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96 | 浏览: 804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0-07-16 
帖子
233 
1
发表于 2012-9-27 19:4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李大琢子 于 2012-9-28 16:00 编辑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是本能,但很多父母却不重视爱的表达方式,即不会施爱,因此孩子得到很多爱却体会不到多少爱,让很多父母一声叹息:身在福中不知福。

      心理学上有一个投射效应,讲的是每个人都会下意识的从自己的主观体验出发,从而有意无意忽略其他人的感受,以自己的感觉推度别人的感觉,误以为别人的感觉与自己一样。受这种思维的影响,很多父母往往只关注自己的体验,而忽略孩子的感受。造成父母行为会与孩子的体验相冲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殊不知真实的情况则是“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多狰狞。”

      我要爬楼梯:孩子正在呼哧呼哧地爬楼梯,父母出于安全考虑,赶忙喝止他。父母的体验是,爬楼梯危险,稍不小心就会磕得鼻青脸肿,我得阻止他、保护他,我这是对孩子好,是对孩子的爱;孩子的感受则是我要探索,我要释放自己的活力,我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却遭到父母的否定。于是父母的爱与孩子的体验之间发生冲突,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因此父母付出得再多,孩子也不会领情。“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壑?”当父母发出这样的疑问的时候,不应责怪孩子的不懂事,也不要寄希望孩子将来会理解,要首先反省自己,要明白没有人喜欢被否定的感觉,我们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心理学研究表明:获得他人的承认,尤其亲密关系人的承认,是孩子建立自信,提高自我价值认同感的重要途径。而孩子得到的认可,并不是他能做出多大的成就,完成多大事情,最主要的仅仅是认可他的感觉、他的感受,仅此而已。连认可孩子的感觉这么基础的事都做不到,或者不想做,为孩子付出大把的金钱,买学位房、送早教机构、买高档营养品、参加兴趣班,又有什么意义?

      柠檬味的茶水:有一次我们到朋友家做客,他们家有一位四五岁的小萝莉,朋友泡好茶放在茶几上,小萝莉自己围着桌子玩,我们叮嘱她小心茶水烫着,然后就到阳台欣赏朋友的盆栽。过了一会儿,小萝莉端着茶水颤颤悠悠的寄到我面前。我赶紧道谢,夸奖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还没喝就闻到一股柠檬的清香,饮后却又苦又涩。我笑着问朋友,“你什么时候喜欢柠檬茶了?”朋友困惑地说:“这是我们老家自己炒的正宗绿茶啊。”我尴尬的笑了笑,朋友觉得不对劲,也尝了一口,大怒:“××,你往茶水里倒什么了?是不是倒进洗洁精了?”看着孩子怯怯的样子,我们都明白了,我赶紧拉过孩子问:“××,你是不是觉得柠檬味很好闻,想和叔叔一起分享?”小家伙点头应是。“谢谢××,你真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好孩子。可惜洗洁精真是不听话,辜负了××的一片心意,要是它既好闻又好喝该多好呀。”从那以后,我成了小萝莉最受欢迎的客人。因为我感到了她的感受,即这么好闻的东西一定也很好喝,我要把它跟客人们分享。自始至终,没有一句批评,既维护孩子热情善良、乐于分享的品性,又让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一开始就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批评,肯定也能纠正孩子的错误,但一起丧送的还有孩子的热情好客,孩子的乐于分享以及孩子的想象力。

      餐巾纸:有一次我跟客户一起到渔家大院吃海鲜,点菜之后老板在后厨忙活,老板娘在收拾其他客人用完的碗筷,他们家小胖子在一张小桌子上写作业。客户想多要点餐巾纸,就喊了一句“老板,再来点餐巾纸。”小家伙看到爸爸妈妈都在忙,就放下笔,跑到柜台帮我们拿餐巾纸。没想到遭到他妈妈的大声喝斥:“××,写你的作业去,这些事用不着你做。”孩子一脸不悦回去继续写作业。小胖子想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活,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尽自己的一份孝心;而妈妈的想法则是孩子只要认真读书,这就足够了。于是,孩子的孝心被忽视、被否定,孝心的成长受到挫折。很多父母一把屎一把尿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但人到老年却晚景凄凉,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始作俑者恰恰是他自己,只是他不知道、不理解而已。

      在幼儿园挨打了:一个小孩在幼儿园里,不仅玩具被小伙伴抢走了,还挨了打。他妈妈知道后非常的生气,嚷嚷道:“你怎么不告诉老师或者打回来?!”孩子受了欺负,受了委屈,他需要的是从妈妈这里得到安全感,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显然这位妈妈不解风情,没有感受到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反而给出了进一步破坏其安全感的方法。试想,孩子受欺负,说明他本身就出于下风,不论是打回来还是告诉老师,都有可能遭到报复,遭到进一步的伤害,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那么多家长想不明白?遇到这种情况,只需要给孩子一个拥抱,引导孩子倾诉出内心的委屈,并适时加以鼓励,这样就能帮助他从恐惧中走出来,并帮助他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外受小伙伴欺负,在家得不到家长的理解,这样的孩子真可怜。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想说的则是“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否则就会如同拎着猪头登三宝,付出不少却讨不到好。只有学会感受孩子的感受,学会认同孩子的感受,才能读懂孩子,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成长。


已有 1 人评分妈豆 收起 理由
天津妈网客服 + 50 首页推荐!

总评分: 妈豆 + 5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0-03-30 
帖子
4160 

育才女神

恩!有道理!谢谢分享!

点评

李大琢子  谢谢鼓励。我正在写一本关于早教的书,希望大家能帮忙提供素材,分享自己都育儿得失。我的QQ97639037  发表于 2012-9-28 16:40
多多妈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9789 

季度达人 月度达人

同意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10-06 
帖子
317 
学习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9-03-08 
帖子
646 
学习了,话说楼主的每篇文章都拜读了,真心膜拜,呵呵

点评

李大琢子  谢谢鼓励。您的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发表于 2012-9-28 16:04
芃芃妈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08-08-18 
帖子
27767 
学习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9-08-09 
帖子
644 
回复 李大琢子 的帖子

非常浅显的道理,只是很多家长都忽略了,应该注意呢。有时候我们想一下,以前家里都有好几个孩子,父母也没时间按个管理的那么细致,关心的那么到位,但是他们对待父母的态度却多半是谦恭并且尊敬的;现在每家就一个孩子,几个大人、老人给予孩子非常多的爱护,孩子的反映却是脾气越来越坏,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并且不懂得爱惜东西,不懂得尊重父母,也许这是我们从细节方面参与了太多的意见,让孩子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思想,我们都应该多加反思!

点评

李大琢子  忽略不该忽略的,重视不该重视的,这才是悲哀。  发表于 2012-9-28 16:08

Rank: 2Rank: 2

宝宝生日
 
帖子
很有道理

点评

李大琢子  谢谢鼓励  发表于 2012-9-28 16:09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帖子
585 
学习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原创]真正关爱孩子,从学会感受孩子的感受开始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