷胀或疼痛,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多在3 – 5天内好转。但是,咳嗽与咳痰的症状常要持续2 – 3周才能恢复。
l并发症
患有急性支气管炎的宝宝,多是不伴有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的。
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往往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病原体为各种病毒或细菌,常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一般要使用抗生素,如能及时治疗,多能控制病情,预后良好。但如果不予注意,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支气管肺炎。
l治疗原则:对症治疗、控制感染
1.化痰:可用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同时要注意拍背排痰或人工吸痰。
2.止咳:咳嗽有痰时,使用化痰止咳药物。
3. 平喘:患儿有喘息时可服用止喘药如氨茶碱、博利康尼或激素等治疗。
4. 退热:患儿体温超过385以上时给予退热处置。
l治疗原则:祛痰平喘、增强体质
小儿支气管炎并非单一病因所致,可能与呼吸道上皮免疫功能不完善有关。因此,在临床上,应结合免疫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以明确病因。仔细检查是否患有支气管先天畸形、支气管扩张、低蛋白血症、结核以及慢性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疾病。一旦明确了小儿支气管炎及其病因,须积极去除病因,结合抗感染、对症处理等措施,绝大多数患儿能够治愈,预后良好。
除了对症下药、祛痰平喘之外,还应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体育锻炼,增强宝宝体质;注意气候冷暖变化,避免穿衣过多或过少。
居家护理
l保暖
注意温度的变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会降低宝宝支气管粘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病情。因此,父母要随着气温的变化,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尤其是在宝宝休息时,要给患儿盖好被子。
l多饮水
宝宝在患病期间,父母应注意给患儿喂水。也可用糖水或糖盐水补充宝宝因发热而丢失掉的水分,或用米汤、蛋汤补给。饮食以半流质为主,以增加体内水分,满足机体需要。
l营养充分
宝宝在患病时,对营养物质的消耗和需求都较大,加之发热及细菌毒素会影响宝宝的胃肠功能,导致消化吸收不良。父母可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给宝宝喂食,饮食以清淡为主,可选择营养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如稀饭、煮透的面条、鸡蛋羹、新鲜蔬菜、水果汁等。
l翻身拍背
宝宝患病时,其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增多。为促进分泌物能够顺利排出,可用雾化吸入剂帮助祛痰,每日2–3次,每次5–20分钟。如果是婴幼儿,除拍背外,父母还应帮助宝宝翻身,每1–2小时一次,使患儿保持半卧位,有利痰液排出。
l退热
宝宝患支气管炎时,多为中低热。如果体温在38.5度以下,一般无需给予退热药,可采取物理降温,即用冷毛巾头部湿敷或用温水擦澡。若宝宝发热38.5度以上,则需要采用药物降温。
l保持家庭良好环境
居室要温暖,通风和采光良好,并且空气中要有一定湿度,防止过分干燥。家中的吸烟者最好戒烟或去室外吸烟,防止烟害对患儿的不利影响。

NO.2:感冒

牛建平.jpg


“感冒”在医学上亦称之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90%由病毒感染所致,其余由细菌、肺炎支原体等引起。主要病变部位在鼻咽和咽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冬季节高发。
宝宝为什么易患感冒?
宝宝为什么易患感冒哪?宝宝出生6个月后从母体所带的免疫已消失;宝宝自身的免疫功能尚在逐渐发育过程中;呼吸**亦未发育完善。宝宝的免疫功能、呼吸**一般要在5岁后发育才能接近年长的儿童,这是一个自然的进程。因此,年龄越小越易出现呼吸道疾病,轻则上呼吸道感染,重则可引起下呼吸道疾病。

普通感冒 VS 流行感冒
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虽然都被称作“感冒”,但两者无论是引发疾病的病毒、流行趋势,还是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以及继发并发症的严重程度都是不一样的。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中以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等多见。主要经飞沫、打喷嚏传播。健康人吸入了带有病毒或细菌的飞沫、气溶胶,以及接触了病原但没有洗或没洗干净的手而被感染。在一定的诱因下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发病。对于宝宝来说原本身体的防御机能就比较脆弱,常因受风寒、淋雨、过度疲劳、无节制饮食或与家庭中患感冒的成员密切接触等诱因下患感冒。

l症状
普通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发热(低或中等度热)、乏力等全身不适,有些胃肠型感冒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少数可并发中耳炎(不会表达耳痛的宝宝常出现哭闹不安,抓耳等症状),鼻窦炎。

l治疗
普通感冒的病情比较轻,可针对宝宝所出现的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一般5-7天即可痊愈。但需要父母与家人注意,如果宝宝的感冒经过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时,要警惕并发症的存在,应加以重视积极治疗。

l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对于感冒的宝宝,无论是治疗还是恢复健康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患感冒的宝宝,应注意多休息(上幼儿园的宝宝应在家休息)、多饮水(少量多次)、饮食要清淡(要吃些含维生素C多的果蔬)。家庭环境要清洁,要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要避免与家庭中患病的成员密切接触,减少宝宝的反复感染。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发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病症。潜伏期6小时至4天,一般1-3天。病毒滴度在发生感染的2天内急剧增高,并达到峰值。在流感的流行期间,与流感病人有接触或曾到公共场所后发病。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咽部,随咳嗽、喷嚏排除体外,引起传播。被病毒污染的手、食物、玩具也是传播的途径。流感多流行于冬春季节。由于流感病毒基因的重组与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也无法获得对流感的持久免疫,人群普遍易感。小儿流感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

l症状
流感的临床症状重于普通感冒,全身症状重于局部症状。典型患病的宝宝可突然出现高热、寒战,体温常高达39℃-40℃,头痛、头晕、全身肌肉与关节酸痛、乏力。流鼻涕、鼻塞、咽痛、咳嗽的症状较普通感冒轻。有部分宝宝出现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等症状。

由于婴幼儿的免疫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因此婴幼儿患流感后,容易引发并发症(肺炎、脑炎),严重的可危及生命。此外,流感的治疗亦不同于普通流感,在流感的流行季节如果宝宝突然出行高热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使宝宝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l预防
在流感流行季节应注意个人与环境卫生:1.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2.不用脏手触摸口、鼻、眼睛等黏膜处;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4.不带宝宝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久留。流感疫苗的接种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NO.3:肺炎

杨暄.jpg


肺炎在婴幼儿非常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宝宝患有的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疾病,若不及时治疗,都可发展为肺炎。此外,若肺炎治疗的不彻底,很容易反复,并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宝宝健康的生长发育。肺炎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罗音,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

家庭诊断就医症状
小儿肺炎在患病的表现症状上,有的表现症状明显,但也有的并没有什么典型的症状,尤其以新生儿肺炎为典型。多数患有肺炎的新生儿,其呼吸道症状并不明显,有的患儿甚至没有流涕、咳嗽、气喘等,发热也不多见。对于婴幼儿,其肺炎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咳嗽、嗓子呼噜、痰声明显,呼吸增快、急促、浅表等症状。由于消化功能下降,呕吐、腹泻也可以成为婴儿肺炎的表现之一。

l新生儿肺炎的家庭诊断

呼吸加快
正常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应为40/分钟左右,而患有肺炎的新生儿的呼吸可增加到60/分钟以上。新生儿的肺容量小,很难通过加深呼吸幅度的方法,以达到提高通气的目的,因此,新生儿肺炎的患儿只能通过加快呼吸频率的方法提高通气量,所以呼吸快是新生儿肺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青紫
青紫是缺氧的表现,新生儿肺炎的患儿可能会出现口周青紫。重症患儿的口唇、趾指甲床、头面部和全身都可能出现青紫。

咳嗽
若新生儿患的是羊水吸入性肺、胎粪吸入性肺炎、或宫内感染性肺炎时,往往没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若新生儿患有的是感染性肺炎,由于其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所以其呼吸道症状会表现的相对多一些,可表现为吃奶时的呛咳,单声咳,以及短暂的咳嗽。

口吐白沫
口吐白沫是新生儿肺炎的特征之一,白沫主要来源于气管内分泌物。

不发热
大部分新生儿肺炎是不发热,即使发热,体温也多为低热,持续时间一般为2 - 3天,很少超过一周,重症患儿有时不但不发热,仅表现为体温不升。

Tips:新生儿肺炎原则上都应该住院治疗,病情稳定的轻症肺炎也可以不住院,但是必须经过医生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病情加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l肺炎的家庭诊断

发热
婴幼儿患有肺炎时,大多伴有发热症状,且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患病期间,即使服用退热药,也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一会儿,不久便又上升。儿童感冒虽然也会发热,但体温多数在38℃以下,持续时间较短,退热药的效果也较明显。
但宝宝是否患有肺炎,决不能单从发热与否判断。宝宝患肺炎体温可能会很高,但也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发烧时间长短也不能作为判断肺炎的依据。有的宝宝发烧仅两天就已发展为肺炎,而有的宝宝发烧一周也并不是肺炎引起的。所以判断宝宝是否患有肺炎,还需结合其他症状。

咳嗽和呼吸
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但若咳、喘较重,静止时呼吸频率增快,呼吸时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青或发紫,则提示病情严重,不可拖延。

精神状态
父母应留心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果宝宝即使在发热、咳嗽、喘,但是精神很好、能玩、爱笑,则表明宝宝患肺炎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如果宝宝的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少数患儿还可能出现胡言乱语,则说明孩子病得较严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

没食欲
孩子得了肺炎,会表现为不吃东西,或一吃奶就哭闹不安。如果确诊孩子已经得了肺炎后,应继续喂奶、喂食,多喝汤类食物。如果患儿食欲减退,应少量多餐,哺乳婴儿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增强营养与体力。

听胸部
由于宝宝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细心的父母可以在宝宝安静或睡着时听听他的胸部。听孩子胸部时,应在温暖的室内,脱去孩子上衣,将耳朵轻轻贴在孩子脊柱两侧的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时,会听到咕噜儿咕噜儿的声音,医生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

肺炎家居护理

l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

宝宝患病期间,应谢绝客人来访,特别是当其他人也患有呼吸道感染疾病时,应与患儿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居室要定时开窗,使空气流通,室内不能抽烟,切不能门窗紧闭,造成室内空气混浊。

l充分休息,保证良好睡眠

患病期间应尽量让患儿卧床休息,患儿身体比较虚弱,充分的休息有利于宝宝身体的康复。

l充分补水

必须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肺炎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喉咙里常有咳痰声,再加上高热时水分丧失较多,故要保证足量水分的摄入。卧床时,父母要经常变换患儿的体位,以促使痰液排出。对于喘憋严重的患儿,宜取半卧位,把宝宝的头和上半身抬高,这样可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l均衡营养补充

护理期间应加强给患儿的营养补充,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给患儿喂食,这样容易促进食物的消化。另外,还要注意给患儿补充维生素,以增加小儿身体的抵抗力。

l注意观察患儿呼吸

父母应观察患儿安静时的呼吸次数,若患儿安静时的呼吸次数明显加快,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如果患儿不仅呼吸加快、咳嗽,而且精神萎靡或烦躁,鼻翼扇动,唇周青紫,此为重症患儿,应尽快住医院治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春天到了,让宝宝们畅快呼吸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