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5 | 浏览: 6164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小编慢羊羊

妈网小编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7261 
1
发表于 2011-12-5 14:5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中信银行推出了一种“以房养老”的服务,简单来说就是中老年人把自己的房产抵押给银行,银行按月给房主一定的钱。中国传统的思想“养儿防老”开始动摇了!

 讨论主题:以房养老PK养儿防老!你支持哪种,你会选择哪种,你看好哪种?

      参与方式:跟帖回复。回帖特别经典的,小编给予一定奖励哦!

“以房养老”的具体信息:
    “倒按揭”,也称“反向住房抵押贷款”,是指房屋产权拥有者,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借款人年龄、生命期望值、房产现在价值以及预计房主去世时房产的价值等因素后,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即“以房养老”。等房主去世后,金融机构将抵押的房产出售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归抵押权人所有。这种贷款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分期放贷、一次偿还,因与传统按揭贷款相反,因此被称为“倒按揭”。
    按照银行设计,年满55周岁的老人或年满18周岁的法定赡养人,均可以自有产权房申请专项抵押贷款用于养老,最长贷款期限10年。

香香妈咪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0-05-04 
帖子
1810 
还是靠自己吧,儿女可以但最终那个和自己儿女过一辈子的不是亲生的,所就得靠自己啊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9-09-02 
帖子
736 
我养儿不是为了防老,但也绝不会选择这种以房养老的方式的。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遗产还是要留给子女的,房子最为最重要的遗产,当然要留给儿子了。况且现在大家都有养老保险,退休后都有退休金的。只要是正常生活,退休金足够大家每月的生活支出的。一套房子得多少钱啊?都给银行了,每月从银行拿钱自己花,你花得了那么多钱啊!你自己把钱都挥霍了,那儿子怎么办啊?只要儿子不啃老,不用在我这儿搜刮我的退休金,那就可以了。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2-03-25 
帖子
4177 
养儿防老肯定不行。现在这个时代,孩子不啃老就不错了。孩子要好好教育,但是不能指望他们养活了。
房子,也不怎么靠谱,但是必须要有套的,毕竟要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如果非得这两种选一个的话,还是房子吧。如果我用不到,还可以留给孩子。

已有 1 人评分妈豆 收起 理由
慢羊羊@tj + 30 感谢分享

总评分: 妈豆 + 30   查看全部评分

轩轩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1-08-26 
帖子
2345 
这年头什么都不可靠了,儿子还有不认妈的呢。自己有钱时真的。
麦麦妈

青铜长老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宝宝生日
2010-10-25 
帖子
20504 

每月论坛之星

以房养老 实际点  
以后孩子的压力也大一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0-12-15 
帖子
6979 
支持以房养老
已有 1 人评分妈豆 收起 理由
慢羊羊@tj + 10 感谢分享

总评分: 妈豆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2343 
以后的事儿谁说的准阿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线上话题讨论】以房养老PK养儿防老80后的父母们你选择哪种方式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