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首页4567891011121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47 | 浏览: 1064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匿名
81
匿名 发表于 2015-2-5 10:07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匿名
82
匿名 发表于 2015-2-5 10:07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在用锁针的方法缝合,一片一边不能重复
匿名
83
匿名 发表于 2015-2-5 10:09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匿名
84
匿名 发表于 2015-2-5 10:09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最成功的一个了!不喜勿喷呀
来自[妈妈网iPhone版]
匿名
85
匿名 发表于 2015-2-5 10:21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就感冒了,当时是着凉了,有一点发烧,去了医院验了血,什么也没做就回来,医生也是没办法!身边同事给了方法,的确管用,睡了一觉就好了。
方法   :姜切丝,温水煮开,用来砌红糖水,红糖一定要是最普通的那种红糖,千万看好不要买月子红糖和含有益母草成分的。
              砌一大碗,喝下去,可能会有些辣,盖好被子,马上汗就出来了,特别退烧的方法,除了汗以后要多喝水,也可以继续喝
             红糖姜水。
             另外多和母鸡汤,可以增强抵抗力,感冒也能快点好。
             如果鼻子不通气可以闻一些醋,或者蒜泥,这样刺激鼻子会舒服一些
             嗓子痛的话,可以用浓盐水来漱口和清理嗓子,这样嗓子会舒服一些,一般要十次以上才会见效果,注意不要直接喝盐                  水。

这个方法对我来说真的特别管用,希望对**的孕妈咪有帮助


如果是病毒性的那就会好的比较慢了,5个月的时候就病毒性感冒了,但是不发烧,嗓子痛,感冒很难受,就找熟人吃了三天的中药,还是挺管用的,在这里就不说了,因为个人体质不同,如果是病毒性的要听医生的治疗,有些妈妈觉得吃中药也不好,但是如果不吃,病毒对宝宝的影响会更大的。

匿名
86
匿名 发表于 2015-2-5 10:24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最近感到腹痛,腹部坠的感觉,是不是要发动了!
匿名
87
匿名 发表于 2015-2-5 10:28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听说在月子会所做月子恶露排的快,是这样吗?
匿名
88
匿名 发表于 2015-2-5 10:31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快要生了!来补习一下
我还是第一胎,啥也不懂呀!
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一般情况下,产后三周以内恶露即可排净,如果超过三周仍然淋漓不绝,即为“恶露不尽”。在中医典籍《胎产心法》中提到:“由于产时伤其经血,虚损不足,不能收摄,或恶血不尽,则好血难安,相并而下,日久不止。”因此,恶露不止多与“虚损”或“血瘀”有关。
匿名
89
匿名 发表于 2015-2-5 10:36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QQ截图20150205103305.png



匿名
90
匿名 发表于 2015-2-5 10:38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什么叫“坐月子”呢?实际上医学上指的是产褥期。

产褥期主要是指从分娩结束到产妇身体恢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间。在正常的妊娠过程中,胎儿以及胎盘娩出以后,子宫就要有所恢复,胎盘剥离的创面完全愈合大概需要六周的时间,因此我们就把产褥期定到产后的六周,也就是说从胎儿娩出以后到产后的六周这个时间叫做产褥期,民间俗称“月子”。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嘉月杯“孕妈风采秀”自荐+我的蜜月宝宝
快速回复
上一页首页4567891011121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82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10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