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飞宇妈妈 于 2016-4-7 17:14 编辑
——版权声明-------
未经本人(原创作者)许可,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谢谢大家配合
-------------------------
前言----
海南原本属于广东省,因此海南的饮食也是属于粤菜的分支,和广州美食有着一脉相承,比如清补凉、粉肠、粉汤,早茶等等,街头巷尾出现的小吃种类有许多一致,但是做法上又略有不同。在三亚的日子里,我喜欢带着我的单反走走拍拍,虽然业余的摄影技术不止一次被家人嘲笑,但是我有时候在想,体验美食有时候就是在拓展生命的宽度,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体验和尝试,我不崇拜所谓的名声大店,我更忠于自己的味觉,是个比较喜欢率性而走的人,有时候吃到一小碗美味的小吃,就能欢欣大半天,恨不得马上大告天下,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我一直认为,一般的美食会让人觉得好吃,但是真正的美食会让人从心里感动。吃过一次还会想要回过头想要再去吃第二次第三次。 曾经有一个资深蜂友说过 “美食是了解一个城市,一个民族最高效的载体”,在三亚,我虽然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也还是可以凭借着吃货本性和执着去发觉大街小巷的美食,希望能趁着这个热血还未冷却的年纪走得更远,吃得更多,让经历和身材一起丰满起来。
写本篇文章的最初决心,是与一些来过三亚的朋友聊天,其中有不少的朋友说“三亚没有什么好吃的”,还有的朋友说“去到三亚几天不知道吃什么,只能去吃十几块钱一碗的兰州拉面” 这些话会在一瞬间让我感到忧伤。细想原因也不奇怪,一般的游客没有当地人的带领,自己逛的情况下,不知道吃什么、哪里有好吃的,都是很正常的。我看了一些网上的攻略,还包括一些排名很高的美食类攻略,大多都是笼统和敷衍,有介绍著名美食的种类,却没有告诉你能吃到的地址,没有什么原创性,其实用价值十分有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三亚的外地文化融入和冲击,使得地道正宗的本地美食更加难以寻觅,比如满大街的抱罗粉,很可能是外地人在经营的。我在三亚吃过十几家抱罗粉,只有其中两三家是相对地道的,包括一些网络排名很高的店家,之所以名气大、只是因为地段好,人气旺,但是比之更地道美味的往往隐匿于一些小巷,不为多人所知。在开始撰写本文和大街小巷探店的过程,除了自己受益匪浅,最开心的是能够帮助到一些游客朋友,每当他们对我说“ 你告诉我哪家的**,我们去吃了,真的很好吃” ,一种成就感就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