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幸福的孩子,首先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幸福。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精神满足感。所以我们要知道孩子的心理欲望是什么?如何满足孩子的心理欲望?并且如何能使这种满足感伴随他一生? 我们先看看孩子会有什么需求,其实不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需求基本都可以归纳为五种,也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即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 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的需求也是伴随孩子成长而逐步形成和增加的。起初在婴儿的时主要需求是生理上的需求,也就是呼吸、食物、水、分泌和睡眠。所以在婴儿时期,家长应该让孩子处在一个湿度适宜的环境中,经常检查婴儿的皮孔有无堵塞情况并及时清理;保证食物和水的充足;观察婴儿排泄前的特征,做到及时发现并清理;保证宝宝充分的睡眠并在其睡觉时营造一种安静、黑暗的环境。做到这些那么宝宝的婴儿时期就是幸福的了。 第二个阶段,随着宝宝视力、听力的不断增强,他对外界的开始有感知力,那么也就逐渐形成了安全上的需求和情感归属的需求,也就是人身安全、健康保障、家庭安全、亲情和友情这几个方面。随着母乳免疫功能的衰退,宝宝在进入幼儿阶段时特别容易发生疾病,所以在这段时期应该特别注意宝宝的身体健康,及时为宝宝补充必须的营养,定期检查身体;避免宝宝独处,以免宝宝翻身后无法抬头或手脚乱动将毛巾盖到头部窒息的危险发生;在这里还要提醒妈妈们,不要有了宝宝就忘了老公,爱你的老公是对孩子最早的爱情教育,让孩子充分感受家的完整和温暖。为了孩子,让我们用爱去包容一切! 随着孩子行动力的增强,宝宝开始会站立、走路、说话……随着宝宝自主能力的增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就产生了需求。在这个时期家长应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给予宝宝自由,包括摔倒后自己爬起来的权利。给予宝宝独立人格的最大尊重。这时宝宝对周围很多东西都非常好奇,所以他们会翻抽屉,吃手,撕纸,乱拿东西,模仿等行为,作为家长我们只要能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就尽量不要阻止宝宝,不要泯灭孩子的好奇心。有的家长会问这样会不会让宝宝没规矩?不会的,因为宝宝这些行为是因为好奇,家长的阻止只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做几次绝对无趣也就不会再做了。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兴趣了,让孩子发现比这些更有兴趣的事情而放弃这些没有意义的行为。比如和宝宝一起做游戏,给宝宝讲画报,看图片等。随着宝宝的长大带着他们出去感知大自然,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建立他们的友谊。在这个时期家长不用着急让孩子学习技能,更应该对孩子进行道德培养和生活基本常识的认知。不要因为自己孩子比别人孩子多认识几个动物、字或者早说几天话而夸奖,应该多在孩子见人打招呼,懂得谦让,与人分享,诚实勇敢等方面给予肯定、赞扬甚至奖励,以培养孩子的道德荣誉感。 培养幸福的孩子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培养孩子具有独立、自信、诚实、勇敢、乐观、助人、包容的品质,当具有这些品质后,幸福将会陪伴他们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