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0 | 浏览: 829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09-04-10 
帖子
291 
我觉得还好啦,起码是为班级做的贡献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2-04-10 
帖子
1174 
现在的老师对于家长是极尽压迫之能啊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7-10-16 
帖子
66 
这位家长:任何事都不要攀比。给老师送礼、给班级做“贡献”其实都是在表面上做功夫。这些年来也是家长们“助长”的风气。
                 每个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在习惯能力上配合学校老师的要求。让老师省点心,让老师在教育教学上取得点
                成就 这是老师们最喜欢的。而送礼、送卡反而禁锢了老师的发挥。“管---不好、不管---又不行、孩子有缺点----又不
                好意思说、家长的要求---又不好拒绝”等等。这难道是做家长想要的后果吗?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9-12-15 
帖子
571 
现在上学都这么商业化了,太悲催了!看着都无奈和心酸!

点评

柳颉  是呀 心都寒了  发表于 2011-12-27 15:09

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11-05-12 
帖子
12459 
现在就这风气,这些都是小的。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10-03 
帖子
929 
什么社会,唉
大宝VS小宝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帖子
1897 
我身边有位阿姨是幼儿园的保育员,阿姨就这么说:老师说了谁给我卡我记不住,可是谁没给我记得住。我觉得这些都是家长自己给这样的老师惯出来的。
果宝贝

学 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2012-06-25 
帖子
2936 
其实这事可以和孩子商量“做贡献”的具体方法,一来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善于观察与发现的能力,另外,也要教育孩子,为班级“做贡献”不是家长的事情,虽然物质上可以给予支持,但具体事宜的办理主要还是靠孩子自己。
果宝贝

学 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2012-06-25 
帖子
2936 
个人觉得培养孩子热情与乐于助人的品质也不是坏事,也许这个社会的某些风气被扭曲了,但我们还是应该以正面的心态教育孩子啊。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02-16 
帖子
1071 
我觉得事情也没那么严重,比如咱都带孩子出去玩,有时候别的孩子家长拿零食给咱吃,咱也不能总吃人家的,有时候就买点给其他小朋友也发一下,礼尚往来嘛。如果孩子所在的班级有这种风气,别的家长买了东西,比如上面的防滑垫,咱的孩子受益了,那我觉得咱也该买点,要不咱面子上也过不去,其他孩子家长买的又不是送老师的,是给孩子们用的,我觉得也没啥可非议的。买点贴心的,又花不了多少钱的,也算给孩子们的心意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请教下:你家孩子是不是也让家长给班级做“贡献”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