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19 | 浏览: 640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这部分,是写给孩子一岁半后,亲子共读已稍有基础,孩子表现出对书本的耐心与兴趣的父母的。在骑鲸之旅中获得共游权,仅仅是个开始。当与小鲸鱼们泅渡深海时,哪怕你对亲子共读毫无功利之心,仍然难免会被某种神秘的前途未卜感所包裹。大部分时候,你会困惑于:
● 阅读时间长短该让孩子做主,还是由大人控制?
● 什么时候停止重复旧书,引入一本新书。该怎么介绍新内容?
●  绘本里真的有很多孩子完全不理解的词和内容,绕过它们,还是通盘照搬?
● 怎么挑选“肯定适合我孩子”的绘本?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这些都是非常大非常大的亲子共读问题。作为一个一周岁十个月的宝宝的妈妈,我也经常被击败,摔得鼻青脸肿。可后来有一天——想必你们也有这样的体会,真的会有奇迹似的某一天,当你们觉得漂浮在大海上,丧失方向感,因为屡战屡败,你们已经忘记这趟骑鲸之旅要去向何方了——突然,小鲸鱼向你靠近,天色微露曙光,你发现你们要去的幻想王国在及目可见的地平线上。
只要你真心为爱朗读,这一天一定会来到的。作为一个曾经历许多失败的人,我只能说说等待那一天到来之前,我自我励志似的运用过的一些魔法。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别用你的手表计算阅读时间
我经常着迷于计算亲子共读的时间。它时而无比漫长,时而稍纵即逝。这是为什么呢?后来有一天,我恍然大悟,当孩子满怀赤子之心沉浸于与你共读时,时间是外化的无用之物。
曾有妈妈问我,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和米尼共读。我想精准回答,于是说:“四十五分钟。”——因为我下意识地认为一个一周岁十个月的孩子,听、看绘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顶多持续四十五分钟。可后来我留心计算了一下。刨除一天零零碎碎讲故事的时间,每天晚饭散步后(晚上七点半)至入睡(九点半)的两小时,我们确实都是在铺满书本的大床上蹦跳着度过的。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粲然和米尼-2.jpg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但这绝不是说,我们每天花两个小时进行亲子共读。(哇,那对一个还未满两岁的孩子而言简直是不幸!)而是说,没人计算有多少时间花在亲子共读上。我们划出某个“彼此都很轻松舒畅的时间段”,让小鲸鱼们操纵这段时间,他们更乐意这样。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如果你放弃对时间的计算,你会发现亲子共读变得更有趣,更适合婴儿们或长或短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对,放弃手表,用你的心来感受孩子在某本书、某一页、某一段文字上所需要的阅读时间。有时候,在他们感兴趣的一页,他们愿意凝视三分钟,笑得叽叽咕咕;有的时候,他们飞快地抛弃整本书,只对某张书页感兴趣(有段时间米尼只热衷《爸爸,我要月亮》的扉页!每次阅读我都要做出兴趣盎然的样子陪他盯着扉页傻兮兮地笑,但后来那本书成为他能复述的书之一)——这时候,请你一定给予他们99.9%的掌控权。对一岁半到两岁,甚至两岁半的,自我意识开始茁壮成长起来的孩子来说,这关系到他对“书本阅读”这项活动的定义和好恶。想想当你快乐地吃着清淡的榨菜小米粥,突然有人搬出整套满汉全席非要与你共享时,你自己的感受吧。捍卫他们的兴趣,真的比让他们像成年人一样读完一本书重要得多。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因此,如果现在有人再问我,你每天花多少时间和米尼共读,我会带着无奈的口吻说:“莫测。”我只能把这段时间给予这段旅程,但我不戴表计算时间。
当然,这其中,有一件事是我唯一坚持做的。许多时候,小宝宝们对书有他们独独钟情的几页。比如《千万别去当海盗》,米尼一开始真的只喜欢看里面特定的两页而已,他每次打开那本书就直扑那两页,爆笑一通,然后甩手而去。我会坚持快嘴快舌,自唱自演地把这本书的内容飞快地说一遍(舌头常险没被搞“脱臼”)。一开始这只是我一向善始善终的固执作祟,不过很快我欣慰地发现这并非自作多情。虽然做出左顾右盼的样子,小鲸鱼还是会尾随着你,你打开一扇门,他不进去……不进去……不进去……然后有一天,他突然进去了,且大摇大摆,做出熟门熟路的痞样子。
然后——他就和你一起占领那本书。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用大部分的亲切淹没小部分的陌生
虽然比喻不恰当,但是,有一种杀人魔法,就是把一个你想杀的人派去战场,放个冷枪,他的尸体会淹没在战场之中,没人会记得你的罪行。
每当我向米尼推荐一本新书时,我嘴角就带着这样的狞笑,嘎嘎嘎嘎嘎。
对一个开始愿意接受亲子共读的孩子来说,给他们引入新书,通常他们有两种反应:其一是很雀跃,但他会萌发“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想法,翻看和摆弄某几页,指手画脚,让新书的阅读一开始就方向错乱;其二是有点排斥,宝宝们对“重复阅读”的兴趣总是比较大,他们更愿意安心地走熟悉的路径,而不是一次又一次攀登无名高峰,他们是“书不如故”信条最好的演绎者。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有几个相对安全的“推出新书”的方式。最好用的一条,就是在他最安静、最敞开心扉的时候引入新故事。那是你们心灵对话的隐秘时间:喝夜奶时;哄睡觉的最后冲刺阶段。那时候他们的心灵是全无防御的,这时候说起新故事,就好像他们的梦境絮语,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时候。另一个,是把文中主人公的名字换成孩子的。比如《大卫,不可以》,一开始我就读成《米尼,不可以》。接着,去旅行的青蛙弗洛格的小名也叫米尼,逃家小兔也叫米尼,老爱喊“不”的米米——当然也叫米尼咯!——当他们的名字和书中角色的命运产生关联时,总会吸引他们第一次的注意力。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5 
帖子
296 
另外一个我最近常用的魔法,是“淹没”。这个方法适用于稍有阅读基础的婴幼儿。比如,今夜,他已经熟读《爷爷一定有办法》《先左脚,再右脚》,“读完爷爷的书,刚好这里有本外婆的书哦!”然后,《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就会出现。读完《爸爸,我要月亮》《月亮,你好吗》,“咿,这边怎么还有一个月亮?”然后,《月亮的味道》就会出现。读完《睡觉去,小怪物!》,“呀!这边还有一只鳄鱼,它好倒霉哦!”然后,《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就会出现。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骑鲸之旅:怎样为孩子挑选绘本?怎样千方百计"引诱"孩子去阅读 ...
快速回复
上一页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