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11580
- 昵称
-
- 经验值
- 11580
- 在线时间
- 392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2-5
- 积分
- 11580
- 精华
- 1
- UID
- 24225
       
- 宝宝生日
- 2006-01-01
- 帖子
- 1506
|
-
0 G8 Q9 y l9 U; | 1 r& V+ u8 A4 L* l" L
妈妈一直努力想把宝宝培养成又乖又听话又懂事的小朋友,可是往往妈妈做的一些事情,无形中会让宝宝离好孩子远去了。这就是妈妈好心办了“坏事”了。
1 I7 [; Q/ V6 u5 u' ^. g
" l2 h7 Z* Y8 V(一)
0 a1 J" F3 E! f1 }: c) b# ?( B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搭积木,红的黄的蓝的,方的圆的尖的,孩子非常享受自己的建筑作品。这时,孩子妈妈忽然兴致冲冲的跑过来,拿出一瓶水,递给孩子:“宝贝,歇一会,玩了这么久渴了吧?快喝口水!“孩子抬头瞅了一眼,撅着嘴非常生气地推开妈妈的手,继续埋头苦干,妈妈不解,估计也生气,心想:这孩子,喝水都不喝,真倔!
" B! N- n( S# n. ]% q X9 r) P妈妈本是一番“好心”,怕孩子渴,却办了一件坏事!
$ Q3 A0 g' Q) V
9 m; h8 F: G7 e- U2 k点评:很多妈妈说自己的孩子不够专注,做事三分钟热度,经常开小差,可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时,就是在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呢,如果妈妈一会说“来喝口水”一会说“来吃个苹果”,这就是严重干扰。
, b$ ^) S# x& K0 S' |9 f, s$ R能不能先等孩子专心地把手里的事情做完,再去“伺候”小皇帝?( {* k2 ?7 x( E0 y1 |* W
4 @; c" _+ [& a. P
(二)
" n; g( `# o" U3 n一大盘草莓,孩子一个人端着吃的津津有味,这时,妈妈问:“宝贝,草莓好吃么?给妈妈吃一个好不好啊?”孩子非常大方地拿出一个鲜红的草莓递给妈妈。妈妈露出满意的微笑:“啊,宝贝真懂事呀!谢谢,妈妈不吃!”于是孩子把这个草莓扔进自己嘴里,继续独自享用美味。
2 n5 R$ d. B' q- x$ ]9 |8 M+ t+ u妈妈本是一番“好心”,想让孩子学会分享,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 c! l& ]. e/ ^" k" C' x) _8 i) o' ^6 `' [9 W
点评:既然你问孩子要吃的,就张开嘴大大口掉孩子分享给你的东西,否则孩子会觉得大人很奇怪,一会要吃一会又不吃,莫名其妙。而且几次之后,小人精很快就明白你是在给他下套,久而久之会变成真的不懂得分享。
s) a1 c( m6 _- j {/ |: A4 U# n" r" y- R' Y! J/ R
(三)+ C* J3 S5 l& O+ n$ y" J
电梯里妈妈带着漂亮的女儿,孩子在唱歌,一位奶奶笑问:“唱得真好听,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有点害羞,没作声。奶奶接着问:“几岁了?”小女孩还是萎缩着不语。妈妈怕失礼,赶忙笑着回答:“叫***,今年4岁了。”奶奶点点头:“哦,好厉害啊,嗓子真好!呵呵。”1 W# u3 f9 q: m8 o9 ]* R. n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在陌生人面前礼貌回答,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 P8 o6 k( J' [! h! j" O; x+ r. p0 b$ b7 }( c# @
点评:有些妈妈苦恼自己的孩子胆量不够大,不敢跟别人说话,帮着“抢答”,其实这样做是剥夺了孩子发言的权利和成长的机会。你是越帮忙,孩子以后越胆小越不会主动表达自己。所以,不妨善意的提醒孩子:奶奶在问你话哦,自己告诉奶奶好吗?. m3 F. U) _9 h" w" t; G' J
妈妈别轻易做孩子的“代言人”!
5 p$ G8 ^3 ^2 p0 @3 w5 `! _6 P6 ], H: v; ]1 O( ?( {9 H/ N
(四)
. _! _- y, {" L1 y' X公园里,一个小朋友跑着跑着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拍拍手,妈妈紧张地凑上前,小心地捧起孩子的手,问:“哎呦,摔疼了没有啊?啊,红了!好疼啊!宝贝,妈妈给你吹一吹,呼呼!”
7 A& Z" _) f) x9 ]" _3 n4 Y, \' \孩子本来没事,妈妈这么大惊小怪,孩子也会跟着嚷嚷疼。
6 W0 z/ F; g$ k妈妈本是一番“好心”,唯恐孩子受到伤害,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 @8 p* g# u! x; V# g5 o' X7 C- E$ {2 {7 f- f
点评:本来孩子自己忽略的伤痛,在妈妈的一个导向之下就被放大了。有些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则会漠视,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做法给孩子的导向是积极的,摔跤不是什么大事,一笑而过。
5 U' Q3 A& c6 a% j \" V; s( L伤在儿身,痛在娘心,这是人之常情,不过,就让这种“疼”留在娘心里吧,孩子更需要坚强和乐观。7 x. \2 ]% F8 b" {/ m, W
# I! B. X! J1 l1 h- {2 J% ` P(五)
8 o- j0 r8 Z1 P0 j8 U' r# t7 m/ l孩子喜欢吃虾,每次妈妈都会剥掉虾壳,把虾肉喂给孩子吃。孩子把虾肉给妈妈,妈妈说:“你爱吃就都留给你吃。”孩子心安理得地继续享受妈妈的服务和谦让。直到有一次,妈妈很随意地剥完壳后,把虾仁塞进自己的嘴里,谁知道孩子突然咆哮道:“是给我吃的”,大哭大闹逼着妈妈吐出来。& P+ j) q* S+ D. [$ B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舍不得吃,都留给孩子,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 @# t2 f p. @3 S& f9 Q# K
0 H$ n( O% R/ v( P8 _点评:只要孩子喜欢的,自己就假装不要,殊不知这样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只会造成唯我独尊、自私霸道的性格,将来唯恐很难与人相处、很难融入集体和社会,而且一旦遇到愿望不能满足的情况,就会心里不平衡。6 x0 Z! u! h- Y% q3 Z8 B% N7 Y% {/ e
: H7 W0 h7 z$ I/ T4 C( R1 F6 A7 w(六)
7 a# N* L9 m% l* G/ t' g小孩见妈妈在拖地,抢过拖把要帮忙,妈妈一看跟大闹天宫似的,制止:“你就别越帮越忙了,一边呆着去!”直到有一天妈妈喊:“就知道玩,真不懂事,快来帮我一下啊!”孩子头也不抬:“我不是越帮越忙嘛?”! X# E$ m( M6 _! y0 ?3 r7 r
妈妈本是一番“好心”,减少麻烦,但是却办了一件坏事!
/ n* P2 y) [/ I/ ?' V2 K+ a- n& v; d' a! w( a! _
点评:在孩子做不好的时候,如果自己承担,不给孩子学习和展示的机会,那么在孩子有能力做好的时候,他也不会去做了,思维就有惯性了。' s( x* H+ J+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