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8 | 浏览: 237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蔚蓝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1-03-17 
帖子
151 
学会感恩--最好的节日礼物
有一则寓言故事:一只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用身体暖着小羊;白天吃草,把小羊带在身边;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头抵抗保护小羊。一次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泪下,扑通跪倒在地。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以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羊羔跪乳”。

  连小羊羔都知道感恩,何况人类乎!然而,不知道是因为现在的大人太过于忙碌,停不下脚步来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还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太过娇嫩,被娇宠得根本不知道还要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这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被忽视了。儿童节又快到了,广州有家长表示,因为没空陪伴在孩子左右而感到愧疚,甚至在儿童节当天准备送高达万元的礼物给孩子,而孩子却仍无法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自然也谈不上有对父母的感恩回报之念。

  每到儿童节,家长都为如何陪孩子玩而伤透脑筋,儿童公园一下子变得人满为患,商场里挤满了为孩子买节日礼物的家长,大人们都想着在这一天,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愿望,以弥补平时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亏欠。但送给孩子最好的节日礼物究竟是什么呢?

  本报的一项调查显示,28%的父母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不到1小时,33%的孩子最亲近的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儿童节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一项中,72%的人认为是“陪孩子玩一天”。说老实话,这样的结果也是意料之中。其实,正因为父母平时陪孩子玩的时间太少,很多大人才觉得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陪孩子玩一天”。

  孩子需要大人陪吗?当然需要。美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父母多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有利于其青少年期、甚至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减少他们出现人格障碍的风险。不过,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一项调查显示,现在愿意花时间陪孩子玩的父母减少了,很多父母把孩子交给了幼儿园、电视及网络游戏。合肥一名14岁少年因讨要上网费不成刺死奶奶,广州一名16岁少女向母亲要钱买iPad电脑,被拒绝后竟然打骂起来,被母亲意外闷死。这些悲剧提醒人们:把孩子交给网络是多么危险和愚蠢!

  然而,一味地苛求父母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也不太现实,这年头谁都感到“亚历山大”,敢于辞掉工作专门在家陪孩子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父母都要奔波忙碌。因而,我们也无须为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孩子而过于内疚,但作为父母必须明白一个道理:让孩子学会感恩,比向孩子传递“亏欠感”,显然更重要。一个只知道从父母身上索取,却不知道感恩父母的孩子,不能称得上是个好孩子。

  中国自古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名言。孩子常怀感恩之心,才能养成健康的人格,才能成长为懂得感恩的人。因而,让孩子学会感恩,而不是无限地满足其索取的欲望,才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佳节日礼物。
   


蔚蓝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1-03-17 
帖子
151 
儿童看电视十忌你家占几个
核心提示: 看电视时坐姿不正容易使孩子未定型的脊柱发生变形与弯曲等,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常常看武打凶杀片,不仅容易使孩子长时间处于紧张、恐惧状态,影响身心健康发育,而且容易使孩子产生好奇心,进行模仿。

一忌时间过长

学龄前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最好控制在40分钟之内为好。

二忌距离过近

一般来说,看电视时,把孩子的座位安放在距离电视机2.5~4米处为宜。

三忌音量过高

长时间在较高音量的刺激下,不仅容易使听觉的感受性降低,而且容易导致视觉等感受性的下降。

四忌光线过暗

晚上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时,不要把照明灯都关闭,在电视机后方安上一盏小红灯,可起到保护视力的作用。

五忌坐姿不正

看电视时坐姿不正容易使孩子未定型的脊柱发生变形与弯曲等,养成不良的坐姿习惯。

六忌饭后即看

饭后,让孩子轻微活动一会儿后,再看电视为宜。

七忌边吃边看

边看电视边吃东西,容易加重孩子的消化负担,影响消化功能。长期如此,还易养成吃零食的不良习惯。

八忌看武打凶杀内容的电视

常常看武打凶杀片,不仅容易使孩子长时间处于紧张、恐惧状态,影响身心健康发育,而且容易使孩子产生好奇心,进行模仿。

九忌患电视孤独症

儿童如果迷恋上看电视,只对电视节目感兴趣,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性格变得孤独,严重的可出现反常的心理状态。

十忌让孩子躺着看电视

躺着看电视易引起视觉模糊和视力下降,造成眼睛散光等疾病,还会引起失眠、神经衰弱和腰背酸痛等不良后果。

专家提醒:看电视须知

1、有些家庭为了怕孩子乱动电视机开关频道,把电视机放得很高、很偏,这是不对的。这么看电视,看了一段时间,一定会感到脖子紧张、眼睛很累。应当把电视屏幕的中心与婴幼儿视线等高,长时间在侧方看电视,还可造成斜视。

2、有的家长把婴幼儿抱在离电视机很近的地方来看,这也不对。虽然许多专家测试,电视机所发出的微波,对眼睛没有直接伤害,但太近看到屏幕上出现一条条扫描线和闪光点,不仅图象不清晰,也很累眼睛,因为婴幼儿辐辏能力尚未发育完善,时间一长,物像就会模糊不清,眼球会觉胀痛,并有视疲劳。看电视的距离,大致是荧光屏对角线的4~6倍。有一个简易方法可以试试看,一只臂向前伸直,手掌横放,如手掌恰好把电视屏遮住,这个距离就差不多,大概2米左右。

3、有的家长认为关灯看电视,黑白分明可以看得清楚些,让孩子更集中精神,其实不然。婴幼儿的视觉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缺乏突变的适应能力,特别是对强光的直接刺激,视觉难以调节和适应。电视机时明时暗,变化多快,特别是彩电,颜色过浓、刺激性强,光线太亮还会使瞳孔缩小,使调节紧张。如果关灯看电视,荧光荬的亮度和周围的黑暗强弱分明,容易损伤眼睛,所以晚上室内要保留一盏低瓦数的电灯,使环境中有微弱光线,电视机也要适当调整光度、对比度和色彩。

4、另有一点也很重要,不要凝视太久,较长时间连续观看,特别是婴幼儿看电视时间更不能过久,对较长的节目,中间可穿插一些其他活动如远望等,有利视力的调节和恢复。


蔚蓝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1-03-17 
帖子
151 
父母怎样帮助胆小宝宝锻炼胆量


有的孩子特别胆小,见了生人害怕,见了小动物躲闪,到了晚上就要黏住妈妈一刻都不能分离。有时带了玩具出去,不容易走进小朋友中间,有顽皮的小朋友恶作剧把玩具抢走,也不敢要回来。妈妈心里着急:这么胆小怕事怎么行
 宝宝怕什么
父母要分析孩子胆小的原因。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婴儿生来惧怕两样东西:一是怪而大的声音,比如陌生的动物或者刺耳的警报声;二是身体失去支持和跌倒。其他的惧怕心理都是后来养成的,主要包括不熟悉的事物、曾经造成伤害留有恐怖记忆的事物、没见过的东西、没听过的声音,这些都会让他感觉非常害怕
  据美国心理学家的多年研究,孩子胆小的问题与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往往是父母对待孩子的许多做法不够正确,在方式方法上过于简单,处理过急,才造成了孩子的心理紧张。
  鉴于此,在养育宝宝的过程中,妈妈要小心自己的宝宝被“吓住”。当有剧烈的响声的时候,妈妈可以捂住宝宝的耳朵,等响声过去了再对宝宝说:“响声很大,但是没有伤害!捂住耳朵就好了!”当有恐怖的事件发生的时候,妈妈最好捂住宝宝的眼睛,对宝宝说:“有点害怕,宝宝不要看了!”
  有的宝宝看到不熟悉的物品会害怕,妈妈除了给他解释这个东西不会伤害到宝宝外,最好带宝宝远离这个东西。等宝宝一天天长大,随着他对环境逐渐熟悉,对这件物品逐渐习惯,改变了对这个物品的恐怖认识,自然就好了。
  很多家庭习惯挂几个气球来刺激宝宝的感官,但是气球爆炸的时候,可能会吓到宝宝。这个时候,妈妈可以捡起炸开的碎片,对宝宝说:“气球爆炸,不会伤害到宝宝,只是有点响声,宝宝不要害怕啊!”如果宝宝当时特别害怕,妈妈最好暂时不要让宝宝接触气球,免得宝宝再一次被吓着。
 为了尽可能地让宝宝不被吓着,爸爸妈妈要细心观察,找到刺激宝宝的“元凶”。一般来说,引起宝宝恐惧的大都是眼睛看到的,所以妈妈从视觉角度预防宝宝不被吓着是最实用的方法。
  如果妈妈有办法让宝宝喜欢上某件东西,那么宝宝就不会有被什么吓着的恐惧了。比如,宝宝害怕毛毛虫,妈妈可以给他讲一些关于毛毛虫的故事,然后把宝宝带到室外,让宝宝见识一下真的毛毛虫,妈妈亲手做实验,等宝宝明白了毛毛虫不咬人、不往人身上爬,也就不害怕了。
有的时候,宝宝对某件物品的恐惧来自妈妈的影响,如果妈妈真的有恐惧的东西,尽量不要在宝宝面前表现出恐惧的神情。另外,一切恐怖事件或父母遇事大惊小怪都会影响宝宝,使他们产生惧怕心理。所以,妈妈不要在宝宝面前讲述恐怖的事件。比如,哪个孩子被狗咬了,弄得浑身是血;哪个孩子剪头发的时候把头皮剪破了,流了很多血;哪个孩子走路磕到石头上了,腿磕破了等。

  


如果宝宝对某件事、某件物品有恐惧心理,最好经常带孩子与他所害怕的东西接触,便于孩子了解、熟悉和习惯害怕的对象。
 锻炼宝宝的胆置
  即使是天性胆小的宝宝,也能变得勇敢、胆大,当然,这需要妈妈从小就开始锻炼宝宝的胆量。
 1.支持一下宝宝
  当宝宝害怕的时候,妈妈不妨通过一些小动作来和宝宝共情,这样,宝宝就会觉得,有妈妈在身边陪伴,没有那么可怕。
  比如,天黑了,宝宝会怕黑。妈妈要明白,这个时候宝宝神经发育不完善,黑夜又会使视线更加模糊,宝宝会以丰富的想象力来补偿视觉的缺失,想象出各种妖魔鬼怪吓唬自己。睡觉的时候,妈妈搂抱着宝宝,或者握着宝宝的手睡,宝宝就不怕了
  如果宝宝已经分房间睡了,妈妈可以开着房间的门,或者亮着妈妈房间的灯,等宝宝睡熟了,妈妈再睡。
 遇到比较害怕的事情,妈妈可以通过抚摸宝宝后背、和宝宝贴贴脸、握住宝宝肩膀等方式抚慰一下宝宝。
  2.放手磨炼孩子  越是被妈妈娇惯的宝宝,越经不起摔打,胆子越小。其实,宝宝生来就有一种判断是否危险、自己能否承担的能力,他们能够自己保护自己。妈妈不妨放手让孩子去玩、去做,这个过程不但锻炼了宝宝的独立精神和应变能力,也增强了宝宝探索的欲望。
  俗话说,见怪不怪。宝宝眼里的世界广阔了,见到的事情多了,理解能力、认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后,宝宝就不惧怕陌生环境了。当遇到新鲜事物的时候,他产生的是搞明白的心理而不是恐惧、害怕的心理。
 3.不要批评孩子是“胆小鬼”[  有的妈妈望子成龙而又恨铁不成钢,宝宝一有消极的表现,他们就批评孩子“胆小鬼”、”懦弱”、“不争气”。妈妈一定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宝宝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全在于妈妈的评价,妈妈说他是“胆小鬼”,他就真的把自己当成胆小鬼了,日后的言行举止,就会向着胆小鬼的方向发展,可能一辈子也无法揭掉这个负面的标签。
 不管宝宝害怕什么,妈妈都可以大胆地和他谈论,鼓励他说出来。宝宝讲述的过程也是恐惧释放的过程,能够减轻宝宝焦虑的情绪。宝宝感受到这一点后,就会明白自己所害怕的东西其实没有那么可怕。
蔚蓝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1-03-17 
帖子
151 
四个窍门让宝宝妙语连珠
东东现在2岁半大,有一天晚上,妈妈给他讲故事《野猫眼中的城市》,讲完后,妈妈问他:“城市并不是野猫说的那个样子,那么,城市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东东想了想,说:“城市就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南来北往;城市就是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就是熙熙攘攘、热热闹闹、五彩缤纷、披红挂绿。”乍一听,一个还不到3岁的宝宝用这么多雅致的词汇来描绘城市,妙语连珠,真让人难以置信。其实,东东是一个2岁才开口说单字的宝宝,仅仅在半年之后,他的语言发展怎么就如此迅速?东东妈妈用了什么教育窍门?

  鹦鹉学舌期的宝宝最适合说“妙语”

  请注意,东东说的是“妙语”,而不是普通的口语,它们是一些雅致的词汇和语句,相当于比较优雅的书面语。与随意通俗的口语相比,它的含金量更高,更锻炼宝宝的发音和声调、反映更加丰富的思维内容以及提升宝宝的修养。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素材,2~3岁正是宝宝积累语言素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家长教宝宝说什么样的词语,决定了宝宝的语言质量。而语言又是思维的外壳,美国教育家怀特说:“语言绝对是发展智力和社交能力的核心因素。”因此,语言既促进宝宝智力的发展,又是智力本身的发展。一般情况下,家长认为这么小的宝宝能说清楚简单的词语就算不错了,没想到竟然还可以教宝宝说“妙语”。

  实际上,我们不要、也不应该低估宝宝的发展潜能,只要有科学的引导,宝宝完全可以说出规范的词语甚至成语,而且能把“妙语”用得恰到好处。这是因为两三岁的宝宝正处于鹦鹉学舌时期,大人教什么,他就跟着说什么,并把大人所教的词汇、语句与当时的情境相联系,还能依靠直觉笼统地感知这些词汇的含义,有时他的感知是正确的,有时就会出现误差,形成幽默的童言稚语。例如当大人在一定场合说出“一群人”的时候,宝宝直觉地感知到“群”是一个数量比较大的量词,有一天他出了很多汗,就可能说:“妈妈,我出了一群汗。”如果大人能够主动意识到宝宝学习语言的这一潜能特点,把所用的“妙语”与当时的情境更好地结合起来,甚至直接解释给宝宝,那么宝宝学以致用的语言水平就更高了。

  让宝宝妙语连珠的4个窍门

  1 看图说词

  家长通常会给宝宝买一些看图识字的书或者卡片,它首先具有识物、识字的功能,而我们还可以开发出看图说词的功能。例如一张“红旗”图片,有的书把它画成正方形的,有的书把它画成迎风招展的,妈妈把这2张图片放在一起,让宝宝比较和观察,并与宝宝慢慢地一问一答:“你看这张图片是什么?(红旗)那张图片是什么?(红旗)这2个红旗有什么不一样呢?(宝宝不语)这个红旗是静止的,没有风;那个红旗是飘扬的,有风。听明白了吗?现在,宝宝跟妈妈说‘静止’、‘飘扬’。”在说这2个词的时候,请妈妈握着宝宝的手指着相应的图片,然后再让宝宝自己学着说一遍。以后遇到这2张图片时,仍然这样跟宝宝对话,过不了多久,宝宝见到红旗图片就会自主地说出“静止”、“飘扬”等“妙语”了。

  同样的道理,儿童图书上的太阳常常会有不同的表情,妈妈一边指着“太阳”的表情,一边说相应的词汇:“高兴的太阳”、“愤怒的太阳”、“哭泣的太阳”,这样不但进行了语言教育,还启蒙了相应的人文要素,在必要的时候,灵活地编一个故事,更能加深宝宝对语言的印象,提高他的理解水平。

  2 看景说词

  妈妈经常带宝宝逛街,街道上的景色非常丰富,宝宝往往也比较兴奋,他们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动觉等多种感官充分地感知着、捕捉着,他们对事物的求知欲处于最佳状态,如果妈妈能及时地给予语言刺激,会极大地提高宝宝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例如妈妈指着街道上的车和人说:“宝宝看,这里的人多不多?(多)这叫‘熙熙攘攘’,跟妈妈说一遍(熙熙攘攘)。宝宝再看,这里车多不多?(多)这叫‘川流不息’,跟妈妈说一遍(川流不息)。那好,现在妈妈要问宝宝了,路上人很多,叫什么?(熙熙攘攘)路上车很多,叫什么?(川流不息)”

  刚开始宝宝可能记不住这2个词,妈妈可以做一下提示,拉着宝宝的手继续在街道上溜达,走一会儿再问宝宝:“路上人很多,叫什么?路上车很多,又叫什么?”大约经过三四遍的鹦鹉学舌,宝宝就能把这2个词的发音和笼统含义把握住了,以后遇到相同的情境再问他,他就能妙语连珠了。

  根据现实生活场景或者书上的故事情境,能够传递给宝宝的其他雅致词汇还有很多,比如热热闹闹、腾云驾雾、风驰电掣、乌云滚滚、大雨倾盆、披红挂绿、五颜六色、庞然大物、摩天大楼、雕梁画栋、数不胜数等。

  3 用唐诗造句

  很多宝宝都会背不少朗朗上口的唐诗,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小宝宝把它们脱口而出,具有继承和传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意义。但是,也有不少专业人士批判让宝宝死记硬背唐诗的错误做法,主要是因为宝宝不能较好地理解唐诗。确实,宝宝不能理解诗歌的完整意境,但是诗歌不但具有锻炼发音和记忆力的功能,还是优秀优雅的语言素材,如果家长教育得当,完全可以让宝宝既记忆又理解。

  例如《春晓》这首唐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家长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分解使用这些诗句,加深宝宝的理解。在一个星期六的早上,妈妈和宝宝都睡了一个懒觉,醒了之后,妈妈伸个懒腰说:“今天起床晚了,真是‘春眠不觉晓’啊!”走在公园的路上,听到鸟的声音,妈妈说:“宝宝,你听‘处处闻啼鸟’。”在睡觉之前,妈妈听见外面刮风了,跟宝宝说:“现在‘夜来风雨声’,猜猜明天‘花落知多少’?”第二天,妈妈带着宝宝观察“花落知多少”或者“树叶落多少”。有时周围很多人在唱歌,妈妈把“处处闻啼鸟”换成“处处闻歌声”。以上做法都是在用唐诗造句,这个方法使历史悠远的诗歌现代化,使意境深远的诗歌生活化,既丰富了宝宝的语言素材,又锻炼了他活学活用的理解能力。

  4 用身体表演词汇

  这是一种富有动感和戏剧性的学习方式,宝宝非常喜欢,一些适合用表情和肢体表演的词汇、成语等,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帮助宝宝心领神会、学以致用。

  例如,妈妈说:“我来表演‘哈哈大笑’。”然后问宝宝:“你也表演‘哈哈大笑’,好吗?”其他适合表演的词汇还有:掩面而笑、欢呼雀跃、喜气洋洋、目瞪口呆、垂涎欲滴、昏昏欲睡等。等宝宝积累了一些词汇之后,可以将这些表演升级为亲子游戏,妈妈出一个成语让宝宝表演,宝宝出一个成语让妈妈表演。在家庭聚会的时候,宝宝还可以“露一手”展示个人风采,妈妈报幕:“下面由东东小朋友表演哈哈大笑、掩面而笑、欢呼雀跃,请大家鼓掌欢迎!”试想一下,如果有这样有趣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兴趣,宝宝将取得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而亲子之间必然其乐融融!

蔚蓝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1-03-17 
帖子
151 
七大“野蛮”宝宝变形计
孩子在在生活中常常会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打人、骂人等侵犯行为,当宝宝做出这些举动时,爸爸妈妈不要惊慌,要想办法来帮助宝宝进行改变。

  幼儿的侵犯行为,如打人、骂人、独占等等,一直是个令众多父母头疼的问题。由于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并且缺乏基本的社会知识,因此要纠正幼儿的侵犯行为,仅仅告诉他们不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更恰当,更可接受。

  1.创造一个不利于侵犯行为的环境。与成人相比,幼儿的行为更易受环境的影响。实践证明,在一个有着多种多样的玩耍机会和选择条件,充裕的玩耍时间、材料和室内、室外的空间,以及适度的气氛控制的环境中,幼儿的侵犯行为将会大大减少。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活动,对防止侵犯行为也有着很好的效果。有教育意义的语言感受、木偶戏、喜剧等,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从而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2,提供能显示合作作用的范例。为幼儿选择合作的玩具、活动、游戏和图书,给他们提供合作的机会,鼓励他们参与。使用诸如“我喜欢你们俩一起搭房子的办法”或“我们大家都来扫除,干起来就容易多了”的话语,来说明合作的重要性。

  3.帮助幼儿了解他们的情感。愤怒感常常会导致侵犯行为。我们应帮助幼儿懂得,并且学会寻求更富有建设性的办法来对待它们。事实上,愤怒感是不可避免的,不应该否认;但对愤怒之下而产生的侵犯行为却不能认可,因为这样做并不能产生积极的结果,只会导致更多的侵犯行为。不过,在帮助当事儿童找到理想的解决侵犯行为的办法时,承认愤怒行为则是有效的。例如,说“我能看出你对小兰很恼火,因为她不和你一起玩皮球,可你不该拧她。要告诉她,我真想能轮到我玩一会儿!”

  4.不要无视侵犯行为。偶然发生的侵犯行为并不总会引起冲突。例如,小强可能推了小斌一下,而小斌未作进一步的反应就迅速离开了。在这种情况下,不予理睬可能是最省事不过了,因为遭到攻击的幼儿没有发生任何抱怨。然而,无视侵犯遭遇却传达了侵犯行为将被默认的信息,结果只能使这种行为不断加强。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进行干预,明确表示这种侵犯行为是不能接受的。一个办法是帮助受害者维护自己的权利。“告诉小强你被推的感觉如何”,或“告诉小强不要推你”,让小强知道他的行为是不恰当的。同时,我们还应该为可能目睹了这种遭遇的其他儿童,扮演一个重要的,对此非常关切的角色。

  5.传授有用的语言表达技巧。控制侵犯行为的一个有效办法,是教给幼儿语言表达的技巧。熟练的语言表达可以使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而这常常能够避免发生侵犯行为。由于许多幼儿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他们无疑将从这种指导中获益。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说:“告诉贾森不要打你,因为这会造成伤害”,或“贾森,告诉李松你想要什么”来帮助他们,从而使幼儿掌握解决侵犯行为的变通办法。

  6.用讲道理的方法引导幼儿。教给幼儿内在的自我控制办法是重要的。例如,不要一味训斥多抢占水果的幼儿,而应该提醒他们,“你拿了那么多水果,其他孩子就得不到他们应得的一份,就会挨饿。你想想,这样做对吗?”比起惩罚来,讲道理更有助于幼儿明白事理,增强责任感。

  7.控制处罚的时间。对付犯了侵犯错误幼儿的一个办法,是让他们停止活动,坐在椅子上2、3分钟,或将他们与活动场所分开。但必须注意,处罚的时间不要太长。当幼儿准备好再玩时,应准许他们回来,以免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对以后的行为造成不良影响。

  总的来说,上述方法对纠正幼儿的侵犯行为是有效的。然而,由于幼儿的侵犯行为常常是因各种事件突然发生的,因此很难制定出一种有条不紊、一成不变的计划来加以预防和控制。所以,在采用上述方法解决幼儿的侵犯行为时,我们还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去积极寻求更令人满意的对策。


蔚蓝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1-03-17 
帖子
151 
破译宝宝微“表情”
让新妈妈最手足无措的时刻,莫过于对宝宝发出的信号完全摸不着头脑。哼哼唧唧表示尿了,还是饿了?大喊大叫表示生气了,还是不耐烦了?宝宝磨蹭耳朵是什么意思?

  乱挥舞胳膊又代表什么心情?

  早在说出第一个字之前,宝宝已开始和外界沟通。他生来就具备了表达情感的“天赋”,甚至包括伤心和满足这样复杂的情绪。当爸爸妈妈迅速读懂“婴语”并回应他的需求时,宝宝内心会产生极大的安全感和亲密感。

  不过,这件事绝对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并不是每个宝宝都会发出包含相同意思的信号,有时候你得花上几个月时间才能破解只属于你家宝宝的语言密码。当然,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一些较为通用的规律,在你摸索的道路上给你一点提示和信心。

  表情语言

  皱眉头、吐舌头、瘪嘴……宝宝的面部表情来得快,去得也快,稍不留意就会错过,尤其是和哭闹相比,它们太易被忽视了。但是,如果你用心观察,很快就能对这些表情熟悉起来:

  扭过头去

  当宝宝把头转向别的地方时,这说明和爸爸妈妈的眼神交流已经足够,需要休息一下。从两个月开始,在宝宝感觉太累或者刺激过度时,都会主动要求“暂停”一会儿。有时候他们固执地把头转向另一边,有时候玩玩自己的手指或者脚趾,他们甚至会大哭,为的就是从和成人的目光交流中消失一会儿。

  怎么做?

  新父母很容易对宝宝表现出过度的热情,有时宝宝都已经表现出一点不耐烦,但这仍然不能阻止父母和宝宝聊天、逗宝宝玩的欲望。细细观察宝宝,在他发出一些需要休息的信号时,尊重一下他吧,我们能做的就是耐心、安静地等一会儿。放心!用不了多久,宝宝就会又一次热切地看着你,而这时候你再和他微笑、和他做游戏就好了。

蔚蓝

六年级

Rank: 10

宝宝生日
2011-03-17 
帖子
151 
【32个游戏 实现智力三级跳】3岁前是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如果父母给宝宝进行适当的游戏培养,就可以对他日后的发展起到极为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以下32个游戏父母可以参考一下哦。。。

460.gif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早教知识,与妈妈们共享哦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