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5 | 浏览: 15965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7-12-08 
帖子
46 
买不起的求政策,买的起的求安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0-02-24 
帖子
750 
我也觉得这个政策的影响会有一个滞后期,有可能会使得一些人数少的好小学加快合并附近差小学的步伐,也可能真的会使教育资源进一步均衡。看好!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0-02-14 
帖子
163 
可是社会十分现实啊,
小学好的,,,但是由于每个学校好中学比例一样,,,,,大部分虽然学习好上不了好中学,
就意味着很难上好大学........现实问题啊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0-02-14 
帖子
163 
升学都改为推荐制度了,,每个学校都有一样的推荐好中学比例,小学好反而不容易上好中学了。
大家可以自己进行核实,,注意不要被坑了啊....

点评

angle_za  不考试都推荐?那推荐谁不推荐谁呢?也是关系?没推荐上的就近上?  发表于 2012-9-18 15:44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0-02-14 
帖子
163 
谨慎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0-02-14 
帖子
163 

注意
六爷麻麻

初 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3-08-03 
帖子
1001 
偶是打算以后有宝宝了,也不在学片房上花钱。如果有天赋,差不多的学校也能学出来。如果天生没有兴趣,也不打算逼孩子。也许是自己就是老师吧,对成绩反而不那么看重了,呵呵。。。

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0-02-14 
帖子
163 
美好糖糖 发表于 2012-8-23 09:33
偶是打算以后有宝宝了,也不在学片房上花钱。如果有天赋,差不多的学校也能学出来。如果天生没有兴趣,也不 ...

是啊
而且关键是中学要上好学校,,
小学再好,,,由于同样进入好中学比例,,,,,,一点儿都没有价值啊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1-05-26 
帖子
1051 
xsywy 发表于 2012-8-23 15:43
是啊
而且关键是中学要上好学校,,
小学再好,,,由于同样进入好中学比例,,,,,,一点儿都没有价值啊

好的小学注重的是氛围和学习方法,个人觉得这种政策三五年之后肯定有所变化,因为今年各个初中已经开始叫苦不迭了,即使不改变的话,6年的小学生涯绝对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发展,因为行为习惯已经养成。我就是老师,一个孩子的成绩好坏不取决与他学习有多么用功,我个人觉得主要取决于小学时期智力的开发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德育素养也很重要,重点校和普通校的区别有一大部分在于人文性的差异,而这种人文性衍生到学生身上,就是德育品质的培养了。而且这种政策一出台之后开始拼的就是区位因素了,和平区的一类或者二类校都要比其他区的更加具有优势,而且貌似和平就没有特别不好的小学。其实放平心态看,这种教育不均衡不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在法国,加拿大也都是名校风热潮很普及,就连香港也是如此,为了上名校家长使劲回身解数,不过最后一句话:有能力的求个心安,没想法的求个平衡,仅此而已了。争论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政策永远不会倾向普通老百姓。

点评

小宝の妈妈  亲的话我很赞同,成绩好坏不重要,关键是学校的人文环境。  发表于 2012-9-2 06:37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天津市小学升学改政策了,请谨慎购买学区片房子,别被坑啊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