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4 | 浏览: 16461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5-01-01 
帖子
70 
1
发表于 2015-9-22 14:0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宝宝储蓄险提取计划建议
$ {! P  L; O) t: K, B0岁(翌年1歲)宝宝,教育+婚嫁+养老提取基金建议!1 N  p; R6 X2 J) I/ e
假设每年投资约人民币2万,5年共投资约人民币10万。
# b: Y4 R- Y1 [如果孩子18-22岁每年提取3000美金,约人民币1.9万教育基金,5年已基本取回所有本金!+ w! F1 J' J( V2 s; j
与此同时,# _2 ]) o) f; E/ ]- H, `% F; I5 Y
30岁时户口递增至35万,可作婚嫁/创业基金
% o/ \) X3 p. l7 N5 m9 C- @0 [, C: h60岁时户口递增至300万,可做退休基金# M: O# |& }9 s, J
70岁时户口递增至620万' Q2 h  S5 ?3 Z+ d: K* F
80岁时户口递增至1200万
* @$ u1 O' B( W; a: ~100岁时户口递增至5千万9 @0 k9 p+ e, S; X0 I. i0 g: ^! U' l% L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5-01-01 
帖子
70 
 分享好朋友的理赔案例:这是一个11月大小丫头的身故、住院、隽陞的理赔❗孩子去年7月投保,3个月以内查出脑癌❗虽然重疾没过90天等后期,但是朋友实在不忍心只退回重疾保费,所以不断尝试给核保部写信,想为孩子争取到一些赔偿 5月4号重疾70多万全额赔偿❗ 这就是英国保诚,一间诚信,严谨,稳健,但又不失人情味的国际寿险排名第一的保险公司❗
/ J  q. e& M# p2 t6 |' W' X* _4 f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5-01-01 
帖子
70 
最近在和很多客户聊天,很多人把某媒体一篇关于"揭秘内地居民赴港买保险"的文章转给我看,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两边的区别。
, P7 ]) ?" K# b' G5 g6 z0 D8 Z) s' {4 ~; l# L/ r; L% f
其实,该媒体对于香港保险的表述基本是客观的。她困惑地说,既然香港保险这么好,为什么国内保险公司的人要说香港保险不靠谱呢?
: u6 R: X( ]; d, Y! A- ]' ?2 o2 I) L' S5 v' M0 L/ i1 y& B; J7 O
首先,世界上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是靠谱的,政府是不允许倒闭的,保险公司如果经营不善,政府会协调大型保险公司收购破产或倒闭的保险公司,而不会让保险公司任由倒闭。境外许多大型的保险公司已经存续上百年了,能存续这么久,除了有完善的风控体制之外,政府也成为兜底的一部分,我们不能说因为内地居民买得多了就破产,同样国内的保险公司亦然。/ _4 F9 c$ n- y* M4 P: t

9 n( V3 ~6 A% i* e% N一切回归到需求层面。并不是说香港保险或新加坡保险都好,如同进口药未必好一样。如果经过专业的保障需求分析,现在一般的中产阶级家庭,二三十万的保额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考虑性价比更高的选择。药本身没有好和坏,只有对不对症。
$ t# s% _" G% s2 l9 P) X3 A( E- ^- W# D) ?* M" u0 s
境外保险为什么会便宜这么多?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香港是全世界安全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发案率之低排名世界前列。香港医疗制度健全,也为其加分不少。因此,世界再保公司对香港的评级非常高,基础保障费率非常便宜。而中国的安全指数和医疗制度,大家都很清楚,费率当然会高。5 x" Y% B. v, S9 [5 X* |

! ^* e! D$ G, g% {至于为什么国内保险公司说香港保险或其他境外保险不靠谱,就像A药厂的医药代表说B药厂的药不好,国产药的医药代表说进口药不好,进口药的医药代表说国产药不好一样。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屁股决定脑袋。所以,才需要医生来判断需要用哪种药,对吗?: v( x; H) A, n  E- o* ?

( x2 \' Q3 \- _- \1 _& \$ D最近还有不少朋友问另一个问题,这儿一并作答了。不断有朋友在问,大家所谈的保险产品的性价比,为何如此之高;也不断地看到有朋友在朋友圈里转发文章,为何香港保险性价比上优于国内保单。
- |  k# ~2 A1 A& w* [; a
, J9 \6 \5 K3 s( n" D: b- I% W% L. z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将从精算角度进行分析,让大家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给出在香港和在国内买保险两套不同方案。
9 @* `  _0 s! ~) s& x/ \
( s0 H+ @1 q, X7 W% O* ~1 f5 e1. 监管环境不同
) [' J7 t9 ^: L
, o" M# D, N% u: p' U1 G) R$ k3 t国内的保监会喜欢“大包大揽”,而香港的保险监管机构是“抓大放小”,只管两件事情:一是诚信、合法经营;二是偿付能力。
+ S7 d. b( T' |! [: H% j
4 Y$ ?2 `5 O- P! f" G* w- _国内的保监会管什么呢?保险公司计算费率的依据,也被列入监管范围;甚至连险种的分类都要按照保监的条条框框来设置。
% {% D  e# B9 k( {- ~
& [" d- ?! V$ P3 N6 y% E前段时间,很多客户朋友说,国内找不到单卖的重疾险。事实上,并非找不到,在许多06、07年之后成立的健康险公司大都有此类产品。关于重疾险单不单卖,这儿还有一个让业界很无奈的典故。9 G. N6 C- Q7 k/ r

) \4 g3 i2 ]3 ]% l; J在国外,大多数单卖的重疾险,自然而然包括死亡责任(即寿险保障),这是一种人性化的关怀:重疾险一般较贵,会消耗投保人较多的财务资源,如果受保人因非重疾原因死亡,而得不到理赔,显然是不人性化的。所以,在中国引入重疾险时,也是这样考虑的。
" w! I6 u: O5 E3 l5 S* O6 D/ ~; ]1 k3 A( u- i/ {* V  ~
但是,中国保监看到这样的产品申报,批复是:含有寿险责任,就应该分到寿险;含有重疾责任,就要分到健康险。你一个产品,即有寿险责任,又有健康险的责任,究竟怎么分类呢?
3 N* V& K$ S: i- c  }. p  b* M1 v4 q9 `
无奈,业界不得不把一个产品分为两个产品:主约为寿险或一个两全保险(死了也赔,没死到一定期限把保额返还);而附约是一个重疾险。主约和附约不可拆分,不可单售。例如*邦的“守御神”、“守护神”,当年I~G的“家庭支柱”等。其实这些都是“有中国特色”的单卖重疾险。(奇怪的是,x寿的康X系列产品却不需要受此限制,这可能是中外合资寿险公司的非国民待遇?)
& `# p2 d4 g. Y& h! `. G0 {) p! v0 U% ?' ^2 I

- L8 K9 W/ a, ^而且所有海外地区限制孩子保额的,据了解,只有多年之前的台湾(现在没关注过了)。只能“恶意揣测”,台湾的保险法也是中文的,所以“借鉴”起来比较方便。
5 @1 @5 X; D: \正是在这种教条的监管模式下,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都大打折扣,产品的同质化都极为严重(所以,有的客户让推荐几个国内的保险产品,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回答,都大同小异,只要把握大方向就差不多了)。大家看到的都是同质化产品的不同包装而已。
7 Y) P1 s* s. C- F5 V- R" T9 P' F" M' {
在香港,由于监管机构的抓大放小,保险公司往往更有活力,盈利能力远远强于国内保险公司,因此产品设计更为个性化。7 s% Q( L: M+ w) g/ ~, @" @

- W1 i) a: r. ?4 n2. 社会发展程度不同
7 V6 T1 f* c; p5 K% P- O0 h/ C
虽然香港的黑社会片很出名,但是香港却是全世界安全指数最高的城市之一,发案率之低排名世界前列。香港医疗制度健全,也为其加分不少。因此,世界再保险巨头对香港的评级非常高,基础保障费率非常便宜。
$ X7 `9 C" N9 K5 k, o% R
; o3 O0 E' u2 x. o大家可能有所不知,保险公司的费率,往往是以再保险公司的费率为底价的,甚至连承保条件都要受再保险巨头的影响。例如曾经服务过的IN*集团,收购国内的太X洋安X保险公司之后,立即将“续保终身”的医疗险在大陆停售,原因是再保公司对中国的安全指数极不放心。1 R  z, |& V9 Y5 A& W
$ I# e7 J  ~3 {) N6 p
事实上,大陆的保险公司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有保证终身续保的保险产品。什么是“保证终身续保”?即保险公司如果承保你一年的终身保障,今后无论你的身体如何变化,只要你肯终身交保费,保险公司就承诺终身提供医疗保障。& z! K# p9 x3 k. x  N- w7 s
( b+ n3 s+ E3 m
可以说,在发达国家买保险,医疗险没有不保证终身续保的。因为医疗水平不同,大陆的医疗险保额普遍非常低,住院险一般为2-3万元的报销额度,不够买的一个零头(目前国内的住院险的额度也有一定的提高)。0 f, `6 }7 p; I. N

2 q( z. x2 X$ I  y, p1 h- p7 w3.客户心态不同4 ]. `6 U7 p, b6 i' G
* l& a/ L) B& r: K( Y( g1 v' R4 k. P3 T
国内保险发展近30年,普通消费者从对保险一无所知,开始慢慢有保险观念。国内的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返还”更情有独钟。这导致保险公司美其名曰“迎合市场需求”,设计了大量高保费、返还快、还带分红的寿险产品。% I9 v4 f6 ^8 G  ]: D" _) t
% U! W$ c. }, _* s
举个例子,国内消费者最喜欢的一类保险产品,就是短期缴费,三年五年缴费,每两年开始返还,返还终身,外带分红,保费狂贵,保障为零的保险产品。例如,国X热销的“美X一生”,平X的“赢聚一生”,信X的“六X临门”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d4 B: k0 N/ k3 t7 t) B

% f7 N6 w' {$ }: R5 ^& ?香港保险公司,除了退休金保险之外,极少这样的产品设计(除了银行渠道)。
+ ^0 o; F. N  |
& S+ r5 b7 y/ S' Q: N: F更可悲的是,大陆的此类产品收益,按照科学的计算,都赶不上一年定存,但在保险公司巧妙的包装下,客户却趋之若鹜。( u. ]' ]" A6 e5 F1 q3 K6 @; ?) @

. Q: l7 b- y- W! p' ^- Y为什么在香港银行仍然会有客户购买此类产品?香港银行近乎零利率,保险公司给出的收益当然比银行存款高,所以香港客户有这类需求。0 Y' |9 C1 O6 ^& |9 v; q) a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716 
感谢感谢,太好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5-01-01 
帖子
70 
今日的中国的中国经济已经无法借由刺激政策来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定期在银行存款的人也渐渐发现人民币存款利率也在渐渐走低势。8 }* d7 F2 s% s. C* p
近年来,一些有前瞻性眼光的企业老板渐渐发现香港保险的利益,纷纷购买大额保险产品,实在是高明之举。由于人民币已经不再具有升值价值,社会纸币增多(亦不认为人民币短期内会大幅度贬值),此时购买香港保险公司的稳定收益美元计价保单,将会大大提高您的投资回报率。
( ]7 r+ Q" O9 L, h3 m3 X2 M9 E 香港英国保诚的隽升保为例,其美元保单的长期年均收益约为6%—7%,就算受经济影响也远远高出同期其他保收益,更不会出现本金的损失,所以中国内地高资产家庭可以放心投保!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5-01-01 
帖子
70 
购买重疾险,大家必须要问的几个问题?! s+ o0 t, s# y' A
疾病数量及范围,是否包括早期 重疾 末期?( S6 A. k0 K' D; I  s6 T
理赔条款,疾病定义是否过于苛刻?
# ?$ L" ^: i" V0 A1 ?0 a保单的免责条款,什么情况下是不赔的?; m6 M& z, u: k; K- i$ T2 z
是否有保费豁免条款?
7 X5 E) m% Y9 b. q  H3 s是否有分红?9 m6 Q; ^4 F( A6 i* {
是否有现金价值退还?
# J- y% N( R' B1 ?: y- w是否保身故?
6 A" R$ q- W$ U& Y% T* |6 z是否有强制附加险?3 @0 {6 i2 J2 Y, T7 H3 ]/ t. j
是否需要申报健康状况?(如果说不要申报的都是不负责任的)
& T7 V7 R; K; y8 a0 b8 h( O# P保障到多少岁?
$ P  V( \1 q+ z% H! y7 N2 ?想了解更多详细细节,欢迎咨询哦!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5-01-01 
帖子
70 
想了解的小夥伴可以在這裡提問哦,我會盡快回答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储蓄保险提取计划建议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