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4788
- 昵称
-
- 经验值
- 4598
- 在线时间
- 252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3
- 积分
- 4850
- 精华
- 1
- UID
- 5511932
     
- 宝宝生日
- 2014-04-10
- 帖子
- 873
|
本帖最后由 rebecca0110 于 2014-8-9 16:18 编辑
今天看见一个文章觉得很好,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母乳虽好,但不必为此走火入魔
有人说,生孩子的痛,是把眼皮活生生拉到下巴上的疼痛的10倍。还有人说,生孩子的痛,等于20根骨头同时粉碎性骨折。
而我一个同事说,比生孩子更痛的,是开奶。
她在开奶的过程中,把人生中眼泪的配额都用完了,哭了半抽纸巾,一喂奶就生不如死,看见宝宝就害怕、发抖……我劝她,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就好。她说不行啊,周围人一见她就问,奶够吗?好像她奶不够就成了低等生物一样。不是说质疑一个女人奶水不足,就跟质疑一个男人床上不行,一样失礼吗?
我一个朋友情况比这更惨烈,她生孩子之前就成了认为母乳至高无上的忠实信徒,计划坚持哺乳到小孩两三岁。但身体不听她的话,先天母乳不足,用了几十种办法催乳依然不行。婆婆每天对宝宝说,宝宝你太可怜了,想吃口奶都吃不到,都怪你妈妈太不争气了,白长了一对大胸部,中看不中用……当然,比这更难听百倍的话都讲过。
而她自己,更是内疚到自厌自憎的地步,坐月子期间,每天以泪洗面,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催乳,看医生、咨询朋友、上网查、请催乳师,什么招都试过了,吃中药、喝催乳茶、按摩、热敷、食疗……宝宝还是吃不饱,每天饿得直哭,有时候整整哭足三四小时,更加剧了她的焦虑。加上乳头龟裂,每次哺乳犹如上刑,对她来说是身体加精神的双重折磨。
因为怕宝宝吃了奶粉更不吃母乳,就靠她少量母乳维持,错过了发育的第一个黄金期,营养不良、体质差,常常咳嗽、发烧……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她生生患上产后抑郁症,花了半年多时间才恢复。这半年多,她由于情绪差,跟宝宝完全谈不上情感上的互动……那段时间,我跟她说话都小心翼翼的,她说只要看到任何人提起“母乳对孩子好”“母乳宝宝更聪明”这种字样她就想哭,感觉自己是千古罪人罪孽深重……
事实上,我是推崇母乳喂养的,唯唐前几个月也基本上是全母乳喂养的。轻率放弃母乳、盲目迷信奶粉当然是不对的。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食物,人奶比牛奶好,更比工业制品奶粉好,但我同时很反感把母乳说成仙丹、捧成圣水,好像吃了母乳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吃不到母乳宝宝一生就完蛋一样。母乳和奶粉之间有差异,但是母乳并未好到包治百病、神乎其神的地步吧?奶粉也不是**吧?现在有一种理论,是专门神化母乳的,坚称“母乳宝宝比奶粉宝宝智商高几十、体质好十倍”,然后列出一堆统计数据和学术文章来验证。事实上,驳斥这种理论的统计数据和学术文章也不少……即使采用经验主义,观察你的周围,母乳宝宝常生病的也不少,而奶粉宝宝抵抗力强的也有很多。
母乳教的教徒最爱说的言论,就是,母乳更自然,所以母乳是高级食品。但我觉得,所谓自然,不是顺从全人类的自然,而是顺从自身身体条件的自然。
有母乳就全母乳,母乳不足就奶粉补足,这叫自然。
母乳不足,花费所有时间精力强行试图全母乳,这叫反自然。
很多人会说,只要你愿意用心、用精力、花时间、想办法,哪怕再艰难、再痛苦,总是能想出办法解决的,人人都能实现全母乳,不能全母乳是你努力还不够……这有没有忽略个体差异呢?有没有核算过用尽方法全母乳的时间成本呢?
到底是母乳好还是奶粉好?我觉得,妈妈的情绪好才是最好。母乳对宝宝来说很好,但是饮食毕竟不是全部,妈妈的情绪、妈妈的陪伴、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更重要。很多人就会说,婴儿懂什么,吃饱睡足不就行了?婴儿也是人类,吃和睡不是他人生的全部。他也在体验世界享受人生。
如果当妈妈的钻了牛角尖,把催乳当成头等大事,而忽略了其他,是不是得不偿失呢?只有妈妈保持精神愉悦,才能让宝宝体会到最大的安全感,才会体验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和趣味。妈妈认为母乳不足就是对不起宝宝、对不起天下人,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夹着尾巴做人,把有限的时间都拿来自怨自艾了,这种情况下,宝宝吃再高级的食物,精神上也是有缺憾的。
母乳好还是奶粉好,这就跟剖宫好还是顺产好的争议是一样的,顺其自然是最好的,而这个自然,就是身体条件的自然。
总听见一些妈妈说,“奶水不足是我一生的痛,感觉没有拿最好的东西给宝宝,愧对孩子—有这个时间内疚,还不如多给宝宝讲几个故事,陪他看看窗外的风景,研究一下月亮有几种表情……”
分享这篇文章只是站在中立的角度上,觉得妈妈们不要太纠结。最喜欢这句话,所谓自然,不是顺从全人类的自然,而是顺从自身身体条件的自然。
|
-
总评分: 妈豆 + 4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