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3 | 浏览: 311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奶酪粒粒

学 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2009-01-11 
帖子
4917 
不错的啊~~~~~真是写的好
同同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9-07-18 
帖子
7333 
写得真详细呢 我居然没去听 可惜
小宝妈妈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0-01-22 
帖子
200 
楼主的文笔真不错,羡慕,我这个没去听的人看了都收获不小。
乐乐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9-12-18 
帖子
8798 

装修日志写手

回复 16# 的帖子

你这个问题够尖锐的,着实难倒了我! 感觉你想要得到的答案应该是母亲的何种行为会引起那种类型的依恋。 其实在这方面,没有什么个人的经验,更不知道该如何聊起,在此先胡扯几句吧。 俺以为,依恋类型的产生有诸多的因素,主要是与婴儿母亲有关,再结合婴儿当下所处的情景,这是一个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单纯的某个因素所致。 每个时期,婴幼儿的情绪、气质、认知和社会性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托马斯和切斯按照婴儿的适应性、生活规律、情绪状态、趋避性等表现,将婴儿气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第一种婴儿易于适应环境,第二种类型的儿童难以适应环境,后者适应环境比较慢。 美国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出现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给个体带来紧张感。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的心里社会危机的特点,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起特地昂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特有的心理危机,其中,婴儿前期阶段发展任务就是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在婴儿后期是获得自主干,克服羞耻感。 在婴儿思维、情绪、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通过与抚养者(尤其是母亲)之间建立的最初的社会性连结,而使婴儿建立起不同的依恋。 建立何种依恋,主要的因素是与婴儿自身的特点有关,如气质类型,但最主要的还是与母亲的教养行为有关。如在婴儿期,不能用语言确切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只能通过哭、笑等表情和动作来表达,在婴儿不同的需求上,母亲的不同回应方式,就会建立不同的依恋类型。 举例 如果抚养人尤其是母亲,能够读懂婴儿的生理或者情感上的需求,并且能够适时给与满足(婴儿早期还没有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如喂养、爱抚、语言、语调、语速、表情等,就容易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恋; 如果婴儿在恐惧的时候,得不到母亲的关爱,那么就会形成矛盾的情绪,一个是渴望得到关怀,但是又担心得不到关怀,容易产生反抗型依恋; 如果在婴儿渴望爱抚的时候,母亲漠视这种需求,无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母亲的存在在婴儿潜意识当中没有任何意义,就容易产生回避型依恋。 [ 本帖最后由 jinziwei2080 于 2009-12-5 19:07 编辑 ]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值 收起 理由
heyunn + 5 谢谢

总评分: 经验值 + 5   查看全部评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参加“关注婴幼儿情绪发展”活动有感系列【心情日记+笔记】还带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