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593
- 昵称
-
- 经验值
- 353
- 在线时间
- 83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5-6
- 积分
- 436
- 精华
- 0
- UID
- 5915075
      
- 宝宝生日
-
- 帖子
- 51
|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谁动了我的试卷?》同样,昨天晚上听到的一个真实故事又让我震惊了!不知该怎样写题目,干脆就来个:“谁动了我的钱包?”这样,更能引起家长的警戒。
昨晚将近十点钟,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在电话中她急匆匆地和我说了这样一个事实。她女儿班的一个女孩经常不完成作业,老师也批评过几次,但是最近完成作业情况很好。可是有同学说,实际上她还是经常不完成作业,但是为了在交作业时能顺利交卷,她买通了收作业的课代表。承诺给她买零食,之后,由于经常忘记这件事儿,私自从妈妈的钱包里拿出二百元人民币给了课代表。后来妈妈找到孩子家长问明情况,孩子们都承认了这个事实。
“谁动了我的钱包?”实际上是文不对题的。是谁?很明显,是女儿私自从妈妈的钱包里拿出来钱。但是这个事件的本身真是值得回味。姑且不管老师、家长怎样去批评、教育或处理孩子,听到这个事情后,我首先是嘘唏不已。现在的孩子教育问题真是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早上,我把同样的故事抛给了丫丫、妞妞。想听听她们对此事件的态度。妞妞说:“她没完成作业,应该受到老师的惩罚。”丫丫也表示应该告诉老师。出于大人的心理,我又加问了一句:“如果她是你的好朋友,答应给你玩具,你还会告诉老师吗?”丫丫、妞妞一时语塞了,我知道她们是答不上来的,因为换做大人可能也会有徇私情吧。还有,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天放学,丫丫带回一个同学的三支铅笔,说是用自己家里的削笔器帮他削好,转天带回幼儿园。这样做的代价是换来几张手工纸。如果丫丫、妞妞遇到这样没写完作业、又有零食诱惑的条件,很难保证不被收买。当然,此"削铅笔"和"动钱包"性质不同,但至少说明了孩子的行为不是简单的了。由于早上时间紧张,我也是匆匆讲了几句,这样做不对,不能用钱来交换一些事情,当然更不能私自拿妈妈的钱。可还是感觉语言乏味,说服力不强。
当丫丫妞妞去幼儿园后,我又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这件事情始末,又有了新的思考。也许我是多虑了,也许孩子们根本不理解200元人民币的真正价值,或者根本不清楚这样事情严重的性质。孩子们可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善意地理解为她们在模仿,因为她们毕竟是10来岁的孩子啊,心智尚未发育健全。
但是,家长不能视为儿戏。在全民、全社会注重成绩、才艺、利益、金钱的当今,有多少老师、父母、家庭在真正、切实、有效地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成长。“做人德为先”---再次提出警示,鞭策自己、鞭策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