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4 | 浏览: 213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津房置换 晴晴爸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1-11-25 
帖子
1338 

妈网认证经纪人

1
发表于 2014-6-19 17:5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huangshan0610 于 2014-6-19 18:19 编辑

关于直管公有住房“公房出售”政策执行通知:根据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的‘津政办发【2014】55号’文件通知,自2014年7月1日起,可以出售的直管公产住宅房屋使用权**时,由受让人购买直管公产住宅房屋,即直管公有住房依然可以进行正常置换业务,但新承租人在置换的同时必须办理购买产权的相关手续,新政执行以7月1日进件为准。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0-05-16 
帖子
141 
怎么个买法,要交多少税 啊,我比较关心这个
津房置换 晴晴爸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1-11-25 
帖子
1338 

妈网认证经纪人

本帖最后由 huangshan0610 于 2014-6-19 18:11 编辑

公产强制买产权了,以后除了独厨,拆间,平房可以不买产权。
公产优势是什么?
第一:公产房房管站管修,房租少的可怜,尤其对于到顶的房子,容易漏,自己铺油毡需要不少钱,房管站是免费的,包括修防水,旧楼区改造,等等福利很多
第二:不限购,不限贷,现在的购买套数和贷款次数都是很宝贵的名额,我想各位妈妈应该不会是没有房子来卖学片房,往往买了私产学片房,就限购了。
第三:交易费低,投资,自用升值空间大。过户费只有2%,而私产过户费要10%上下,随时买随时卖。
第四:公产房的位置都比较好,靠近市中心,交通,超市,地铁站,医院等配套设施都很近,社区成熟。

缺点:
第一:不能用按揭和公积金贷款。房龄比较老。
第二:拆迁补助要少5%产权前
第三:拆改要交拆改费,因为是公房,所以承租人拆改房屋需要交拆改费用河西费用不高,听说和平拆改费很高
津房置换 晴晴爸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1-11-25 
帖子
1338 

妈网认证经纪人

回复 besclryhxh 的帖子

就是交买产权的钱,费用到是不是很贵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0-09-25 
帖子
656 
就是要交买产权的钱了,其实无所谓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0-09-25 
帖子
656 
如果能贷款就更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帖子
296 
这样买公产,需要按照私产上税吗?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帖子
649 
回复 huangshan0610 的帖子

买了产权是不是算不过五年,还得付出好多的税款

点评

shimeng08  同问此问题  发表于 2014-6-21 16:42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3-02-18 
帖子
100 
是售房者买下来产权才能出售?还是购房者来买产权呢?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0-08-04 
帖子
1095 
那是不是7月1日之后买公产房,先过户,然后由买房人买产权,这样除了2%的过户费之外,再花几万买产权就行了,对吗?

点评

effe  现在看来是这个意思  发表于 2014-6-20 15:20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公产政策已经出来了,最后的机会,公产退出历史舞台,公产私产对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