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19490
- 昵称
-
- 经验值
- 14286
- 在线时间
- 435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2-15
- 积分
- 14721
- 精华
- 4
- UID
- 5623342
        
- 宝宝生日
- 2010-05-20
- 帖子
- 2710
|

本帖最后由 喜羊羊@tj 于 2014-8-8 17:31 编辑
出国了,人生的第一次,是在瑞德学校比赛后被选送的,有关事宜请参考http://www.tjmama.com/thread-1155971-1-1.html
在这之前身边很多朋友都将孩子送出去,当然那些孩子比我的淼姐大很多,我处于一种不可言状的向往和冲动,但这次的北美之行,让我对于孩子出国有了新的认识和打算。
首先不得不承认国外的好环境和好空气,我们去的是渥太华,那里属于寒带,没有天津的闷热和雾霾,下雨的时候纯纯的阴,不下雨的时候就是晴空万里,天色湛蓝。那里的水质非常好,都是直饮的地下水,而且清凉味甘。那里随处可见成群的树木和巨大的草坪,孩子可以随便玩耍。
还有那里人的整体面貌,那里随处可见脸上洋溢着笑的残疾人,他们都有电动轮椅,出行根本不是问题,他们不在乎别人的目光,活在真实的自我当中。那里就算是六七十岁的老妇上街也会化妆打扮,甚至在头上插一朵小花连点缀,让人感觉生命的活力,那里真的没有让人感觉很大的压力,让人为之向往。
最重要的是那里的学习压力并没有国内的大,朋友的孩子二年级,除了上课以上还要上学尔思等补习班,连自己喜欢的琴都不能再弹了,而那里的毕业班是在玩中学,学中玩,或许基础知识并不比国人的孩子强太多,但创造力和发散思维却胜国内孩子百倍。
说了种种的好,有很我甚至别的家长比我体会更深,但有一点要说的是,我知道像我家淼姐这样四岁多的孩子在国外呆个一年半载的就可以挺好的说外语挺好的融入那里,因为这是孩子的语言发展期,但是有个问题却太值得思考,如果这样的话,她的母语就会淡化,也就是说,她很可能忘了中文。我们所在的凡骐学校校长的养子就是很好的例子,他是从河西农村被带到渥太华的,只七个月他就沟通无障碍了,但是我们刚到那里的时候,他却拒绝说中文。他认为用英语表达的更流畅,中文反而是需要思考的语文。。。。这真的吓坏我了,淼姐在那里短短的三周,回到宾馆也经常用简单的英语问我一些问题。所以我深深理解了人的适应力能和生存能力是怎么回事。
原本想孩子越早出去适应的越快,这真的不假,但带来的问题就是她会完全变成一个中**样的外国人,变成那种说英语流利,但说中文需要思考的中国人,,这真的不是我想要的,更不是我让她出国学习的初衷。我希望我的淼姐至少读完小学以后,扎实了她的母语以后再出国学习,我不想她向着她最爱的姥姥说英文,呵呵,那我老妈肯定也哭笑不得了。。
还有就是陪读的问题,在渥太华我和另几个妈妈在宾馆附近的小店里认识了一个华人老板娘,她问我们此行的原因时,我们说是短期的夏令营,她说提示我们,如果以后我们打算送孩子出国“请尽最大能力陪读”!这是她斩钉截铁的原话。问及原因时,她说她的店里到了下午放学时间经常会有几个中国孩子来她的店里晃着,买不买东西都在这里,因为他们是被安排在住外国人家里来读书的,而外国的家庭基本都是孩子尽量自理一些事情,这些孩子跟本不习惯,他们感受不到中国式家庭的爱和关注,所以他们宁可在那些家庭的人基本吃完喝完后自己单独回去,以便让自己心里好过一些,而这些孩子在中国家里哪个不是妈侍候到家的“胜宝儿”呀,有的孩子更甚了,根本不去上课,纠结一伙同样心情的孩子一起喝酒,到处去玩,到处乱晃,还有的甚至认为父母送他们来是受罪的,产生了恨意。。。听完老板娘的话我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是呀多少人省吃俭用的送孩子来学习,却学丢了孩子的心,学散了孩子的意志,所以如果将来我真的送淼姐出来,那么我一定陪在她的身边,让她安心学习,幸福健康的长大。。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不批不捧,只是自己的想法,请不要对号入座!知道人各有志,大家想法不一!
-
-
|
-
总评分: 妈豆 + 7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