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86 | 浏览: 2940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大可可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0-09-29 
帖子
736 
自从当了妈妈,就看不得宝宝受难,唉,真想象不到亲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可怜的宝宝,可怜的妈妈,亲,要坚强!为了自己的父母!!!他们家想怎么闹就怎么闹吧,你别理他们家,现在最心痛的人是你!!不要做出任何错误决定!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23959 

每月论坛之星

凭什么给他磕头去,孩子是他们顾家的,孩子在你手上没得,就得磕头啊,什么道理呢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12-24 
帖子
1537 
回复 怀畅妈 的帖子

都在非常时期,现在不做任何决定,两个人真的冷静下来的时候再决定也不晚。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09-10 
帖子
4114 
本帖最后由 Cherry's妈妈 于 2012-5-17 13:30 编辑

不知道为什么,LZ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我的高中同学,在我们即将高考的时候他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父母倾其所有最终也没有挽留住他的生命。而恰恰在我们都以为他们在失去儿子之后本该互舔伤痕、互相搀扶、与子携老的时候,他们却离婚了。

对这样的结果,我当时惊讶好奇极了,原来他们的夫妻感情那么的好……在若干年后我慢慢明白:当他们失去了共同创造的生命这样沉痛的打击后,每逢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就会倒影出过去三个人的完整,两个人选择分开像是集体向逝去的生命做出将亲密关系也一并逝去的埋葬。

说到LZ, 这时候余下的几种关系中在出事前就存在了芥蒂,在失去唯一以之为中心的圆心时,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远,围墙筑的越高也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正如婚姻的问题不会因为一个孩子的出生而泯灭的道理,婚姻的问题也绝不会因为一个孩子的离开而修复。  因为亲密关系是先于我们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的。

每一段婚姻都有自己独特的韧性和生命力,希望这样的打击可以换得一个让夫妻二人的心紧紧的相依在一起的机会。 的确不容易,一个人走会更不容易。



金牛牛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6938 
各位妈妈,告诉周围的没结婚的小姑娘,嫁人要睁开眼。
如果这次我离婚了,我是被没人性的农村婆家和不明事 ...
不要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做出任何决定,不行你俩先分开一段时间,等到双方都冷静下来在做决定!
多多妈咪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06-24 
帖子
3915 
回复 怀畅妈 的帖子

亲要想好了,自己对老公还有没有感情,要是没有了,都无所谓了,离就离了;要是还有救就慎重的考虑考虑,养好身体,赶快在要一个,这样也能缓解一下你和老公的关系,再有孩子就自己弄,不让你公婆弄,想看孩子都得经过你同意。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2-01-18 
帖子
1287 
回复 怀畅妈 的帖子

其实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最应该撑起来的就是你老公,你老公不支持你,反倒这样做,这是什么人啊,亲要坚强,一定要坚强起来啊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08-12-10 
帖子
4591 
回复 怀畅妈 的帖子

你为什么不告诉大家那个洞是谁修的?是谁放了块板子也没做任何固定就拉到的?NND气死我了。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12-24 
帖子
1537 
回复 王加魏 的帖子

就是!孩子出事的时候在干嘛?看孩子的有错,那不看孩子的倒一点错都没有吗?

顺顺妈

硕 士

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1-03-23 
帖子
6939 
心里太难受了。这不是探讨责任的时候。

这样的男人,不如分开吧。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人生已无路可走
快速回复
上一页首页12345678910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