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12308
- 昵称
-
- 经验值
- 12092
- 在线时间
- 370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19
- 积分
- 12092
- 精华
- 2
- UID
- 5561798
        
- 宝宝生日
- 2011-05-10
- 帖子
- 2440
|
本帖最后由 我爱玄烨 于 2016-1-7 13:45 编辑
小学就考290以上的孩子,我是一点也不羡慕,相反我都替孩子在中国的这种教育制度下生存感到悲哀。小学的知识基本上机械记忆,考这么高分,就意味着孩子要牺牲同龄人更多的课余时间来背那些知识点,做题。在中国这种大应试环境下,初高中学习内容会高于小学数倍,孩子的课余时间将不会有精力分给非书本以上的知识。
我初中没超过9点半睡觉,高中没超过10点半睡觉。成绩初中优等,高中上中等。基本上是用最少的精力取得最佳成绩。但是,我这六年除假期,平时包括周未没有看过课外书、没有看过电视。习题也没少做、该背的一点没落。基本上大学后遇到各地超级学霸也是如此。那此所谓大部分时间玩,上课随便听点就考高分的,就是有存在,但数量绝对少之又少。
如果小学就要把课余时间占大部分来出成绩,岂不是悲哀。而且小学成绩什么也说明不了什么。真正看孩子学习好不好是在初二数理化全开以后。我遇到过小学成绩真不错。初二以下往下走的不少人。不是不用功,就是成绩出不来。爱因思坦那句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人家是有后半句的“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而中国的教育总是巧妙的把后半句省略了。
我们高中物理老师是个黄老邪式的人物,记得当年他上课时说过一句话:学习好,主要看脑子,爹妈给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