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qphh 于 2012-10-27 16:43 编辑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换种角度理解。下面的话是我从别人的微博上看到的,觉得很有道理。给大家参考,另,希望看原文的可以搜新浪博客“ 再议孩子经常举手老师不叫应对”里面还有一些其他内容。
告诉孩子,举手是种肢体语言,在告诉老师,这个问题你会了。若每个孩子老师都问一遍,或大家都用声音来回答老师,第一浪费时间,第二那么多同学,老师根本听不清谁说会谁说不会,也记不住多少人会多少人不会。但会的孩子一举手,老师就一目了然了。所以举手不代表老师就一定要叫你,老师需要知道她讲的问题有多少孩子会了,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她讲课的节奏,比如讲慢一段,讲细一点,或者看到大家都会就接着往下讲。 所以,课堂举手是一种师生互动方式,至于最后叫谁回答问题,那是随机的,没有特别意义。当然,偶尔也会刻意地叫一些成绩稍差的同学回答问题,目的是检验他们是不是真的跟得上大家的进度,对这事,无需介怀,因为那代表着你是不需要老师特别操心的好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