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90 | 浏览: 1532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

宝宝生日
 
帖子
宝马买不起 发表于 2016-10-18 21:36
天津熊猫侠 发表于 2016-10-18 19:38
宝马买不起 发表于 2016-10-18 13:54
整体成交量大降,均价看总体横盘..
股市今年就这鸟样了,没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和高超的高抛低吸能力还是打住吧,明年做会比今年做强,一个高人去年告诉我,今年都别进股市,我没听,前五个月做的心力交瘁啊,每次都是好不容易赚点,然后一天又跌没了,痛定思痛,清仓直到现在。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帖子
296 

预测下未来一年房地产走势

回复 |茶馆 的帖子
逻辑错误。是实体先过剩,利润率大幅下降,才导致资金外流,进而推高房价。高房价的本质是“资产荒”。 ...

这和我说的不是一个意思吗?实体的衰落不是高房价造成的。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宝宝生日
 
帖子
mycrystal_xzhen 发表于 2016-10-19 06:41
回复 |茶馆 的帖子
逻辑错误。是实体先过剩,利润率大幅下降,才导致资金外流,进而推高房价。高房价的本质..
哦,那是我看错了,抱歉。
来自[移动wap版]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0-11-04 
帖子
89 
回复 mycrystal_xzhen 的帖子

终于看见个有脑子的,也不知道一帮人天天嚷嚷房地产影响实体经济是怎么想的,世界整体经济形势不好,好多做加工出口外贸的公司没国外订单,之前又盲目扩充产能,不倒闭才怪,不是银行不给他们贷款,现在就算给他们也不敢要,跟国内的房地产过热有个毛关系,还有很多厂子就是你说的技术落后,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这些种种的原因,咱们国家的实体经济本来就是政府主导,很容易一窝蜂,光伏产业就是个例子,人们蜂拥而上,产能过剩,国外再来个反倾销,各行各业都有这情况,我觉得这就是个阵痛期,红海里厮杀,逼着企业去进行提高升级,优胜略汰,只要有好产品,不愁人们不去买,苹果就是个例子,说的有点跑题,房地产这么火热,就是人们没有好的投资渠道而已,有其他的门路了钱自然就从房子流向其他地方了

点评

yejingchan  支持  发表于 2016-10-19 10:19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帖子
296 
回复 |茶馆 的帖子

您客气了,大家讨论讨论,开阔一下思路。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帖子
296 
回复 cnzun 的帖子

我也许没有说清楚,我认为的楼市看空,是指房企面临资金链断裂,大量房屋空置没有成交量,整体进入下行通道。所以我认为不太可能出现。新房的价格是最敏感的,二手房则反应缓慢。房地产商在拿地的时候付出了较高的成本,这些钱都是从银行贷款的,大型的上市房企都对政策非常敏感,一定有过沟通和测算才会出手。当房价下降40%的时候,房企资金链情况堪忧,如果导致破产,则会在银行产生坏账,在社会上出现烂尾楼,当城市集中出现多处烂尾楼的时候,会进入恶性循环,整体经济都会受影响,外来资金不愿进入这样的城市投资,整体流动性受到抑制。而对于一部分二手房的主动降价行为是受政策影响的,但毕竟体量较小,当形成争相抛售的时候则会产生社会效应,但现在的市场还不是这个状况。如果此种状况真的发生,政府一定会救市。所以,在宏观层面的下降并不是某些二手房的降价,而是在拿地的价格和依赖卖地生存的政府规则的改变,根本不变的话则情况不会发生质的改变。横盘和微跌都有可能,但是大幅下降个人认为几率不大,如果真发生,那就全社会买单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一家之言,请君参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帖子
296 
回复 woaigigi 的帖子

和您想的一样,我有个一直在投资方面很有成绩的同学,他就是这样认为的。我觉得也是这样。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预测下未来一年房地产走势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